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临床资料患者 ,女 ,4 8岁 ,以“无诱因双下肢、双眼睑浮肿半个月”主述入院。无四肢乏力、腹痛、腰痛 ,无膀胱刺激症状、血尿、蛋白尿及夜尿增多。无头昏、头痛、心悸、出汗等 ,无满月脸、水牛背、向心性肥胖、高血压、皮肤水肿、多毛等。入院查体 :T36 .5℃ ,BP135 /80mmHg ,P82次 /min ,R2 0 /min ,体重6 7kg。专科检查 :双肾区无叩痛及皮肤红肿 ,双合诊可触及右肾下极 ,双侧输尿管走行区无压痛。B型超声检查 :右肾上腺区 10 .4cm× 8.5cm× 7.2cm不均质低回声 ,形态不规则肿物。诊断 :右肾上腺实性占位。CT :右肾上腺占位。实验室…  相似文献   
2.
目的运用颈动脉双源CT血管造影(CTA)和脑CT动态灌注成像(DCTPI)扫描,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造成管腔狭窄与脑缺血之间的关系。方法临床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超急性或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急诊行头颅CT或MRI扫描后,立即行颈动脉双源CTA和脑DCTPI扫描,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造成管腔的狭窄程度和脑灌注血流参数进行评价。结果 40例患者中,颈动脉无狭窄9例,占22.5%;轻度狭窄9例,占22.5%;中度狭窄12例,占30.0%;重度狭窄8例,占20.0%;完全闭塞2例,占5.0%。15例超急性或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中心区患侧脑血流量较对侧明显下降,同时梗死中心区脑血流量较缺血半暗带或边缘区也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中心区与缺血半暗带或边缘区脑血容量、造影剂到达峰值时间、平均通过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双源CTA和脑DCTPI联合应用可同时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造成颈动脉狭窄情况和缺血脑组织的部位和范围,为临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子宫癌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物学行为。方法:对10例子宫癌肉瘤的临床病例资料回顾性研究,并通过H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合文献分析、随访。结果:子宫癌肉瘤临床症状以绝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为主,病理特征为癌与肉瘤两种成分并存,免疫组化示:癌成分CK(+),部分癌细胞Vimentin(+),肉瘤成分:Vimentin(+),SMA(+),CD10(+),P53两者均为阳性。结论:子宫癌肉瘤是高侵袭性肿瘤,易转移,HE及免疫组织化学诊断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目前手术治疗仍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李旭  王丽华  鲍建   《中国医学工程》2013,(10):195-196
Rosai-Dorfman病又称窦性组织细胞增生伴巨大淋巴结病,病因不明,有人提出假说,这可能是一种细胞介导的免疫异常或是对某种感染的过度反应。本文从临床、病理学特点、分子生物学、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结合文献进行探讨,以期对Rosai-Dorfman病有更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分析10MHzB超水浴法眼前节探查的价值.方法 以IOMHzB超分别采用水浴法和直接法对眼前节探查,并对声像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共探查261例(522只眼),10MHzB超水浴法探查发现异常57例(90只眼),其中晶状体混浊45例(78只眼);晶状体内异物1例(1只眼);晶状体半脱位1例(1只眼);人工晶状体半脱位2例(2只眼);晶状体后囊破裂2例(2只眼);睫状体脱离2例(2只眼);前房积血4例(4只眼).眼前节成像远离超声近场,无干扰及伪像,成像清晰.结论 水浴法探查拓展了10MHzB超的探查范围,使其前节观察成为可能,是一项具有临床实用价值的眼科超声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乳腺梭形细胞化生性癌(MCS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组织学类型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4例MCS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按照肿瘤化生性成分选择性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对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Her-2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 4例均表达上皮性标记,2例至少表达一种肌上皮标记.4例ER、PR、Her-2均阴性,均未出现同侧腋下淋巴结转移.结论 乳腺梭形细胞MCSC较为罕见,病理形态多样,可呈现肌上皮分化,但很少表达ER、PR,易引起误诊,严格按规范取材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运用傅立叶分析地形图观察角膜塑形术对角膜表面光学特性的影响,探索这一定量分析方法是否可以作为术前术后动态评估的有效模式.方法 选取38例患者(75眼),平均等效屈光度范围为-0.75~-6.00 D.采用夜戴型角膜塑形镜矫治近视,分别在配戴角膜塑形镜前、戴镜后1个月进行角膜地形图检查,通过Fourier Map模式对Fourier index(傅立叶指数)的0次球面部分(Spherical)、1次非对称性部分(Asymmetry)、2次规则散光部分(Reg.Astig)和3次以上高次非规则散光部分(Higher order)等4种组成部分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戴镜1个月后,角膜中央3、6 mm范围Spherical的平均值与基线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19、18.745,P<0.01)角膜中央3、6 mm范围Reg.Astig的平均值与基线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09、0.773,P>0.05);角膜中央3、6 mm范围Asymmetry的平均值与基线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89、-9.436,P<0.01);角膜中央3、6 mm范围Higher order的平均值与基线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48、-4.909,P<0.01).结论 傅立叶分析模式反映了角膜塑形术后角膜中央(φ)3、6 mm区域光学特性的变化,是角膜塑形术有效的定量分析模式.  相似文献   
8.
鲍建 《家庭保健》2012,(16):88-88
冬天天亮得晚。清晨五点半,当天还黑蒙蒙的,只见远处有一缕缕的烟汽升起,这时候最叫人兴起吃早点的欲望。并且这早点最好是豆浆与烧饼油条那种传统风味。  相似文献   
9.
高分辨多层螺旋CT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可清楚显示肺移植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进行有效的监测、评估,为临床防治肺移植术后肺部并发症和定期随访复查提供准确的影像学依据.现将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因终末期肺病接受肺移植的20例的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散瞳前后中央角膜厚度测量数值差异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散瞳前后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测量数值差异的原因.方法 近视患者143例(286眼),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选用右眼CCT测量值进行观察.用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CCT后,A组按常规滴用托吡卡胺闭眼散瞳;B组不滴用托吡卡胺仅闭眼;C组按常规滴用托吡卡胺后闭眼2 min,然后睁开.60 min后测量CCT,测量后,3组均正常睁眼15 min后再测CCT,比较前后3次CCT测量数值.结果 A组3次CCT测量结果分别为(535.11±36.40)μm、(548.50±35.91)μm、(538.09±36.17)μm,B组(531.09±31.93)μm、(543.61±31.53)μm、(533.41±31.84)μm,C组(524.84±30.32)μm、(525.56±30.29)μm、(525.08±30.34)μm;A组、B组第2次、第3次测量值均较第1次测量值高,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C组3次CCT测量值比较均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第2次测量值比较,A组和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组、B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第3次测量值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闭眼导致缺氧是引起散瞳前后CCT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