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3篇
药学   6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从五十年代初起,咽拭子培养就作为确诊链球菌性咽炎的标准测验,而青霉素则是治疗A组β溶血性链球菌(GABHS)感染的首选药物。所有GABHS菌株都对青霉索敏感。青霉素G对分离的菌株平均抑菌浓度为0.005μg/ml。对于GABHS感染,没有其它药物更为有效成在临床上优于青霉素。青霉素相对说价廉,抗菌谱窄,并不抑制正常菌丛(否则可致二重感染),比起其它治疗有效的治疗药物,其不良反应较少。青霉素制剂的发展 1951年以前,仅有缓冲青霉素G用于口  相似文献   
2.
常规用腹水蛋白定性和定量来鉴别腹水性质在临床上应用较多,但并不尽可靠.有报道腹水——血清白蛋白分析对腹水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意义.本文通过对腹水和血清蛋白电泳比值的观察.评价其对腹水鉴  相似文献   
3.
马付坚 《微创医学》2001,20(6):794-795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纤溶活性和内皮功能改变及葛根素的相关治疗作用.方法观察8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凝血、纤溶活性指标和内皮功能vWF(von Willebrand因子)指标的改变.将其随机分为葛根素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35例,2组均予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葛根素.分别观察治疗14日前后上述指标变化.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AT-Ⅲ:A、AT-Ⅲ:Ag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PAI:A、vWF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t-PA:A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经葛根素治疗后纤溶活性及降低VWF均有明显改善.结论急性脑梗死存在纤溶活性降低和内皮功能障碍,葛根素具有改善其纤溶活性和降低VWF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而实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骨痛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将78例MM伴骨痛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30例、B组28例和C组20例。A组予单纯化疗;B组在化疗同时予鲑降钙素治疗;C组予化疗+鲑降钙素+阿仑膦酸钠或伊班膦酸钠治疗。比较各组临床疗效及骨痛持续缓解>4周的达标率。结果治疗4周时,B、C组有效率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时,3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持续缓解>4周的达标率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鲑降钙素及化疗+鲑降钙素+阿仑膦酸钠或伊班膦酸钠联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骨痛疗效优于单纯化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肌梗死血小板及纤溶活性的改变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血小板活化及纤溶状态,探讨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应采取的对策。方法:测定27例AMI患及正常对照组的血浆GMP-140、t-PA、PAI、DD含量。结果:AMI患血浆GMP-140、PAI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t-PA含量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AMI恢复期血浆GMP-140水平低于急性期的(P<0.05)。DD在急性期内(≤2天)无显增高。恢复期高于急性期及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血小板活性增高而纤溶活性降低;要施行积极的抗血小板治疗和早期溶栓治疗,要重视动脉粥样硬化防治以防止血管内皮细胞损害,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急性脑梗死vWF、P-选择素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活化情况及其病理生理作用。方法 :采用 EL 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急性脑梗死 10 8例 ,正常人 30例血浆 v WF、 Ps水平 ,用于判断内皮细胞损伤及血小板活化状态。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血浆 v WF、 Ps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组 (P<0 .0 1) ,但与梗死病灶的大小无关。结论 :内皮损伤、血小板活化在急性脑梗死的发病及病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对急性脑梗死采取相应的干预性治疗对防止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也对二级预防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 α,TNF α)、干扰素γ(interferonγ ,INF γ)、白细胞介素 6 (interleukin 6 ,IL 6 )在慢性病贫血 (anemiaofchronicdiseases ,ACD)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测定31例ACD患者的铁代谢指标 (血清铁、血清铁蛋白、骨髓铁 ) ,采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ACD患者血清中TNF α、INF γ、IL 6。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ACD组血清中TNF α、INF γ、IL 6均显著增高 (P <0 0 1)。TNF α、IL 6与血清铁、血红蛋白浓度呈负相关。结论 免疫及炎症反应所产生的细胞因子INF γ、TNF α、IL 6等可能通过干扰铁代谢和抑制EPO(erythropoietin)生成、钝化对EPO的反应等途径介导了慢性病贫血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 ,对发病 6h以内的急性脑梗塞患者 ,国内已广泛应用大剂量尿激酶 (10 0~ 15 0万U)一次冲击溶栓治疗 ,并已取得显著效果[1] 。但鉴于国内的实际情况 ,许多病人无法及时送医院就诊 ,临床上实际能在这一“治疗时间窗”(6h以内 )开始溶栓的患者数量十分有限。我们对近年收治的发病超过 6h的 2 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采用小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 ,取得了较好效果。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5 0例患者均为 1999年 9月~ 2 0 0 2年 4月在我院住院病人 ,年龄 45~ 77岁。发病 6~ 2 4h内 ,个别进展者可延长到 2 4~ 48h…  相似文献   
9.
报告经骨髓涂片及其他检查明确病因的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症19例,分析异型组织细胞对该病及恶性组织细胞病的诊断意义,讨论了这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马付坚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2):4514-4515
目的:观察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modification of low-density lipopmtein,Ox-LDL)对人体纤溶功能的影响,分析Ox-LDL在血栓性疾病中的致病作用。方法:测定580例住院患者血浆的Ox-LDL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活性(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activity,PAI: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activity,t-PA:A),分析Ox-LDL对纤溶功能的影响。结果:60岁以上组血浆Ox-LDL浓度为(0.64&;#177;0.17)mg/L,PAI:A为(0.69&;#177;0.24)AU/mL;60岁以下组血浆Ox-LDL浓度为(0.51&;#177;0.19)mg/L,PAI:A为(0.52&;#177;0.19)AU/mL,两组Ox-LDL浓度和PAI:A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lt;0.01)。血栓性疾病组血浆Ox-LDL浓度为(0.72&;#177;0.21)mg/L,PAI:A为(0.83&;#177;0.25)AU/mL。t-PA:A为(0.42&;#177;0.14)IU/mL;非血栓性疾病组Ox-LDL浓度为[0.53&;#177;0.13)mg/L,PAI:A为(0.51&;#177;0.11)AU/mL,t-PA:A为(0.53&;#177;0.25)IU/mL,血栓性疾病组Ox-LDL浓度、PAI:A均高于非血栓性疾病组,而t-PA:A则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lt;0.01)。Ox-LDL与PAI:A呈正相关(r=0.107,P&;lt;0.01);与t-PA:A呈负相关(r=-0.076,P&;lt;0.05)。结论:老年人存在Ox-LDL代谢异常;血栓性疾病患者具有Ox-LDL增高及纤溶活性降低的改变;血清Ox-LDL的水平和纤溶活性有关。纠正血脂代谢紊乱可能改善纤溶活性,从而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