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系统观论述中风偏瘫针灸治疗方案的优化组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强调中风偏瘫针灸治疗方案优化组合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提高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系统观的方法论原则,对中风偏瘫治疗方案如何优化组合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的理论性的探讨和论述。结论:实现治疗方案的优化组合,应该成为今后研究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主要目标。针灸治疗的早期介入,不放弃6个月以后的治疗,早期取阳经穴为主,1日2次健患侧交替针刺,后期根据偏竣共同运动模式,上肢取伸肌群穴为主,下肢取内收,屈肌群穴为主,1日1次针刺患侧,是目前相对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526例胃肠道功能紊乱患者(包括功能性消化不良308例,肠易激综合征218例)运用足部反射区按摩结合推拿,在对该疾病临床表现进行归纳和中医辨证分型的基础上治疗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发现526例患者平均治愈率为18.63%,显效率37.07%,好转率39.92%,总有效率95.63%。同时还发现,本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肠易激综合征均具有理想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3.
不同针刺方案对偏瘫早期康复作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两种针刺方案对中风偏瘫早期的康复作用.方法:将70例中风偏瘫早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每日2次分别针刺健患侧腧穴,对照组每日1次针刺患侧腧穴.以简式的Fugl-Meyer运动量表和修订的Barthel指数为指标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患肢肢体运动功能分级达Ⅳ级以上为68.6%,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良好率为74.3%;对照组分别为31.4%和42.8%,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与常规针刺方案相比,每日2次健患侧腧穴交替应用的针刺方案更有利于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针刺督脉穴用于海洛因依赖脱毒治疗的临床对照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督脉穴在海洛因依赖脱毒治疗中的有效性.方法:将70例海洛因依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美沙酮10 d递减疗法,配合针刺督脉穴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美沙酮10 d递减疗法.两组均采用戒断症状评定量表进行评定记分和症状分级.结果:治疗组实际完成脱毒治疗31例,对照组26例.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戒断症状记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逐日戒断症状记分,治疗后出汗、焦虑和肌肉骨骼疼痛症状的分级,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针刺督脉穴对海洛因依赖戒断综合征症状有辅助治疗作用,能有效缓解戒断症状.  相似文献   
5.
6.
膝关节骨关节炎是一种退行性疾病,是康复理疗科的常见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及关节活动功能障碍,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病人的生命质量。近年来,本康复理疗中心采用推拿结合物理疗法治疗本病60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病人均为来自本康复理疗中心的门诊就诊患者,其中男22例,女38例;年龄45~72岁,平均(56.3±18.5)岁;病程6个月至18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浮针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的临床疗效。方法 检索维普、知网、万方、PubMed等数据库中从建库至2022年8月20日应用浮针治疗LIDP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采用RevMan 5.4.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24篇文献,共计2163例LIDP患者作为meta分析对象。结果显示,除与电针亚组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上比较外,浮针疗法治疗LIDP在总有效率、VAS与JOA评分上均优于对照组[OR=4.57,95%CI(3.31,6.31),P <0.000 01]、[MD=-1.27,95%CI(-2.11,-0.43),P=0.003]、[MD=3.30,95%CI(0.25,6.35),P=0.03]。结论 与毫针或电针比较,浮针更能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显著缓解腰腿疼痛症状及改善腰椎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直腿抬高扳腿法对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19年1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2组均采用相同的松解类推拿手法治疗,治疗过程中观察组采用改进的直腿抬高扳腿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直腿抬高扳腿法。2组均以治疗6次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间隔1 d,共治疗4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患侧直腿抬高角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腰椎功能量表评分(JOA评分)变化和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愈显率分别为74%(37/50)、54%(27/50),总有效率分别为96%(48/50)、94%(47/50),观察组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患侧直腿抬高角度均显著增大(P均<0.05),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JOA评分均显著升高(P均<0.05);治疗后2组比较,观察组患侧直腿抬高角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均未出现疼痛症状加重等手法反应,对照组有7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腰臀疼痛症状加重。结论在采用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改进的直腿抬高扳腿法较常规的直腿抬高扳腿法疗效更为显著,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9.
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是由于胸椎小关节解剖位置发生微小改变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其临床表现因受损部位和所累及的组织不同而不同,主要临床表现为一侧胸背部疼痛、酸胀不适和胸闷伴呼吸不畅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胸胁部疼痛.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推拿疗法对本病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推拿疗法对亚健康状态人群心身症状的调理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采用自拟躯体症状量表和评价心理卫生状况的90项症状自评量表评价推拿疗法对亚健康人群心身的调理作用。方法:纳入2003-8/2004-8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特色医疗健康中心就诊的,符合中国亚健康学术研讨会上专家们提出的30项症状诊断法亚健康状态判定标准的亚健康人群500例。对患者采取俯卧位与仰卧位两种操作方法进行推拿调治。俯卧位:施以常规推拿手法及以踩压点按腧穴、滑抹分理肌肉为主的踩背。仰卧位:按头面→颈→胸→腹→上肢→下肢顺序施以常规推拿手法。以上调治50-70min/次,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调治1~3个疗程。于推拿前后分别对亚健康的躯体和精神亚健康状况进行评分,躯体亚健康采用自行拟制的症状量表进行评价(观察疲劳感与失眠两项,每项按症状程度分5级,分别为睢10、11~20、21~30、31~40和41~50,总分为100分,积分越高,症状越重);精神亚健康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共10项因子积分进行评价。应用配对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的配对符号秩和检验(Wileoxon配对法)。结果:500例参与者中进入结果分析425例,脱落的75例中,调治过程中出现新发疾病者11例,中途主动退出者47例,未能完成评分测定者17例。①推拿治疗后患者主要躯体症状疲劳感、失眠记分差异均显著降低(18.28&;#177;7.03,35.72&;#177;8.89;17.22&;#177;6.91,22.65&;#177;7.31;t=59.773,77.791,P〈0.001)。②推拿治疗后90项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中躯体化症状、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及其他共5项因子评分均显著降低(1.72&;#177;0.43,2.52&;#177;0.48;1.66&;#177;0.61,2.74&;#177;0.70;1.81&;#177;0.53,2.62&;#177;0.70;1.81&;#177;0.45,2.06&;#177;0.48;1.82&;#177;0.65,2.23&;#177;0.73;t=43.785-12.178,P〈0.001)。结论:推拿对亚健康的调理作用主要表现在改善睡眠和消除疲劳感以减轻亚健康人群的躯体症状,同时还可以改善心理亚健康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