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11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患者女性,33岁.于1992年7月14日因发热伴全身不适7天入院.病后曾在本地按“感冒”、“肾炎”治疗无效。既往健康,无任何重要病史.入院查体:体温38.3℃(腋下),脉搏88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11/8kPa.精神不振,皮肤可见不规则暗红色皮疹,略高出皮肤,以前臂较多,胸部有少许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眼球明显突出,球结膜充血、水肿、有结膜下出血。双肺呼吸音粗,无罗音。心脏检查无异常,肝脾无肿大,双肾区轻叩痛.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120g/L,WBC20×10~9/L,中性65%,淋巴35%,血小板140×10~9/L;尿常规;pH7,蛋白+,红细胞少许。初步诊断:流行性出血热(EHF),低血压休克期.  相似文献   
2.
<正> 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100例EHF住院患者,入院时病程均在5日以内,诊断按1990年全国第二次EHF诊断标准。全部病例经间接免疫荧光EHF抗体测定均阳性。随机分组,治疗组50例,男41例,女9例,年龄16~59岁,平均38.2±3.6岁,病程3—5天,平均4.5±0.4天。平均体温39.2±O.4℃。对照组50例,男38例,女12例,年龄20—58岁,平均36.4±5.1岁,病程3—5天,平均4.2±0.5天。平均体温39.1±0.5℃。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及临床症状均具有可比性(P>0.05)。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聚乙二醇干扰素疗效与血清铁蛋白变化的关系。方法观察50例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的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测其血清铁蛋白水平。结果血清铁蛋白的增高与肝脏病变的严重程度呈正比。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的50例患者中,血清铁蛋白水平〈400ng/ml者疗效明显优于400ng/ml以上者(P〈0.005),提示血清铁蛋白水平增高使患者对聚乙二醇干扰素的反应降低。在有治疗反应的25例患者中,持续应答者与暂时应答者血清铁蛋白均值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5)。结论血清铁蛋白水平较高可能降低对干扰素治疗的反应性且使疗效不稳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