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药学   1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使用重塑了肿瘤的治疗,同时也诱发了免疫相关不良事件,最常见于皮肤、胃肠道、肺、内分泌系统和肝脏。内分泌系统免疫相关不良事件最常见的为甲状腺功能异常和垂体炎,罕见的包括自身免疫型糖尿病、肾上腺功能不全及甲状旁腺功能减退(hypoparathyroidism,HP)。本文报道了1例使用卡瑞利珠单抗后出现HP的案例,并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其使用药物、性别、年龄、发生时间、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措施等进行汇总并分析讨论,以期提高对免疫相关HP的识别和管理,减轻药物不良反应对患者造成的伤害,保障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α-硫辛酸(LA)和赛庚啶(CYP)分别对高脂饲料结合慢性应激致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治疗效果。方法3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LA组、CYP组各8只。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其他3组给予自制高脂饲料并辅以慢性刺激。8 w后LA组、CYP组给予相应药物治疗,给药4 w后进行相关指标检测。结果与模型组比较,LA及CYP可明显改善脂质紊乱、降低血液及肝组织游离脂肪酸(FFA)、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及肝组织TNF-αmRNA表达水平。但两者对该模型的治疗效果也存在差异,CYP可明显抑制HPA轴过度激活,对肝组织病理改善更明显;LA的抗氧化应激效果优于CYP。结论LA或CYP对NAFLD模型的治疗作用各有特点,但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进一步验证了氧化应激和HPA过度激活在NAFLD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相关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发生规律和临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收录的ICIs相关GBS的个案报道,对其临床特点、神经电生理、脑脊液结果及治疗预后进行分析。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1年10月31日。结果 纳入文献30篇,涉及患者34例,以老年男性为主,平均年龄为(66±11)岁,年龄范围为37~85岁。中位发病时间为49 d。临床表现以肢体无力、腱反射减退/消失、感觉异常/消失为主;31例脑脊液蛋白不同程度升高。28例(82.35%)患者接受了静注人免疫球蛋白(IVIG)和糖皮质激素的治疗。ICIs相关的GBS预后较差,6例(17.65%)患者基本恢复或完全康复,21例(61.76%)患者治疗后仍遗留持续的神经症状,7例(20.59%)死亡。结论 在免疫治疗开始时,应警惕GBS的发生,并做好相关检查和常规监测。一旦怀疑ICIs相关的GBS,应立即给予对症治疗,对于是否重启ICIs治疗需谨慎决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分析神经外科鼻饲给药患者情况,提出改进措施,促进鼻饲给药的合理性.方法 调查分析河北省衡水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9年1-5月鼻饲给药的患者资料,对鼻饲药物的分类、剂型分布、不合理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汇总,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 共有75例患者使用鼻饲给药方法,涉及48种药品,使用例次共307次,使用频次共...  相似文献   
5.
临床药师参与1例颅内感染患者的药物治疗过程,患者在入院第2天出现了肝转氨酶轻度异常,给予硫普罗宁保肝治疗后,转氨酶持续升高,临床药师根据患者用药史及药物作用特点,判断药物性肝损伤可能与头孢曲松有关,硫普罗宁治疗效果不佳,建议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选用其他抗菌药物替代头孢曲松,同时更换保肝药物,建议选用甘草酸制剂。医师最终采纳临床药师建议,患者肝功能指标逐渐恢复正常,病情平稳康复出院。当患者出现药物性肝损伤时,临床药师应利用专业知识,协助医师寻找导致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因素,调整治疗方案,降低药物性肝损伤对患者的损害程度,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导致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的发生情况。方法:收集并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我院irAEs的具体情况,包括基本资料、用药情况、不良反应具体情况、治疗情况等。结果:63例irAEs,包括肺毒性3例、肝脏毒性9例、皮肤毒性23例、内分泌毒性15例、神经毒性4例、肾毒性3例、胃肠毒性1例、心脏毒性2例、血液毒性1例、眼毒性2例。男性47例,女性16例,中位发病年龄61岁,不良反应中位发生时间6.6周,17例需要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毒性级别1-2级49例,3-4级13例,5级1例。少见irAEs 14例,1例死于心肌炎。结论:irAEs涉及的器官或系统较多,多数在3级以下。常见不良反应预后较好。少见irAEs中,心肌炎可能导致患者死亡,需要临床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吡柔比星引起乳腺癌患者心脏毒性反应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以吡柔比星为基础化疗的乳腺癌住院患者280例,回顾性分析心脏毒性反应发生情况;同时分析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疾病分期等一般资料及联合治疗等对心脏毒性反应发生率的影响.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吡柔比星治疗后患者出现心脏毒性反应的危险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致原发性肾上腺功能不全的临床特征。方法:报道1例信迪利单抗致原发性肾上腺功能减退的诊治过程,并通过文献检索的方法收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致原发性肾上腺功能减退的病例报告。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原患疾病、用药情况、临床症状、发生时间、治疗方法等。结果:纳入分析的患者共30例。PAI的中位发生时间为18周。主要临床表现为乏力、厌食、恶心、呕吐。其中伴有低血压12例,伴有低血糖5例,伴有体重下降3例,皮肤色素沉着加深1例。实验室检查发现20例出现了低钠血症,其中7例不仅出现低钠血症还伴随高钾血症。25例进行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5例进行糖皮质激素联合盐皮质激素替代治疗。结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原发性肾上腺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不典型,临床医生需提高警惕,及时诊断及治疗,避免出现肾上腺危象,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9.
目的 基于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DA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FAERS)数据库对双膦酸盐类药物(bisphosphonate,BPS)的不良事件信息进行分析对比,挖掘其潜在的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信号,以期优化患者治疗方案,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从FAERS提取2004年第1季度—2020年第4季度的不良事件报告数据,利用比值比(report odds ratio,ROR)法和比例报告比值(proportional report ratio,PRR)法对BPS的报告进行数据挖掘。得到有效信号后,利用国际医学用语词典术语集进行汉化及系统、器官归类。结果 经过筛选后,结果显示:阿仑膦酸钠累及19个系统,共1 072种信号;唑来膦酸共累及20个系统,共709种信号;利塞膦酸累及20个系统,共638种信号;帕米膦酸累及18个系统,共456种信号;伊班膦酸累及19个系统,共361种信号。结论 该研究有效利用ROR法和PRR法挖掘出5种BPS的ADR信号,5种BPS之间ADR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可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有利于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蒽环类药物序贯曲妥珠单抗治疗导致乳腺癌患者心脏毒性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20年1月该院采用蒽环类药物序贯曲妥珠单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69例,观察其心脏毒性发生情况,分为心脏毒性组与非心脏毒性组。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肿瘤分期、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史、联合放疗和蒽环类药物种类等因素的差异。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蒽环类药物序贯曲妥珠单抗治疗后乳腺癌患者出现心脏毒性的危险因素。结果:169例采用蒽环类药物序贯曲妥珠单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中,发生心脏毒性患者57例,心脏毒性发生率为33.73%。心脏毒性组与非心脏毒性组患者在高脂血症史、联合放疗和蒽环类药物种类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相对于无高脂血症的患者,高脂血症患者发生心脏毒性的风险增加(OR=5.068,95%CI=2.209~11.628);相对于无联合放疗的患者,左胸放疗患者发生心脏毒性的风险增加(OR=3.734,95%CI=1.448~9.628);相对于使用表柔比星治疗的患者,使用吡柔比星治疗的患者发生心脏毒性的风险更小(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