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垂体瘤是鞍区常见肿瘤,随着早期诊断水平的提高及显微外科技术的日趋成熟,经蝶入路术式已被广泛应用并成为主要手术方式。此法具有并发症少、创伤少、失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我科2002~2005年经鼻腔蝶入路行垂体瘤切除52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正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而发生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是临床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心肺血管性疾病,病死率高达30%~([1])。由于其临床表现不典型,故误诊、漏诊率高达67%~79%~([2])。其常见于外科术后患者,是外科手术后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多发生在术后半个月内~([3])。APE的发生不  相似文献   
3.
脑膜瘤起源于蛛网膜的内皮细胞,通常与静脉窦及其属支、颅神经孔、筛板、颅中窝的蛛网膜绒毛有关[1]。颅内基底部与颅前、中、后窝底附着的脑膜瘤统称为颅底脑膜瘤[2]。随着显微手术的普及推广,颅底脑膜瘤的手术效果明显提高,但由于颅底脑膜瘤毗邻脑重要结构,瘤体血液供应丰富,术中仍可造成重要组织结构损伤和大出血的危险,术后并发症出现的概率高。因此,如何做好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是颅底脑膜瘤显微切除术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我们对颅底脑膜瘤切除术后的患者应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收到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出血偏瘫病人在早期康复护理中应用电动康复机对下肢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行早期康复护理的脑出血偏瘫病人52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电动康复机训练的脑出血偏瘫病人52例作为观察组。两组护理8周,对比下肢运动功能、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护理4周、6周、8周后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2周、4周、6周、8周后生活质量量表(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23%比7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4,P=0.044)。结论 电动康复机应用于脑出血偏瘫病人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下肢运动功能及临床疗效,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降阶梯思维在老年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颅脑损伤患者67例为常规组,行常规急救干预;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老年颅脑损伤患者65例为研究组,行降阶梯思维的急救干预。比较两组急诊救治时间、急救效果、存活预后效果及满意度情况。结果 研究组急诊救治时间短于常规组(t=21.843,P<0.05);研究组存活率高于常规组,总病死率低于常规组(χ2=6.453、6.872,P<0.05);研究组存活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高于常规组(t=7.924,P<0.001);研究组急救总满意率高于常规组(χ2=14.678,P<0.001)。结论 老年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应用降阶梯思维方式可明显缩短急诊救治时间,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效果,提高急救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颅脑外伤患者手术后采取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60例颅脑外伤患者,分析患者实施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本组患者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后,术后有着良好的恢复,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颅脑外伤患者手术后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获得较为良好的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音乐干预结合家属按摩对脑外伤患者情绪障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脑外伤患者62例作为对照组,再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接受音乐干预结合家属按摩的脑外伤患者62例作为观察组。对比2组护理前、护理1个月后情绪障碍以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护理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心理情绪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 05)。结论对脑外伤患者实施音乐干预结合家属按摩有利于减轻患者情绪障碍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手术切除椎管内肿瘤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32例患者在神经内镜下行椎管内肿瘤切除术,并给予围术期精心护理。结果:本组病变全切除31例,次全切除1例,术后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严密的术后观察及护理、早期的功能锻炼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提高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穴位敷贴联合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对神经外科脑出血老年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老年脑出血患者52例作为常规组,实施常规康复干预;另外选取52例患者为研究组,实施穴位敷贴联合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对比2组临床疗效、干预前后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变化。结果研究组干预2周后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常规组(P 0. 05);研究组Fugl-Meyer上下肢运动功能量表评分高于常规组,手功能、行动能力、记忆与思维、日常生活能力、交流、情感、力量、社会参与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穴位敷贴联合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应用于神经外科脑出血老年患者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回馈教学法应用于老年脑胶质瘤术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老年脑胶质瘤术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行常规功能训练指导,观察组基于回馈教学法的康复训练指导。对比两组术后1 d、术后28 d的四肢肌力、生活质量、日常生活能力和康复训练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8 d左上肢、右上肢肌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8 d左下肢、右下肢肌力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8 d心理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8 d的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8 d训练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馈教学法应用于老年脑胶质瘤术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可显著改善四肢肌力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提升训练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