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观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行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i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tent shunt,TIPSS)+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栓塞术前后门静脉压力的变化,进而探讨TIPSS+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栓塞术在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中的作用.方法 对20例因肝硬化所致门静脉高压患者行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栓塞术,在术前、术后分别用直接法测定门静脉主干压力,比较术前、术后压力的变化.结果 术前本组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门静脉压力为(41.46±4.89)cmH2O、术后为(25.65±5.73)cmH2O,差异有显著性(P<0.001).术前、术后压力差为(15.82±3.12)cmH2O,术后较术前门静脉压力平均下降38.13%.结论 TIPSS+食道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可显著降低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门静脉压力,在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穿刺测量门静脉压力来评估曲张的食管胃底静脉发生出血风险的可行性及判断出血风险的门静脉压力参考值、是否行预防性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S)的门静脉压力参考值。方法临床确诊的40例乙肝后肝硬化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自发性出血患者在行 TIPSS 及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栓塞术中测量门静脉的压力;对临床确诊的40例乙肝后肝硬化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未发生出血的患者在行预防性 TIPSS 及经皮经肝穿刺测量门静脉压力;对2组间的门静脉的压力进行比较。结果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出血组门静脉压力为(41.97±5.12)cmH 2 O,未出血组压力为(33.44±7.79)cmH 2 O,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门静脉压力>37.45 cmH 2 O 可作为行预防性 TIPSS 的参考依据之一。结论通过经皮经肝穿刺测量门静脉的压力,可评估乙肝后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发生出血的风险,通过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压力测量可作为是否对乙肝后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尚未发生出血的患者行预防性 TIPSS 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 造影血液循环速度与增强效果的关系、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及解决方案.方法:用小剂量团注法测量主动脉根部对比剂达峰值时间,根据循环时间分为循环较快组(A 组)、中等组(B 组)、缓慢组(C 组).C 组随机分为C1、C2、C3 组,C1 组对比剂碘浓度、注射速率与A 组和B 组相同,均使用300 mgI...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行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tent shunt,TIPSS)+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栓塞术前后门静脉压力的变化,进而探讨TIPSS+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栓塞术在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中的作用。方法对20例因肝硬化所致门静脉高压患者行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栓塞术,在术前、术后分别用直接法测定门静脉主干压力,比较术前、术后压力的变化。结果术前本组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门静脉压力为(41.46±4.89)cmH2O、术后为(25.65±5.73)cmH2O,差异有显著性(P〈0.001)。术前、术后压力差为(15.82±3.12)cmH2O,术后较术前门静脉压力平均下降38.13%。结论 TIPSS+食道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可显著降低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门静脉压力,在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成人大骨节病(KBD)与原发性骨关节炎(OA)患者膝关节生物力学及X线形态学指标的差异,为成人KBD患者膝外科矫形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4年9月,甘肃省疾病控制中心地方病科确诊的326例成人KBD患者的膝关节数字X线摄影(DR)正位片资料,并作为KBD组。按随机数字表法抽取甘肃省中医院影像中心和武威市中医院放射科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接诊的271例原发性OA患者膝关节正位DR片(OA组),测量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正位DR片中软骨下骨硬化厚度、游离体数、骨赘数,以及股骨角、胫骨角、股骨胫骨角、关节间隙角、股骨内外侧髁高度/宽度参数。结果 KBD组326例患者中182例(55.82%)软骨下骨硬化厚度为2.1~4.9 mm,171例(52.45%)关节腔游离体数为1~2个,173例(53.07%)骨赘数≥4个。OA组271例中107例(39.48%)软骨下骨硬化厚度为2.1~4.9 mm,123例(45.38%)关节腔游离体数为1~2个,145例(53.50%)骨赘数≥4个。两组患者DR片上软骨下骨硬化厚度、游离体数、骨赘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187、3.503、4.029,P值均<0.05)。KBD组关节间隙角、股骨内侧髁高度/宽度比值均大于OA组,股骨胫骨角小于O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464、24.174、30.539,P值均<0.01);而两组股骨角、胫骨角、股骨外侧髁高度/宽度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943、1.763、0.551,P值均>0.05)。结论 成人KBD患者膝关节软骨下骨硬化程度、游离体数、骨赘数均高于OA患者。成人KBD患者和OA患者下肢力线均向内侧髁倾斜,但前者倾斜程度比后者严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