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附57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合并肝硬化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可行性与技术特点。方法:回顾分析57例合并肝硬化患者LC的临床资料。结果:成功56例,1例因术中出血,镜下止血困难中转开腹。术中无损伤。术后胆囊窝积液1例,经保守治疗8d后完全吸收。腹水增多1例,无腹腔及消化道出血、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肝硬化患者行LC是相对安全的,掌握手术的技术特点、注重围手术期的处理及Ch ild-push分级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胆囊切除术后残株结石14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胆囊残株结石发生的原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4例胆囊切除术后残株结石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囊残株结石症状典型,合并胆道畸形,继发胆管炎,胆漏等发生率高,其治疗多需胆总管探查,在胆总管内找到残株开口并插入金属探子引导切除,有时还需处理胆道畸形,14例均再次手术治愈。结论:规范手术,提高胆囊切除术质量,此外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是避免胆囊残株结石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李青  谢光伟  马祖泰 《河北医学》2006,12(11):1161-1162
腹腔镜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在普外科领域腹腔镜辅助下的直肠手术是一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最有发展前景的新技术。但是,由于观念上的滞后以及经济条件的限制,国内腹腔镜直肠手术的开展仍较缓慢[1]。我们2004年12月至2005年8月,共行腹腔镜辅助直肠癌切除术8例,现将手术用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诊断和治疗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总结18例经腹腔镜诊断和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死于霉菌性感染,其余均临床治愈.随访6月~4年,无1例复发.早期手术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延期手术者.3例术后3个月复查CT:胰腺假性囊肿形成,其中2例直径均小于0.6 cm,无特殊不适,未作处理;1例直径10 cm,行B超定位穿刺抽液后消失.结论:适时、有选择地运用腹腔镜技术诊断和治疗急性胰腺炎,不仅是一个补充手段,也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方法.具有确诊率高,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等优点.在微创外科领域将会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分析大口径胆肠吻合术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用胆总管或肝总管斜面与肠管侧壁大口径吻合行胆道内引流术63例患者的资料,总结临床经验教训。其中53例行胆管空肠端侧Roux—en—Y吻合术,10例行胆管十二指肠端侧吻合术。结果本组63例中,围手术期无胆漏发生,无死亡。随访60例,随访率95.2%,随访时间0.5~10.0年,有11例术后死于肿瘤复发,其中最短的1例术后生存11个月。结论术后胆管壁的弹性回缩是胆肠吻合口狭窄的重要原因,纵行切开胆管壁扩大吻合口是预防吻合口术后狭窄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以急腹症为表现的右下腹肿块患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994-2000年我院收治的58例该类患的临床资料。结果:58例中43例术前或术中明确肿块性质并施以合理治疗,预后较好;15例因术前认识不足,预后不佳。结论:提高肿块性急腹症的认识是改善此类患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以急腹症为表现的右下腹肿块患者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 1994~ 2 0 0 0年我院收治的 5 8例该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 8例中 43例术前或术中明确肿块性质并施以合理治疗 ,预后较好 ;15例因术前认识不足 ,预后不佳。结论 提高肿块性急腹症的认识是改善此类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9.
葛玮  马祖泰 《江苏医药》1996,22(8):557-557
我院自1993年至1995年上半年采用原位大隐静脉转流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9例.均为男性,年龄33~75岁,平均54岁。左下肢病变4例,右下肢5例,其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6例,动脉硬化性闭塞症1例,糖尿病肢体坏疸2例。9例患者入院时均伴有间歇跛行及静息痛。其中足趾坏死2例,足前掌坏死2例.小腿坏死1例。体检所有患者足背动脉搏动均消失,皮肤温度明显降低,PPG测定患肢末梢动脉波形低平或消失。本组行动脉造影5例,ECT血管检查3例,结果显示:旧动脉水平以下完全闭塞1例,股深动脉水平以下狭窄…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