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药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随访第二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指的功能,探讨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指趾骨固定及掌指关节重建术两种方法的疗效.方法 对2006年6月-2008年6月,行第二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指16例的疗效进行评定.A组指趾骨固定方法:克氏针贯穿固定移植趾骨与近节指骨6例,术后4-6周后拔克氏针,开始功能锻炼.B组关节囊重建方法:克氏针贯穿固定移植趾骨与第一掌骨10例,术后3周拔克氏针,开始功能锻炼.术后随访3~30个月.结果 A组术后移植指肌腱粘连均不能屈指,占100%;B组中术后移植指肌腱粘连屈指不能4例,占40%.经再次行肌腱松解术后,再造拇指屈曲功能明显改善:A组4例,有效率66.7%;B组3例,有效率75.0%;总有效率81.3%.结论 针对拇指Ⅱ类A区与B区之间缺损去除近节基底和Ⅱ类B区缺损,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指掌指关节囊重建术有利于术后早期锻炼,疗效优于指趾固定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年龄对骨折愈合速度的影响, 并寻找在年龄对骨折愈合速度产生影响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基因和通路。方法 利用 R 编程语言, 分别找到在各时间点 (未骨折, 骨折后 3 d、 1 周、 2 周、 4 周和 6 周) 26 周龄大鼠和 52 周龄大鼠相对于 6 周龄大鼠的差异表达基因, 通过比较这 12 组差异表达基因, 找到能够使年龄对骨折愈合产生影响的基因, 利用 DAVID 数据库对这些基因进行功能注释, 并通过 STRING 数据库构建这些基因的 PPI 网络。结果 未骨折、 骨折后 2 周、 4 周、 6 周, 52 周龄大鼠的差异表达基因均多于 26 周龄大鼠; 骨折后 6 周, 26 周龄大鼠只有 4 个差异表达基因, 而 52 周龄大鼠中有 99 个。这 99 个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与骨骼生长、 免疫和炎症等相关的生物过程, 富集的 KEGG 通路有 2 条: ECM-receptor interaction 和 Arachidonic acid metabolism。Pcna、 Casp3和 Fn1 等在 PPI 网络中与其他基因联系较密切。结论 Pcna、 Casp3 和 Fn1 等基因可能在骨折愈合中起重要作用,其可能通过影响 ECM-receptor interaction 和Arachidonic acid metabolism 等通路来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血管造影CT扫描的方法了解大鱼际部的动脉血管分布情况。方法:2010年2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对临床20例手部外伤的患者实施血管造影,同时用CT三维成像技术获取大鱼际部血管的影像学资料,观察其动脉血管分布情况。结果:20例患者的拇指背侧动脉在第一掌骨桡背侧恒定出现,拇指桡侧指固有动脉来源不恒定:25%(5/20)单独由掌浅支或掌浅弓发出,55%(11/20)由掌浅支与拇主要动脉在掌指关节附近汇合而成,20%(4/20)直接由拇主要动脉发出。结论:拇指背侧动脉多数位置恒定,拇指桡侧指固有动脉来源不恒定,用后者设计大鱼际部逆行皮瓣时应考虑血管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部爆炸毁灭性损伤(又称毁损伤)的手术修复方法。方法 2007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成年手部爆炸毁损伤患者19例,主要表现为拇、食、中指均受损,全部实行中指拇化联合二期大鱼际逆行皮瓣转移术治疗,连续观察近、远期疗效。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11例患者一期中指拇化后伤口愈合,余8例出现不同程度骨外露,经二期行大鱼际逆行皮瓣转移术治愈;随访3~36个月,骨骼愈合良好,移化中指外形美观,血运及感觉良好,两点分辨率(2.5 mm~3.5 mm)与健侧(2.0 mm~3.5 mm)接近,但为异位感觉,移位中指功能TAM评定,优13例,良6例。结论采用中指拇化及大鱼际逆行皮瓣转移术治疗手部爆炸毁损伤安全、可靠、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沉默骨形成蛋白-4(BMP4)对骨肉瘤细胞系MG-63上皮间质转换(EMT)和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脂质体法转染MG-63细胞BMP4 shRNA表达质粒,将MG-63细胞分为MG-63对照组(正常培养对照)、空白对照组(转染空白质粒)和BMP4沉默组(转染BMP4 shRNA质粒)。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E-cadherin、vimentin、twist和snail的mRNA及蛋白水平。Transwell侵袭实验和伤口愈合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结果沉默BMP4后MG-63细胞的间质细胞标志物vimentin、twist1和snail水平降低,上皮细胞标志物E-cadherin表达增高(P0.05)。BMP4沉默组细胞穿膜细胞数和迁移距离显著少于MG-63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沉默BMP4基因可以使间质型MG-63骨肉瘤细胞向上皮细胞表型转变,从而有效地降低肿瘤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后正中入路与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自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0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将患者分入A、B两组,每组50例。A组患者采用后正中入路,B组患者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临床指标,治疗前与治疗1周后的疼痛评分、术后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丢失,以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B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地时间均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1周后,两组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的Cobb角均小于治疗前,椎体前缘高度丢失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 0%(10/50),高于B组的6. 8%(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与后正中入路比较,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在减少出血量与引流量、缩短手术与术后下地时间、降低疼痛程度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等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应用无创通气治疗晚期发生呼吸衰竭的弥漫间质性肺病患者(ILD)的价值。方法ILD患者,男7例,女5例;等分为两组,A组行无创通气,选用伟康( BiPAP Vision)双水平正压无创呼吸机,模式为S/T模式。 B组行有创通气,选用PB840呼吸机,通气模式为SIMV+PSV或PSV。结果晚期弥漫间质性肺病采用无创通气后心率、呼吸、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方面得到与有创通气相当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时间、并发症、住院费用方面,无创通气明显好于有创通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无创通气相比有创通气的优点:上机脱机简单,并发症少;患者依从性好;治疗费用低。无创通气可应用于ILD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两种液体复苏方式对失血性休克患者血常规、凝血功能、肾功能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83例失血性休克患者,根据液体复苏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3例,病因治疗前分别给予限制性液体复苏、常规液体复苏。比较两组液体复苏前、液体复苏12 h后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及血尿素(BUN)、血肌酐(SCr)水平;比较两组复苏液使用量,以及两组存活患者液体复苏后24 h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液体复苏12 h后,两组PLT、Hb及Hct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研究组PLT、Hb及Hct升高程度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液体复苏12 h后,两组PT、TT及APTT水平明显升高,且研究组PT、TT及APT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液体复苏12 h后,两组BUN、SCr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BUN、SCr改善程度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研究组复苏液使用量少于对照组(t=2.387,P=0.024)。研究组存活患者液体复苏后24 h并发症发生率为12.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χ~2=4.494,P=0.034)。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可减少失血性休克患者复苏液使用量,改善有效循环血量,保护肾脏功能,维持凝血功能稳定,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10.
患者 男,39岁,因车祸导致右膝部及左小腿严重毁损伤约2h于2011年3月1日8:40收入院。入院检查:血压:70/50 mmHg,神志恍惚,精神差,面色苍白;双上肢湿冷,右下肢于膝部完全离断,可见自右股骨髁至右胫骨结节软组织及骨组织缺失,近端创面可见髌骨少量剩余,创面污染严重,右胫骨结节以远右小腿完整性存在,未见明显皮肤擦挫伤口。左下肢于左小腿白胫骨结节以远至左踝关节严重毁损伤,皮肤、肌肉碾挫严重,无正常生理关系。可见胫骨及腓骨多段开放粉碎性骨折,胫、腓骨及肌肉的生理结构不存在,污染严重,缺乏断肢再植的必要条件。入院诊断:失血性休克;右下肢膝部完全离断:左小腿毁损伤。入院后立即给予抗休克、扩容、补液治疗。完善术前检查,术前备血6000ml,征得患者本人同意,于9:30进入手术室在全身麻醉下行右小腿异位再植于左小腿手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