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花前胡化学成分研究 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河南产白花前胡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色谱法分离化学成分,利用质谱、核磁共振等波谱技术鉴定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α-D-ghcopyranose-1-hexadeeanoate(1),D-mannitol monohexadecanoate(2),腺苷(adenosine,3),丁酸(butyric acid,4),eleutheroside B_1(5),apiosylskimmin(6),甘露醇(mannitol,7).结论:化合物1~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为首次从伞形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查耳酮成分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以人胃癌细胞株MGC-803为研究对象,通过MTT法观察不同时间点明日叶中查尔酮成分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经Hoechst33258和AO/EB染色,再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其细胞核形态变化。结果:MTT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1、2、6、7、9和10,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且显示出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随药物浓度的增加,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明显加强。结论:明日叶中查耳酮类成分有抑制SMMC-7721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确认中药白芷的基原植物 ,探讨其栽培历史变化以及有关近缘野生植物的演化。方法 :对已取得的各项研究结果作综合分析 ,并结合历史文献、分布现状等进行讨论。结果 :各项研究结果与历史文献、分布现状等均较为一致。结论 :①中药白芷的基原植物应是台湾白芷。②建议将雾灵当归处理为兴安白芷的变种 ,定名为A .dahuricavar.porphyrocaulis。③对川 (杭 )白芷和祁 (禹 )白芷不应作分类学上的区分。同时 ,还对中药白芷的使用栽培历史和白芷的野生近缘植物兴安白芷、台湾白芷和雾灵当归的演化关系作出了推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确认中药白芷的基原植物提供化学成分方面的资料。方法 :运用高效液相及与标准品对照的方法对 4类栽培白芷 (川、杭、祁、禹白芷 )和 3种近缘野生植物 (兴安白芷、台湾白芷、雾灵当归 ) ,以及另外 2种当归属野生植物 (黑水当归、芷叶白芷 )进行了香豆素类成分的比较分析。结果 :4类栽培白芷和 3种近缘野生植物的香豆素类成分无论在化合物种类还是在含量方面都相当近似 ,而与另外 2种当归属野生植物差别较大。结论 :从香豆素类成分特征来看 ,4类栽培白芷和 3种近缘野生植物可分为 3个类群 ,即 :①川、杭、祁、禹 4类白芷和台湾白芷。②兴安白芷。③雾灵当归。台湾白芷与中药白芷更为接近  相似文献   
6.
术前头皮电极合并蝶骨电极脑电图(EEG)对颞叶内侧型癫疒间(MTLE)的诊断非常有价值,但有时会出现错误定位。日本国家癫疒间中心近两年来行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手术(AHE)治疗MTLE23例,其中2例患者术前头皮电极EEG出现了错误定位。现报告如下。1病例1.1例1女,34岁,右利手。出生后8个月时因高热出现全身性抽搐,持续约30min。8岁时,首次出现非高热性发作表现为胃部不适感先兆,继之出现意识不清,双眼向前凝视口唇发绀,双手上举并伴有口部自动症的复杂部分性发作(CPS)。发作持续约2min,每周发作约2~3次。病后曾服用过苯妥英钠、卡马西…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分离鉴定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总苞中抗糖尿病活性化合物。方法采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和制备型HPLC进行分离,经理化常数测定、核磁共振技术分析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醛糖还原酶(aldose reductase,AR)抑制活性实验。结果从活性部位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为山柰酚(kaempferol,1)、没食子酸(gallic acid,2)、3,4-二羟基苯甲酸(3,4-dihydroxy-benzoic acid,3)、鞣花酸(ellagic acid,4)、苯甲基-6-O-β-D-吡喃葡萄糖苷(benzyl-O-β-D-glucopyranoside,5)、没食子酸正丁酯(n-butyl gallate,6)、2,4,6-三羟基苯甲酸(2,4,6-trihydroxy-benzoic acid,7)、没食子酸甲酯(methyl-gallate,8)、豆甾烷-4-烯-3,6-二酮(stig-mast-4-en-3,6-dione,9)。结论化合物5-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活性结果显示9个化合物均显示不同程度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4、5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抗体导致胰岛素抵抗发生的机制。方法 利用单抗制备技术和酶联免疫方法获得17 株抗人胰岛素单克隆抗体(MAbs) ,测定这些抗体阻断胰岛素与其受体结合、抑制CHO 细胞(Chinesehamsterovarycells)上胰岛素受体自身磷酸化、以及免疫结合共价交联的胰岛素胰岛素受体的能力。结果 在这组MAbs 中,多数MAbs(16/17)阻断胰岛素与其受体结合或抑制CHO细胞上胰岛素受体自身磷酸化,其识别胰岛素上的位点与胰岛素的受体结合区域相重叠。有1 株MAb 具有免疫结合已与受体交联的胰岛素的能力,但不阻断胰岛素的作用。结论 在胰岛素抗体阳性的糖尿病患者中,其胰岛素抗体的识别位点对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脊髓减压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机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脊髓减压术是治疗急慢性脊髓压迫症的常用方法,但治疗机理尚不十分明显了。我们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以探讨脊髓前角神经元中胆碱乙酰化酶在神经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大鼠脊髓压迫模型及减压后的脊髓前角细胞中乙酰胆碱转化酶(ChAT)的表达进行了经时变化的比较研究。结果 脊髓压迫可使脊髓前角神经细胞中的ChAT的表达受抑制。在这些ChAT表达受抑的细胞中部分可恢复其ChAT的表达。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