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经颞下小脑幕入路手术治疗骑跨中后颅窝的哑铃状三叉神经鞘瘤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6月经颞下小脑幕入路行肿瘤切除的骑跨中后颅窝的哑铃状三叉神经鞘瘤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肿瘤全部切除,手术全切除率100%.术后出现及原有颅神经功能障碍3例,其中面部麻木2例,复视1例.7例随访3~18个月,平均8.4个月,生活能自理,可从事轻体力劳动.术后6个月复查MRI均未发现肿瘤复发.结论 经颞下小脑幕入路手术治疗骑跨中后颅窝的哑铃状三叉神经鞘瘤操作简单、省时,且显露效果满意,有较大的操作空间,可最大限度地减少脑组织及神经、血管的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经颞下小脑幕入路手术治疗骑跨中后颅窝的哑铃状三叉神经鞘瘤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6月经颞下小脑幕入路行肿瘤切除的骑跨中后颅窝的哑铃状三叉神经鞘瘤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肿瘤全部切除,手术全切除率100%.术后出现及原有颅神经功能障碍3例,其中面部麻木2例,复视1例.7例随访3~18个月,平均8.4个月,生活能自理,可从事轻体力劳动.术后6个月复查MRI均未发现肿瘤复发.结论 经颞下小脑幕入路手术治疗骑跨中后颅窝的哑铃状三叉神经鞘瘤操作简单、省时,且显露效果满意,有较大的操作空间,可最大限度地减少脑组织及神经、血管的损伤.  相似文献   
3.
Chiari畸形是小脑扁桃体疝入椎管内,致脑干、小脑及后组颅神经受挤压牵拉导致的一系列功能障碍。2006年1月-2011年10月,我们对16例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的患者采用后颅窝减压扩大成型+脊髓中央管口松解术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4.
1病历报告患者,女,30岁,主因一胎孕36周,突发头痛昏迷,于1998年5月9日18:00入院。患者m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头痛,昏迷,伴恶心呕吐4次,呈喷射性,为冒内容物,无抽搐及大小便失禁,未经任何处理急诊入院。既往无高血压及心脏病史,无血液病及糖尿病史,孕期查体5次,未见异常。入院查体:T37.5C,P90/min,R25/min,BP16/10kPa。神经系统检查:患者处于浅昏迷状态,头颅无畸形,双侧瞳孔约2.smm,等大正圆,对光反射迟钝。预项强直,深浅反射均减弱,克氏征(+),双侧巴氏征(+)。妇科检查:宫高3Icm,腹围97cm,头…  相似文献   
5.
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2001年9月-2011年9月,行后颅窝开颅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发热105例,男69例,女36例;年龄6~68岁,平均48.6岁。其中小脑萎缩53例,脑膜瘤9例,听神经瘤4例,Chiari畸形6例,三叉神经痛12例,表皮样囊肿5例,第四脑室肿瘤13例,血管网状细胞瘤3例。手术采用后正中入路45例,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CAS)的经验及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及并发症.方法 32例患者全部行全脑血管造影显示颈动脉狭窄70% ~ 93%,术中应用远端保护装置,其中10例预扩张狭窄部位,32例均释放颈动脉自膨式支架.结果 所有支架释放定位准确,残余狭窄<30%.围手术期l例斑块脱落,成功回收,10例出现心动过缓或低血压发生,1例术后1年再狭窄,1例穿刺部位出现皮下血肿.结论 CAS治疗颈动脉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脑叶切除治疗半球顽固性癫痫的规范化程序及效果。方法对14例半球顽固性癫痫的临床表现及术前多种脑电图和神经影像学等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定位癫痫灶。对以单侧半球为主的弥漫性或多发性癫痫灶采用两个脑叶以上切除及联合软膜下横切等手术方式进行治疗:①前颞叶切除+海马及杏仁核切除+额极切除4例;②前颞叶切除+海马及杏仁核切除+枕极切除1例;③前颞叶切除+额极切除+胼胝体前2/3切开+额、颞、顶枕部软膜下横切(MST)3例;④颞前叶切除+枕极切除+胼胝体后1/2切开2例;⑤前颞叶切除+额极切除+额、颞、顶部MST 2例;⑥前颞叶切除+枕极切除+顶枕部非功能区皮质结节性病变切除及周围MST 1例;⑦改良大脑半球切除1例。结果本组术后癫痫发作完全消失、无先兆9例(64.29%),其中4例已停服抗癫痫药;仅有先兆,无其他癫痫发作5例(35.71%)。结论多脑叶切除(含改良大脑半球切除术)治疗源于半球多脑叶的顽固性癫痫效果肯定。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学、影像学及神经电生理学等方面资料综合分析,术前准确评估和精确定位功能区域,是手术成功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颈动脉系统动脉瘸栓塞治疗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本组共14例,均为单发颈动脉系统动脉瘤,后交通动脉瘤(PcoAN)12例,海绵窦段动脉瘤l例,颈动脉分又部动脉瘤l例。均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栓塞材料为MDS、GDC和球囊。结果 完全闭塞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自闭l例,90%l例,40%l例,失败l例(术中颈内动脉闭塞)。造影复查7倒,临床随访7倒,均未见动脉瘤复发及再发SAH。结论 动脉瘤急性出血期栓塞创伤小、恢复快,具有明显的优势。为了减少并发症,术中、术后尚有许多细节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9.
经翼点入路切除大型垂体瘤入路侧别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垂体瘤入路侧别的选择。方法介绍37例大型垂体瘤手术入路侧的选择和手术情况。结果本组37例,右侧入路25例,左侧入路12例;全切28例,部分切除9例;死亡1例。结论恰当地选择入路侧,术者能在直视下切除肿瘤的最远端并保护重要结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多脑叶切除治疗半球顽固性癫痫的规范化程序及效果.方法 对14例半球顽固性癫痫的临床表现及术前多种脑电图和神经影像学等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定位癫痫灶.对以单侧半球为主的弥漫性或多发性癫痫灶采用两个脑叶以上切除及联合软膜下横切等手术方式进行治疗:①前颞叶切除+海马及杏仁核切除+额极切除4例;②前颞叶切除+海马及杏仁核切除+枕极切除1例;③前颞叶切除+额极切除+胼胝体前2/3切开+额、颞、顶枕部软膜下横切(MST)3例;④颞前叶切除+枕极切除+胼胝体后1/2切开2例;⑤前颞叶切除+额极切除+额、颞、顶部MST 2例;⑥前颞叶切除+枕极切除+顶枕部非功能区皮质结节性病变切除及周围MST 1例;⑦改良大脑半球切除1例.结果 本组术后癫痫发作完全消失、无先兆9例(64.29%),其中4例已停服抗癫痫药;仅有先兆,无其他癫痫发作5例(35.71%).结论 多脑叶切除(含改良大脑半球切除术)治疗源于半球多脑叶的顽固性癫痫效果肯定.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学、影像学及神经电生理学等方面资料综合分析,术前准确评估和精确定位功能区域,是手术成功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