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粘连性腹痛系外科疾患中常见的并发症。此症反复发作、治疗效果差。近年来笔者运用王氏通经逐瘀汤加减治疗各类外科疾患所致的粘连性腹痛11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其中男性7例,女性4例;病程最长者8年,最短者2年,6例疼痛消失,5例明显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醋香附蒸制炮制工艺,为提高醋香附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浸出物检测、挥发油定量检测分析方法,考察辅料米醋稀释倍数、闷润时间、蒸制压力、蒸制温度及蒸制时间对醋香附质量的影响。结果 通过对不同炮制工艺得到的醋香附样品外观及指标成分测定比较,表明取药物质量20%的米醋,用米醋质量20%的水进行稀释搅匀,闷润70 h,蒸制压力为0.10 MPa,蒸制温度为110 ℃,蒸制时间为4.5 h(大档)或4 h(小档),效果最佳。结论 该炮制工艺稳定可靠,相比《中国药典》2010年版的炒制炮制工艺,能更好地控制醋香附工艺参数,为醋香附的炮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白术药材挥发性成分GC-MS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白术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不同产地白术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建立其指纹图谱,确定共有指纹峰。结果白术挥发性成分中含有18个特征性指标成分,初步建立了以此18个共有峰为特征指纹信息的GC-MS指纹图谱。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白术内在质量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白术药材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Dikma Kromasil 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乙腈-水梯度洗脱(45%~100%乙腈),体积流量为1.0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42nm。结果通过对13批不同产地的白术样品的测定,标定了24个共有峰,并通过"中药指纹图谱计算机辅助相似度软件"和聚类分析等辅助手段,计算相似度等相关参数。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为更好地控制白术内在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白术药材的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黎琼红  马兴田  谢晨  龚秀琦 《中草药》2007,38(6):929-931
目的建立白术药材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Dikma Kromasil 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乙腈-水梯度洗脱(45%~100%乙腈),体积流量为1.0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42nm。结果通过对13批不同产地的白术样品的测定,标定了24个共有峰,并通过"中药指纹图谱计算机辅助相似度软件"和聚类分析等辅助手段,计算相似度等相关参数。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为更好地控制白术内在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白术GC-MS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段启  马兴田  李彩萍 《中草药》2008,39(8):1249-1251
目的建立白术药材挥发性成分GC-MS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白术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不同产地白术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建立其指纹图谱,确定共有指纹峰。结果白术挥发性成分中含有18个特征性指标成分,初步建立了以此18个共有峰为特征指纹信息的GC-MS指纹图谱。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白术内在质量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段启  马兴田  李彩萍  陈华师 《中草药》2008,39(10):1504-1506
目的确定麸炒白术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和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法,以白术饮片外观性状和白术内酯Ⅰ、Ⅱ、Ⅲ总量为考察指标,对影响白术炒制过程的因素进行考察。结果麸炒最佳工艺为:辅料用量10%,投料温度300℃,加热时间2.5 min。结论该工艺为进一步制定白术饮片的质量标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何首乌与制何首乌补血作用及HPLC指纹图谱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比较何首乌、制何首乌水煎液的补血作用及其HPLC指纹图谱,初步探索两者药效不同的物质基础.方法:将大鼠分为4组,除正常组外,对其他3组大鼠于实验第2和第6天分别sc 0.015,0.03 g·kg-1剂量的乙酰苯肼,并于第6天起每天ip 0.03 g·kg-剂量环磷酰胺,持续3d,建立大鼠贫血动物模型,并于造模期间每天对相应组别大鼠灌胃何首乌、制何首乌水煎液各2 g·kg-1,造模结束后取血检测给药后大鼠外周血象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测定(Hgb),红细胞压积(HCT)的变化.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制定并建立何首乌与制何首乌的HPLC指纹图谱.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贫血模型组大鼠RBC,Hgb,HCT均显著降低(P<0.01),说明造模成功;何首乌组大鼠RBC,Hgb,HCT与贫血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仅HCT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制何首乌组大鼠RBC,Hgb,HCT与模型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1或P<0.05).指纹图谱比对则发现制何首乌与何首乌有成分的差异,同时也有共有成分含量的差异.结论:制何首乌具有显著的补血功效,研究结果提示制何首乌中所含有的新的化学成分很有可能为麦拉德反应的产物,制何首乌较何首乌具有更佳补血功效有可能是该部分产物与较为温和的药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何首乌不同炮制品对大鼠血虚模型的补血作用并探讨其最佳炮制方法。方法:1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和11个不同何首乌炮制品组,每组10只,分别灌胃给予蒸馏水、血宝补血冲剂(阳性对照药)和不同何首乌炮制品(剂量均为生药含量2 g·kg-1),每天1次,连续10天,于第10天时取血检查各组动物红细胞、红血球蛋白、红细胞压积、全血和血浆黏度和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结果:何首乌常压豆制24 h、常压酒豆制24 h、高压清蒸4 h和8 h、高压豆制6 h和8 h组、高压酒制6 h以及高压酒豆制8 h组能显著增加血虚大鼠模型的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数量,其中高压豆制何首乌8 h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数增加效果最佳(P<0.01)。生何首乌、常压豆制24 h、酒制24 h、酒豆制24 h,高压清蒸4 h和8 h、高压豆制6 h和8 h以及高压酒制6 h能够改善血虚大鼠模型的血流变功能紊乱(P<0.05或P<0.01)。结论:何首乌以黑豆汁或酒为辅料,高压蒸制6~8 h,补血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多发性肺脓肿较单发性者为少见,现分析我院近10年来所见多发性肺脓肿40例。临床资料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13~68岁,其中21~40岁占28例。农民38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