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成人麻疹16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近年来,麻疹尤其是成人麻疹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我院近五年共收治麻疹239例,其中成人麻疹162例,现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编者按: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是抗结核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如何及早发现和及时有效处理,阻断其向重型肝炎发展,以及肝功能恢复后如何调整抗结核治疗方案等一直是广大结核科医师面,临的难点。作者就近年发生的2例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致死亡患者进行了报告与分析,供大家参考与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艾滋病(AIDS)合并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 PTB)患者治疗前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水平、CD4+/CD8+比值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收集长沙市第一医院2018年6月—2020年5月接受治疗且随访1年内生存的37例AIDS合并PTB患者资料,纳入存活组,另以1∶1比例匹配同期接受治疗且随访1年内病死的37例AIDS合并PTB患者资料,纳入病死组;治疗前两组均接受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水平、CD4+/CD8+比值及相关实验室指标检测,重点分析治疗前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水平、CD4+/CD8+比值与AIDS合并PTB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病死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CD4+/CD8+比值均低于存活组(P<0.05);两组间其他基线资料、实验...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老年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转归分析.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43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根据年龄分为中青年组75例、老年组68例,记录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和临床转归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吸烟史人数和合并肿瘤及其他疾病的人数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老年组既往抗结核治疗人数、合并疾病中糖尿病和高血压人数均较中青年组多(均P< 0.05);中青年组治疗成功40例(53.33%),高于老年组(23例,33.82%),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合并症较多,免疫功能差,病灶广泛,临床治愈率低,病死率较高,在临床上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对初治涂阳肺结核伴尘肺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初治涂阳肺结核伴尘肺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2组均采用2HRZE/4HR方案进行化疗,化疗2周后试验组加用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对照组加用生理盐水溶液,均持续治疗6个月,随访1年;比较2组患者治疗6个月时的结核病灶治疗有效率、空洞闭合率、结核杆菌涂片转阴率,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时的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水平及全血CD4+、CD8+、CD4+/CD8+水平,比较2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随访1年后的复阳率。结果 治疗6个月时,试验组结核病灶治疗有效率、空洞闭合率、涂片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6个月时的血清IL-10、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IFN-γ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试验组变化更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6个月时的全血CD4+、CD4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和多烯磷酯酰胆碱对抗结核药物性肝病的护肝作用。方法将125例抗结核药物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1例,治疗组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和多烯磷酯酰胆碱,对照组应用肌苷和维生素C等常规护肝药物,观察2组治疗后症状、体征及肝功能等的恢复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肝功能检测结果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护肝治疗2周后,治疗组护肝作用总有效率分别为8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和多烯磷酯酰胆碱联合应用对抗结核药物性肝病的护肝作用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内质网(ER)磷酸化修饰与肺结核感染后免疫反应的相关性。方法:在这项观察性研究中,我们招募了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成年结核病患者(n=19)和没有结核病症状并接触过的家庭接触者(健康接触者)(n=20)。所有患者在开始治疗前采集血样,并对这些血样进行了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T细胞应答、细胞因子产生以及磷酸化的蛋白激酶样内质网激酶(PERK)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表达的特征分析。结果:与健康接触者相比,结核病患者的PPD刺激的全血样品中IL-17、IL-22水平显著降低(P<0.05),和IL-6、IL-10水平显著增加(P<0.05)。与健康接触者相比,结核病患者的自发IL-10、IL-6和IFN-γ浓度更高(P<0.05)。在没有IL-6体外刺激的情况下,与健康接触者相比,结核病患者的CD4+ T细胞中的PERK水平显著更高(P<0.001)。加入IL-6导致健康接触者CD4+ T细胞中PERK水平较没有IL-6体外刺激健康接触者CD4+ T细胞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8.
婴儿麻疹94例临床与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婴儿麻疹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近五年收治的94例婴儿麻疹的临床及流行病学资料。【结果】婴儿麻疹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临床表现较儿童及成人麻疹复杂,并发症多,在发病年龄及季节等方面亦有所变迁。【结论】婴儿麻疹容易误诊,应引起重视,尤其注意防治各类非典型婴儿麻疹。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类赫氏反应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分析我院2008~2012年收治的42例类赫氏反应病例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 类赫氏反应发生率为0.93%,平均年龄(28.0±0.9)岁,多发生于肺结核初治病例抗结核治疗1~2个月间,病灶呈暂时性恶化表现.结论 类赫氏反应多发生于肺结核初治年轻病例,病情恶化呈暂时性及一过性表现,临床经对症处理后常很快缓解,预后良好,无须调整抗结核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脊液负流量置换联合鞘内注射异烟肼和地塞米松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脑脊液负流量置换联合鞘内注射异烟肼和地塞米松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患者32例(治疗组)和常规治疗3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8周末的临床表现、颅压水平、脑脊液性状及恢复正常时间和治疗1年后疗效等。结果治疗8周末,治疗组患者颅压及脑脊液蛋白质、白细胞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1年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6%,对照组总有效率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发现与脑脊液负流量置换联合鞘内注药相关的并发症。治疗组患者在临床症状缓解、颅压降低、脑脊液性状改善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脑脊液负流量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