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研究CT引导下立体定向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性和优越性。方法应用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7例,采用传统开颅手术治疗32例,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结果立体定向治疗组较传统开颅组术后恢复优良率明显升高,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立体定向微创治疗技术定位准确、效果显著、创伤性小、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初步研究纯种发酵淡豆豉的抗抑郁作用及其活性成分。方法 制备自然发酵淡豆豉和枯草芽孢杆菌纯种发酵淡豆豉,采用显色鉴别、薄层鉴别、异黄酮和 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测定对纯种发酵淡豆豉进行质量评价;昆明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 8 组,每组 10 只,雌雄各半,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盐酸氟西汀(阳性对照,0.01 g·kg-1)组、γ-氨基丁酸(GABA,0.014 45 g·kg-1)组、异黄酮(0.003 05 g·kg-1)组、自然发酵淡豆豉 醇 提 水 洗 脱 物(水 洗 脱 物 ,1.82 g·kg-1)组 、自 然 发 酵 淡 豆豉 总 提 物(自 然 发 酵 ,1.82 g·kg-1)组、纯种发酵淡豆豉总提物(纯种发酵,1.82 g·kg-1)组,除对照组外,建立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UMS)小鼠抑郁模型,边造模边给药,每日应激前 1 h ig 给药,连续给药 28 d。实验第 0、7、14、21、28 天分别测定各组小鼠体质量,第 28 天给药 1 h 后,进行悬尾、强迫游泳、糖水偏好、敞箱实验各行为学指标检测;HE 染色后观察海马 CA1 区病理学变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鉴定水洗脱物组、纯种发酵组的主要化学成分。结果 纯种发酵淡豆豉与自然发酵淡豆豉有相同的显色反应、显色斑点和 GABA 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在应激第 14、21、28 天时体质量增加明显(P<0.01),悬尾及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降低(P<0.01);GABA 组、异黄酮组、纯种发酵组、自然发酵水洗脱物组小鼠糖水偏好指数均显著增加(P<0.05、0.01);盐酸氟西汀组、水洗脱物组、GABA 组、纯种发酵组小鼠敞箱实验跨格数和直立数均显著增加(P<0.05、0.01);各给药组海马 CA1 区细胞排列紧密有序,边缘圆润,细胞间隙正常。纯种发酵组与自然发酵总提物组、水洗脱物组小鼠的各项行为学指标均无显著差异。自然发酵醇提水洗脱物组、纯种发酵总提物组都含有大豆苷元、染料木素、GABA 和各种氨基酸。结论 纯种发酵淡豆豉具有与自然发酵淡豆豉相似的抗抑郁作用,抗抑郁作用的主要成分可能是 GABA 和异黄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凝血功能异常与肝功能、内毒素(LPS)、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8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凝血功能异常)32例和对照组(凝血功能正常)48例,均进行凝血功能指标、肝功能指标、LPS、PAF的检测,分析凝血功能异常与肝功能、LPS、PAF的相关性。基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比较65例预后良好者(GOS 4~5分)与15例预后不良者(GOS 1~3分)的凝血功能指标。结果 发生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17.43±2.08)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PT)水平[(54.79±4.45)s]高于凝血功能正常的患者(t=11.042、11.912,P<0.05),纤维蛋白原(FIB)水平[(1.84±0.26)g/L]、血小板计数(PLT)值[(97.43±11.05)×109/L]低于凝血功能正常的患者(t=3.776、17.720,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  相似文献   
4.
为增加复方甘草汤中挥发油的溶解度,提高其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该实验拟将其制成微乳制剂。以挥发油为微乳油相,提取液为微乳水相,通过绘制伪三元相图得到微乳区域面积与体系的最大容水比,进而确定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的种类以及二者的质量比K_m。以微乳粒径、有效成分皮肤滞留量为指标,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法对微乳处方进行优化,进而考察了优选处方的体外释药行为。结果显示,微乳中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分别选择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Tween-80)和无水乙醇效果最好;K_m为1时,形成微乳区域面积最大;提取液质量浓度为0.5 g·m L-1时,对微乳的粒径分布影响最小。优选处方为9.4%Tween-80,9.4%无水乙醇,1.0%薄荷油,80.2%的0.5 g·m L-1提取液,所制得微乳黏度较小、稳定性良好,药物皮肤滞留量较高;体外释放实验结果表明,微乳对于甘草酸、甘草苷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基本达到了课题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5.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优选红花通络方最佳提取工艺路线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刘艳  邓博  邱玥  孙铭忆  徐铃燕  夏珍珍  彭宇  马书伟  吴清  贾立群 《中草药》2016,47(17):3009-3015
目的构建多层次指标评价模型以优选红花通络方(HTP)最佳提取工艺路线。方法选取有效成分、杂质控制、行为学、组织病理学、免疫监测作为准则层,方中代表性成分羟基红花黄色素A、淫羊藿苷的提取率,出膏率,大鼠机械性刺激痛觉超敏反应、机械性刺激痛觉过敏反应的缩足百分率,背根神经节细胞偏心核比率,足底P物质量作为指标层,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为各指标赋权,综合评价HTP各提取工艺路线。结果准则层指标权重(ω)由高到低为免疫监测(ω=0.245)、组织病理学(ω=0.23)、有效成分和行为学(ω=0.20)、杂质控制(ω=0.125)。最佳工艺路线为红花60℃温浸、淫羊藿等水回流提取、桂枝80%乙醇回流提取。结论以FAHP为赋权方法,有效成分指标结合药效学指标和杂质控制作为评价指标来优选提取工艺路线的方法,既能保留复方有效合理的本质,又能满足现代制剂研发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脑性盐耗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临床问题.方法 2007年7月至2012年7月治疗脑性盐耗综合征9例.依照患者补盐量与尿量有无直线回归关系将病例分为2组,对其补盐量、尿量、每日尿量/补盐量的均数做两样本t检验.结果 9例均治愈,其中6例补盐量与尿量有直线回归关系,P <0.05;3例补盐量与尿量无直线回归关系,P>0.05.有直线回归关系组与无直线关系组相比:补盐量前者大于后者(P<0.001);尿量前者大于后者(P<0.001);但2组单位补盐量所对应的尿量(尿量/补盐量)不相等(P>0.05).结论 脑性盐耗综合征患者补盐量与尿量的直线回归关系,补盐后肾脏排钠增加,因此,钠代谢中枢的解剖位置可能是以下丘脑为主,包括额叶、侧裂周围脑组织的广泛区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泰绫在颅脑损伤手术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对53例颅脑损伤患者术中及术后应用泰绫止血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3例使用泰绫创面贴敷后术中止血满意,术后无再次出血,复查头部CT术区无血肿,近、远期无感染及排斥反应.结论 泰绫应用简单,操作方便,创面止血安全可靠,效果满意,可作为各类型颅脑损伤手术常用止血材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淡豆豉炮制过程中不同时间点样本的黄曲霉毒素(AFTs)含量,明确AFTs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产生的关键时间点。方法: 按实验室前期已建立的规范炮制工艺制备淡豆豉,获取淡豆豉炮制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的样本;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检测各样本中4种AFTs [黄曲霉毒素B1(AFB1),AFB2,AFG1,AFG2]含量。结果: 4种黄曲霉毒素在选定的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2均大于0.99),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RSD)0.4%~0.9%,精密度RSD 0.7%~2.6%,稳定性RSD 0.8%~1.74%,加样回收率介于95.09%~107.20%(RSD 3.14%~12.71%);AFB1含量在淡豆豉整个炮制过程中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再闷"第6天时达最高值6.95 μg·kg-1,再闷第12天后各样本均未检测出AFTs。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简单、快速、灵敏度高且适用于淡豆豉中4种AFTs检测的UPLC-MS/MS法;淡豆豉炮制过程中AFTs含量呈动态变化,表明淡豆豉炮制中生物拮抗作用自然存在,从安全性角度证实淡豆豉炮制中"再闷"环节的重要性和"再闷"时间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马书伟  郑广顺  栾晓祖 《重庆医学》2012,41(14):1417-1418,1458
目的评估功能区胶质瘤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IONM)的意义。方法选择2006年7月至2008年5月该院收治经影像学诊断确诊的胶质瘤患者48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4例。A组手术在没有IONM的条件下进行;B组患者术中联合应用体感诱发电位(SEP)和直接皮层单极电刺激定位中央区,比较两组患者的肿瘤切除程度、生存时间、术前和术后的Karnofsky评分及运动功能。结果 A组肿瘤全切19例(79.2%)、次全切5例(20.8%),B组肿瘤全切18例(75.0%)、次全切6例(25.0)。结论功能区的胶质瘤手术时行IONM能够增加手术安全性。IONM对生存时间和切除程度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垂体腺瘤发病率约为人口总数的1/10万,约占颅内肿瘤的10%,为常见颅内肿瘤[1].关于垂体瘤术后并发症的文献较多,但多集中于尿崩症、电解质紊乱等.涉及垂体瘤术后并发脑梗死的文献较少,这类并发症处理不及时或处理方法不得当,可引起严重后果,甚至导致病人死亡.本文旨在探讨经蝶垂体瘤术后脑梗死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现对我院2002年~2010年512例垂体腺瘤术后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以预防及减少术后脑梗死的发生,促进并发症的恢复,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