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慧娟  裴小龙  魏炎 《北方药学》2015,(10):168-169
目的:分析200例精神类药品使用出现的毒副反应,帮助医生合理使用药物. 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4月~2014年11月诊治的200例因使用精神类药品出现毒副反应的患者, 然后通过收集医院2012年4月~2014年11月发现的因使用精神类药品而出现的毒副反应,分析精神类药品使用后果. 结果:200例因使用精神类药品出现毒副反应的患者,以男性患者居多,会影响神经、消化、内分泌、心血管、血液、皮肤、肾脏以及其他系统正常运行,其中神经系统的毒副反应最为常见. 在另一方面,常用药物利培酮、氯氮平、喹硫平、阿立哌唑、氟哌啶醇、奥氮平等会影响患者的不同器官或者系统的运行,其中以利培酮的毒副作用最大.结论:由于精神类药品导致毒副作用非常常见,容易导致患者的身体器官或者系统的运行出现问题,要在临床上加强监测,尽量避免药品的毒副作用,使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发病和家庭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及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EFS-CV)对60例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测评并与60例健康青少年进行对照及相关分析。结果: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养育方式与正常组对照比较显示:其父母的EMBU因子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不良的家庭环境和父母养育方式对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发病起一定作用,且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性18岁,入院时间1999年3月18日,于5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视物模糊,头晕,伴呕吐,无发热,夜间盗汗,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给予抗结核治疗,疗效欠佳,遂入我院进一步诊疗。入科查体时发现,病人由于卧床时间长,极度消瘦,尾骶部有一约8×10cm 大小的褥疮,中央已有黑痂,边缘为黄白相间的皮损区,且有脓性分泌物,入院后我们给予彻底的清创,将中央黑痂彻底清除,剪去坏死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不同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对复发性躁狂发作患者血糖、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复发性躁狂症患者分为4组,每组25例,均口服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口服阿立哌唑治疗、B组口服利培酮治疗、C组口服齐拉西酮治疗、D组口服奥氮平治疗,观察12周。于治疗前后检测4组患者血糖、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后4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 P<0.05或0.01),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虽较治疗前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同期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4组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三酰甘油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其中C组、D组显著高于A组(χ2=4.44、4.44,P<0.05)。结论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不同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对复发性躁狂发作患者血糖、血脂代谢的影响有所不同,其影响程度由小到大依次为阿立哌唑、利培酮、奥氮平、齐拉西酮。  相似文献   
5.
背景:分化型胚胎软骨基因1可调控肿瘤生长、凋亡、衰老相关因子,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联系。目的:构建针对人分化型胚胎软骨基因1的小干扰RNA表达载体。方法:从NCBI中查找人分化型胚胎软骨基因1基因全长mRNA序列,利用Katahdin提供的在线小干扰RNA模板序列设计软件,设计针对分化型胚胎软骨基因1的2条shRNA的DNA模板单链,合成靶向分化型胚胎软骨基因1基因转录可形成茎环结构的寡聚核苷酸,退火后与酶切后的pGreenPuroTM shRNA Cloning and Expression Lentivector质粒连接,在JM-109菌株中扩增,并进行质粒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菌落PCR以及测序鉴定。结果与结论:将含有分化型胚胎软骨基因1目标序列25bp的双链DNA插入片段,连接到pGreenPuroTM shRNA Cloning and Expression Lentivector质粒形成重组质粒。质粒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结果确认所提质粒纯度较高,可用于后续实验。菌落PCR结果表明产物大小约为170bp,与预期相符。测序结果表明pGreenPuroTM shRNA Cloning and Expression Lentivector质粒已经插入人分化型胚胎软骨基因1的干扰合成片段,无碱基突变。成功构建了靶向分化型胚胎软骨基因1-小干扰RNA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性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采用ADx-ARMS法检测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基因突变率、突变分布特征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NSCLC标本共139例,其中包括手术切除样本 83 例、穿刺活检样本27 例、胸腔积液样本 18例及血液样本11例。所有样本均采用ADx-ARMS法检测EGFR基因酪氨酸激酶编码区第19至21号外显子的突变。 结果:在139例NSCLC标本中共检测出EGFR基因突变53例,突变率为38.1%;第19至21号外显子的突变率分别为43.4%(23/53)、0(0/53) 和56.6%(30/53);年龄大于等于中位年龄(60岁)与小于中位年龄的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分别为35.6%(26/73) 和40.9%(27/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中EGFR基因突变率(49.0%,25/51) 高于男性患者基因突变率(31.8%,28/88,P<0.05);腺癌中的基因突变率(41.8%,46/110)显著高于鳞癌(15.0%,3/20,P<0.01),而与未能分型的患者(37.5%,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切除、穿刺活检、胸腔积液以及血液样本中EGFR基因突变检出率分别为42.2%(35/83)、37.0%(10/27)、38.9%(7/18)和9.1%(1/11)。 结论:ADx-ARMS法是检测NSCLC中EGFR基因突变的快速有效方法,但不能检测未知突变类型。EGFR基因的总突变率与年龄无显著相关性;EGFR基因突变在女性和腺癌中多见;EGFR基因突变检出率与样本类型密切相关,对无法取得切除样本的患者,穿刺活检及胸腔积液样本是检测EGFR基因突变的有效样本。  相似文献   
7.
背景:分化型胚胎软骨基因1可调控肿瘤生长、凋亡、衰老相关因子,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联系。 目的:构建针对人分化型胚胎软骨基因1的小干扰RNA表达载体。 方法:从NCBI中查找人分化型胚胎软骨基因1基因全长mRNA序列,利用Katahdin提供的在线小干扰 RNA模板序列设计软件,设计针对分化型胚胎软骨基因1的2条shRNA 的 DNA 模板单链,合成靶向分化型胚胎软骨基因1基因转录可形成茎环结构的寡聚核苷酸,退火后与酶切后的pGreenPuro™ shRNA Cloning and Expression Lentivector质粒连接,在JM-109菌株中扩增,并进行质粒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菌落PCR以及测序鉴定。 结果与结论:将含有分化型胚胎软骨基因1目标序列25 bp 的双链 DNA插入片段,连接到pGreenPuro™ shRNA Cloning and Expression Lentivector质粒形成重组质粒。质粒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结果确认所提质粒纯度较高,可用于后续实验。菌落PCR结果表明产物大小约为170 bp,与预期相符。测序结果表明pGreenPuro™ shRNA Cloning and Expression Lentivector质粒已经插入人分化型胚胎软骨基因1的干扰合成片段,无碱基突变。成功构建了靶向分化型胚胎软骨基因1-小干扰 RNA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8.
背景:分化型胚胎软骨基因1可调控肿瘤生长、凋亡、衰老相关因子,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联系。 目的:构建针对人分化型胚胎软骨基因1的小干扰RNA表达载体。 方法:从NCBI中查找人分化型胚胎软骨基因1基因全长mRNA序列,利用Katahdin提供的在线小干扰 RNA模板序列设计软件,设计针对分化型胚胎软骨基因1的2条shRNA 的 DNA 模板单链,合成靶向分化型胚胎软骨基因1基因转录可形成茎环结构的寡聚核苷酸,退火后与酶切后的pGreenPuro™ shRNA Cloning and Expression Lentivector质粒连接,在JM-109菌株中扩增,并进行质粒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菌落PCR以及测序鉴定。 结果与结论:将含有分化型胚胎软骨基因1目标序列25 bp 的双链 DNA插入片段,连接到pGreenPuro™ shRNA Cloning and Expression Lentivector质粒形成重组质粒。质粒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结果确认所提质粒纯度较高,可用于后续实验。菌落PCR结果表明产物大小约为170 bp,与预期相符。测序结果表明pGreenPuro™ shRNA Cloning and Expression Lentivector质粒已经插入人分化型胚胎软骨基因1的干扰合成片段,无碱基突变。成功构建了靶向分化型胚胎软骨基因1-小干扰 RNA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利培酮与阿立哌唑对女性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80例女性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研究组口服利培酮治疗,对照组口服阿立哌唑治疗.观察住院全程,出院后随访2 a.于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末、随访1 a、2 a末,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两组血清催乳素水平的变化,同时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各时段血清催乳素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有逐渐下降趋势;对照组治疗前后则无显著变化(P>0.05).两组血清催乳素与同期疗效、药物剂量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利培酮治疗女性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初期血清催乳素水平显著升高,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有逐渐下降趋势,且催乳素水平的变化与疗效及药物剂量无相关性;阿立哌唑对血清催乳素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文万军  陈晔  张程赪  魏炎  覃宗厚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7):2068-2069,2072
目的:探讨小剂量奥氮平作为增效剂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疗效和耐受性.方法:选取59例难治性强迫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31例难治性强迫症患者在原SSRI类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奥氮平治疗,同时以28例继续应用SSRI类药物治疗的难治性强迫症患者为对照.奥氮平起始量为第1周5 mg/d,第2周为10 mg/d,第3周为15 mg/d口服,之后可根据个体的疗效和耐受情况调整剂量,最大剂量不超过20 mg/d,疗程8周;采用Yale-Brown强迫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总体评定量表及副反应评定量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4周末及治疗第8周末各评定1次,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第8周末,研究组Yale-Brown强迫量表(12.0±5.4)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3.7±3.2)分、大体评定量表总分(48.2±11.7)分与治疗前分别为(29.8±5.4)分,(23.50±3.61)分,(26.95±10.61)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Yale-Brown强迫量表减分率判定:痊愈率16%,有效率48%,无效36%;不良反应程度较轻微,患者均可耐受并与对照组在各项量表评分上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小剂量奥氮平可作为常规抗抑郁剂的增效剂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