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年幼读《黄帝内经》时,对《上古天真论》中的“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记忆犹新。这里所说的“有节”、“有常”就是要使生活规律化。“不妄作劳”也是讲工作、劳动要有一定法度,不能违背之。我的生活就是住这种有规律性的节奏中度过的。 我不论冬夏起床时间均是5点,午睡1个小时,晚10点入寝。每晚坚持散步1小时左右。我的睡眠很好,很少有失眠,偶尔有之,采用  相似文献   
2.
<正> 血清铁是机体各不同来源的铁的总和。在血清中加过量铁使与运铁蛋白(Tf)全部结合即总铁结合力(TIBC),故其含量的改变能反应机体内铁代谢的变化。血清铁的检查对某些贫血、肝胆系统疾病患者病情的变化及疗效的观察都有一定的帮助,因此,血清铁的测定为临床不可缺少的检查项  相似文献   
3.
经络学说是针灸的重要理论基础,它和针灸、针麻临床都有重要关系。经络感传(或称针感传导)现象是经络活动现象。从经络感传现象入手研究经络学说,是探讨经络本质的重要途径。为了探讨针刺和经络学说的关系,研究经络感传现象在针灸临床中的实际意义,我们对经络感传现象与针刺止痛关系进行了观察,并通过脑血流图和肢端血管容积脉搏波对针刺的“通调气血”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一般资料随机选择病例65例,其中头痛25例,偏头痛28例,三叉神经痛4例,牙痛5例,眶上神经痛3例;男性28例,女性37例。年令10-20岁8例,21-30岁17例,31-40岁18例,41-50岁17例,51-60岁5例。  相似文献   
4.
血友病是一组遗传性的因子Ⅷ、Ⅸ、Ⅺ缺乏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包括甲型血友病(因子Ⅷ或 AHG 缺乏症)。乙型血友病(因子Ⅺ或 PTA 缺乏症)。丙型血友病(因子Ⅺ或 PTC 缺乏症)甲型及乙型为 X 染色体伴性遗传,发病者皆为男性。丙型为常染色体不完全隐性遗传。男女皆可患病。为了提高对本类疾病的认识,进一行探讨诊断及防治有关问题,本文仅就我院1979年10月至1984年10月资料完整的37例血友病整理分析并复习有关文献讨论有关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观察了39例五台山汉僧血清叶酸正常,但血清维生素B12水平低于正常,缺乏率高达71.8%,由于维生素B1:缺乏引起的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者为33.33%。造成的原因主要是长期素食生活习惯所致。  相似文献   
6.
针灸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远在石器时代就形成了针灸的萌芽。《内经·灵枢经》是最早的针灸经典著作,《灵枢》八十二篇中有三分之二以上论述了针灸的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价值的篇章有《九针十二原篇》、《本输篇》、《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形态,寻找多发性骨髓瘤形态分型与生存期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37例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形态改变。参照Greipp等制定的分型标准,将骨髓瘤细胞分为Ⅰ、Ⅱ、Ⅲ、Ⅳ型,并对相关病例的生存期进行了随访。结果 Ⅲ型(原始浆细胞型)生存期较Ⅰ、Ⅱ型明显缩短,与相关报道一致。结论 骨髓浆细胞形态学是多发性骨髓瘤分型的依据,正确的分型和分类对判断疾病的预后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以神经系统损害为首发症状的白血病报道已逐渐增多,并引起高度重视。但以其为首发症状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国内外尚少见报告。近期我院诊断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男性,24岁,因左髂窝部疼痛1月余,伴乏力2周于1987年1月14日入院。患者1986年12月12日排便后感左下腹、左髂窝部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当地医院以“炎症”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病情逐渐加重,疼痛渐向左腰骶部扩散。乙状结肠镜  相似文献   
9.
我国历代针灸医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著述甚多,浩如烟海,是探索前人学术经验的良好途径之一。其中《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就高度概括了临床配穴经验。明·杨继洲《针灸大成》、高武《针灸聚英》等书,对此都曾作了很好评价。  相似文献   
10.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在欧美各国发病率较高,在我国及亚洲其它国家不到全部急慢性白血病的4%,近十多年来发现一种与CLL类似的幼淋巴细胞白血病(PLL),其发病率更低。1974年Galton首先报道15例,并认为是一种少见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变种.国内已见有PLL的报告.尽管CLL和PLL有类似的临床表现,例如乏力、消瘦,低热以及不同程度的肝脾淋巴结肿大,老年人多见等特征,但PLL对CLL有效的药物反应不佳,病程很短.目前对CLL与P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