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为患者实施GE256排CT头颈联合CT血管成像(CTA)扫描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进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诊治的患者41例,为所有患者实施GE256排CT头颈联合CTA扫描。结果:41例患者应用血管探针技术、MIP、MPR、VR等图像重建技术,椎动脉、颈内动脉、脑内各动脉及主要分支均可获得清晰显示。单纯颅外动脉狭窄患者占19.51%,单纯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占34.15%,颅内动脉伴颅外颈动脉狭窄患者占46.34%。颅内动脉狭窄中,4例椎动脉颅内段狭窄,5例基底动脉狭窄,2例大脑后动脉狭窄,4例颈内动脉颅内段闭塞伴大脑中动脉狭窄,14例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6例M2段狭窄。颅外颈动脉狭窄中,1例单侧椎动脉发育细小,5例椎动脉C2、C3水平狭窄,5例颈内动脉起始部狭窄、8例颈内动脉分叉部狭窄。斑块血管共计29支,基本位于大脑中动脉及颈内动脉部位。累及血管中中重度狭窄伴闭塞患者33例、轻度狭窄患者8例。结论: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实施GE256排CT头颈联合CTA扫描能够使病变部位程度、类型以及部位等得到准确显示,可为临床进行病情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术(3D CE-MRA)在头颈部动脉性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3D小角度快速激发快速梯度回波序列,使用高压注射器注射钆喷酸葡胺,使用透视触发技术确定扫描时间。扫描范围为主动脉弓至Willims环。所得原始图像经西门子后处理工作站进行。部分病例同时行TOF-MRA成像并与临床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疑颈部动脉性病变60例中,未发现异常19例(31.6%),不同程度病变41例(68.4%)。病变血管82段中,动脉狭窄者12段(14.6%),动脉闭塞者12段(14.6%),动脉发育纤细者13段(15.8%),动脉迂曲者39段(47.5%),动脉发育变异者3段(3.6%),动脉瘤3例(3.6%)。结论:3 DCE-MRA可很好地显示头颈部血管的全貌,可作为头颈部动脉系统疾病的无创性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MSCT小肠造影及重建技术在诊断小肠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可行性.方法 对42例怀疑小肠疾病病例进行口服2.5%等渗甘露醇溶液小肠CT造影,并与临床/或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采用西门子SOMATOM SENSATION 40层螺旋CT扫描,在独立工作站上进行小肠重建,由两位影像科医师共同分析,对照临床和病理诊断,评估CT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42例均经临床/或病理证实,正常27例,良性病变12例,恶性病变3例.MSCT小肠造影多种成像方法中MPR像和MIP像价值最大,可以完整直观地观察病变的部位、大小和特征;对于肠腔内的实质性占位,轴位像结合MPR和MIP像观察则有利于做出正确的诊断.MIP、CPR和VRT技术可以清晰地显示系膜血管.结论 MSCT小肠造影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检查方法,对小肠疾病的定位、定性及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冠心病诊断方面,所有的无创检查中最为突出的是多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该技术的优势在于通过多维图像对血管病变进行全面的观察、分析,较有创性冠状动脉造影(CAt)具有更安全,简便,无创伤的优点。本研究通过40-sCT冠状动脉成像(CTA)与CAG的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5.
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确诊的2例大网膜囊肿的临床特点,其中1例患者因囊肿破裂出现急腹症就诊,1例患者在体检时发现腹腔占位就诊.病例1在术前腹部平扫CT检查考虑阑尾炎伴周围脓肿形成,增强CT检查诊断右下腹占位;病例2在术前腹部增强CT诊断右侧腹腔占位.2例均采取外科手术切除,术后病理确诊为大网膜囊肿(真性囊肿和假性囊肿各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3D—CTA在基层医院诊断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的临床实用性。方法通过3D—CTA检查自发性SAH患者36例,结合DSA,开颅手术、介入栓塞术、保守治疗结果证实3D—CTA检查结果及临床实用性。结果通过3D-CTA技术检查SAH患者36例,4例为非动脉瘤性SAH。32例动脉瘤阳性患者共发现34个动脉瘤。13例行介入栓塞治疗。5例开颅动脉瘤夹闭。6例放弃手术,要求保守治疗。8例要求转上级医疗中心。结论3D-CTA较DSA具备快速、便捷、微创、安全、敏感性高、家属认同度高、基层临床医生易于掌握和开展等优点,在基层医院具有很强的临床实用性。患者可在第一时间得到准确合理的救治。  相似文献   
7.
8.
陆曙  华文良  顾文豪  朱玉兴 《河北医药》2010,32(22):3177-3178
目的 以冠状动脉造影(CAG)为金标准,评价40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A)在显示冠状动脉病变时的临床价值.方法 搜集75例患者的40sCTA的完整资料,并与2周内进行的CAG结果 进行对比,对40sCTA显示的冠状动脉病变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在40sCTA显示所有病例中,共计300支冠状动脉可用于评估,108支存在病变,88支得到CAG证实,12支由40sCTA显示狭窄而CAG确定正常,另外有22支CAG确诊存在病变,而在40sCTA上未能显示,40sCTA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敏感性为81.3%,特异性为91.3%,阳性预测值为88%,阴性预测值为97.8%.结论 CTA在显示冠状动脉狭窄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冠心病的诊断和筛选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人工智能CT定量分析肺结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12月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肺部结节患者72例,选择人工智能CT定量分析的方式。对比不同性质、不同直径肺结节检出率,以及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生活质量、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与定量分析前的SAS、SDS相比,定量分析后的SAS、SDS评分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72例患者中共检出肺部结节98个,包含32个磨玻璃样,66个实性结节,经实施人工智能CT定量分析诊断后的肺部结节总检出率为95.92%(94/98),明显较高,说明对患者实施人工智能CT定量分析诊断之后,取得的实性和总结节检出率效果较佳;72例患者中共检出肺部结节98个,其中直径为0.5~2.0 cm结节共63个,<0.5 cm结节35个,定量分析前和定量分析后在直径为0.5~2.0 cm结节时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且与定量分析前的直径<0.5 cm结节24个(68.57%)相比,定量分析后的检出率94.29%(33/35)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定量分析后较定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急性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时MSCTA对于颅内动脉瘤筛查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个月来经CT明确诊断的自发性SAH46例患者资料,在急性起病时至一周内行MSCTA,并做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开颅手术结果比较。结果 46例患者中MSCTA发现阳性38例,一例假阴性,对动脉瘤的检出敏感性为97.44%,特异性为100%;阳性病例显示瘤体形态大小、瘤颈、载瘤动脉及与周围血管解剖关系明确。结论 MSCTA是安全、快捷、无创、可靠的脑血管成像技术,在急性自发性SAH时,是脑动脉瘤首选的筛查方法,同时还能有效的评价瘤体情况,为临床后续处理提供充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