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 目的 对比输卵管再通术(FTR)联合碘油灌注与常规FTR的疗效差异。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3月因输卵管不孕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行FTR治疗的60例育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碘油灌注组(30例)和常规再通组(30例)。常规再通组在输卵管疏通完成后向输卵管腔内注入地塞米松、糜蛋白酶和胎盘组织液防止粘连,并于次月行输卵管通液1次,通液1个月后备孕;碘油灌注组将防粘连药物加入碘油制成乳剂后注入输卵管,次月不通液直接备孕,其余操作同常规再通组。随访期为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妊娠率、治疗后妊娠所需时间、输卵管妊娠率、自然流产率以及输卵管通畅度维持情况(未妊娠者)。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指标及术前输卵管通畅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碘油灌注组患者妊娠率高于常规再通组、输卵管妊娠率低于常规再通组,在未能妊娠的患者中维持输卵管通畅的比例高于常规再通组,妊娠所需时间短于常规再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自然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TR联合碘油灌注可提高妊娠率,缩短术后妊娠所需时间,降低输卵管妊娠发生率,并延长输卵管维持通畅时间。该方案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不增加技术难度和硬件要求,在具备FTR开展条件的各级医疗机构中均可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症状控制及生活质量改善评估子宫动脉栓塞(UAE)治疗症状性子宫腺肌病(AD)的中长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接受UAE治疗的症状性AD患者的临床及5年随访资料,以痛经和月经量过多作为评价症状控制的主要指标,观察UAE前及后1~5年患者痛经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月经量月经失血图(PBAC)评分、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评分、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及子宫体积的变化;以Kaplan-Meier曲线法分析UAE治疗症状性AD及控制主要症状的有效率。结果 UAE后1~4年,痛经VAS评分、月经量PBAC评分、子宫体积、血清CA125及HRQOL评分均较术前有所改善(P均<0.05);UAE后5年,痛经VAS评分及HRQOL评分与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UAE后1~5年,痛经有效控制率分别为92.86%、87.50%、80.36%、71.43%及55.36%,月经量过多有效控制率分别为98.21%、98.21%、94.64%、89.29%及76.79%。UAE对月经量过多的有效控制时间为(56.53±1.24)个月[95%CI(54.09,58.97)个月],对痛经的有效控制时间为(50.44±2.10)个月[95%CI(46.32,54.5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结论 UAE治疗症状性AD的中长期疗效佳,且控制月经量过多优于痛经。  相似文献   
3.
由于检查技术和仪器的进步,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率越来越高,这为临床保守治疗提供了新的机会,也促进了保守治疗方法的不断进步。我院为164例异位妊娠患者采用了保守治疗,根据患者要求分别予以介入治疗、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和化学药物保守治疗,现将术后随访情况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1)停经时间≤70天;(2)血清β-HCG>50m IU/m l;(3)B超检查示宫腔内未见孕囊,盆腔包块直径最大≤5 cm,后穹窿积液≤5 cm;(4)术前行诊断性刮宫术排除宫内妊娠;(5)生命体征平稳,无明显腹痛和活动性腹腔内出血征象。术前向患者说明病情,签署知情同意书…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氟尿嘧啶(5-FU)缓释植入剂治疗卵巢恶性肿瘤的远期疗效。方法 将67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与治疗组(35例)。比较两组远期疗效各指标间差别。结果 1.两组总生存率(1年、2年、3年)无显著差别(P>0.05);2.1年无进展生存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而2年、3年无进展生存率无显著差别 (P>0.05);3.38例术后有可测量病灶者(去除1例截尾数据后),治疗组(20例)无进展生存期长于对照组(18例) (P<0.05)。结论 术中即时植入5-FU缓释植入剂有可能改善1年无进展生存率,延长无进展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子宫动脉栓塞(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UAE)治疗切口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 CSP)的临床价值及预后。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妇幼保健院的确诊CSP患者492例,其中高危组283例、低危组209例。根据是否行UAE治疗,将高危组分为高危UAE组(UAE+腹腔镜组)167例,高危非UAE组(化疗+腹腔镜组)116例;将低危组分为低危UAE组(UAE+清宫组)113例,低危非UAE组(化疗+清宫组) 96例。分别比较术中出血、住院时间、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beta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CG)降至正常时间、月经复潮时间及住院费用的差异,并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预测CSP再发风险。结果: 高危UAE组在术中出血[(36.5±14.8) mL vs. (76.5±39.7) mL)]、住院时间[(5.9±0.9) d vs.(9.6±1.3) d]、血β-HCG降至正常时间[(17.9±8.7) d vs. (28.7±10.1) d)]以及月经复潮时间[(18.1±1.6) d vs.(24.3±1.8) d]的比较中优于高危非UAE组,而低危UAE组在术中出血[(93.2±43.3) mL vs. (284.8±110.5) mL]、住院时间[(10.2±1.4) d vs.( 30.7±9.6) d]、血β HCG降至正常时间[(50.1±17.6) d vs. (67.5±22.9) d)]以及月经复潮时间[(56.3±6.7) d vs.(65.9±9.3) d)]的比较中优于低危非UAE组,均P<0.05;高危UAE组住院费用[(20 140±1 520)元 vs.(13 510±1 013)元)]高于高危非UAE组,而低危UAE组住院费用[(10 095±962)元 vs. (3 890±457)元)]高于低危非UAE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方法是CSP再发风险的独立预测因素(OR 2.407, 95%CI 1.176~5.092,P<0.05),采用包含UAE在内的综合治疗方法可降低CSP再发风险。结论: UAE治疗CSP疗效迅速可靠、并发症少、恢复快、再发风险低,在有条件的医院,特别是针对有再次生育要求的CSP患者,应将含UAE治疗手段的综合治疗方案列为首选。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综合镇痛方案与常规镇痛方案在子宫腺肌病(AM)介入治疗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收治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介入科,有典型AM临床症状以及明确超声和(或)核磁共振AM影像学征象的60例患者临床资料。入组患者被随机分入综合镇痛组(30例)和常规镇痛组(30例)。综合镇痛组使用氟比洛芬酯+盐酸哌替啶+盐酸利多卡因+地塞米松磷酸钠,常规镇痛组使用吲哚美辛栓+盐酸哌替啶。采用疼痛数字评定量表(NRS)和面部表情疼痛量表(FPS)两种疼痛评估工具,分别对两组患者术中、术后6小时及术后3天进行疼痛评分,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刻的疼痛程度,观察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术前痛经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综合镇痛组患者术中、术后6小时及术后3天的NRS和FPS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镇痛组患者(P0.05),且未观察到严重副反应的发生。结论:在AM的介入治疗中,由于氟比洛芬酯、盐酸哌替啶、盐酸利多卡因和地塞米松磷酸钠的镇痛机制互补,因此由上述药物组成的综合镇痛方案比由吲哚美辛栓和盐酸哌替啶组成的常规镇痛方案有更好的镇痛效果,且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在各级医疗机构中均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鲁景元  徐文健 《天津医药》2014,42(11):1124-1126
【摘要】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IVF-ET)前输卵管积液的 3 种不同处理方式对 IVF-ET 结局的影响。 方法 回顾分析 2011 年 1 月-2013 年 12 月因输卵管因素不孕(输卵管积液)而接受 IVF-ET 治疗的 731 个治疗周期的资料。 按移植前输卵管积液的处理方式分为 4 组: 输卵管介入栓塞组(栓塞组), 共 257 个治疗周期; 腹腔镜输卵管伞端造口组(造口组): 共 193 个治疗周期; 腹腔镜输卵管切除组(切除组): 共 198 个治疗周期; 对照组, 即移植前未针对输卵管积液做任何处理, 共 83 个治疗周期。 结果 在控制性超排卵主要指标(窦卵泡数、促性腺激素用量、获卵数)比较中, 栓塞组、造口组及对照组均优于切除组; 在 IVF-ET 主要指标(胚胎植入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比较中, 栓塞组、切除组优于造口组, 而造口组又优于对照组; 在输卵管妊娠率比较中, 则是栓塞组、切除组最低,造口组次之, 对照组最高。 结论 移植前针对输卵管积液的 3 种处理方法均对 IVF-ET 的结局有积极影响, 其中输卵管介入栓塞术与其他 2 种方法相比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氟尿嘧啶(5-FU)缓释植入剂治疗卵巢恶性肿瘤的远期疗效.方法 将67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与观察组(35例),比较两组远期疗效各指标间的差别.结果 (1)两组总生存率(1、2、3年)无显著差别(P>0.05);(2)1年无进展生存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而2、3年无进展生存率无显著差别(P>0.05);(3)38例术后有可测量病灶者(去除1例截尾数据后),观察组(20例)无进展生存期长于对照组(18例) (P<0.05).结论 术中即时植入5-FU缓释植入剂有可能改善卵巢恶性肿瘤1年无进展生存率,延长无进展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9.
将药物植入于人体组织间质或皮下,直接在肿瘤细胞外组织液中缓慢释放、长期发挥作用的化疗方法称之为缓释化疗.恶性肿瘤在原发肿瘤切除术后,可促使原先处于休眠状态的微转移瘤生长加速,造成残存肿瘤组织生长能力增强,且由于术后血供的改变,可降低肿瘤区域的化疗药物浓度.因此,手术后的腹腔是癌细胞种植生长的适宜土壤,但同时又是残留微小癌灶化疗的敏感期.根据临床研究证据及国内外循证医学证据证明,术中植入区域性缓释化疗剂是消灭残留癌小病灶,降低复发率的最佳时机.现将缓释化疗的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鲁景元  韩克 《河北医药》2012,34(3):362-364
目的 研究氟尿嘧啶(5-Fu)缓释植入剂治疗卵巢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方法 将94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分为对照组(45例)与治疗组(49例).比较2组近期疗效各指标间差别.结果 术后近期(12月内)进展复发病例治疗组少于对照组(P <0.05);94例中术后有可测量病灶者57例,治疗组(31例)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6例)(P<0.05).结论 术中即时植入5-Fu缓释植入剂可降低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近期肿瘤的进展复发,提高治疗有效率.局限于本研究的样本数量及随访观察时间,其对患者长期生存率的影响及与其他治疗手段联合应用的效果尚需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