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对颈胸段脊髓损伤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68例颈胸段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4例,常规治疗和护理+常规康复训练+呼吸训练)和对照组(34例,常规治疗和护理+常规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膈肌移动度、肺功能指标及临床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的膈肌移动度均增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呼气峰流速(PEF)、用力肺活量(FVC)、最大通气量(MVV)均增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训练能有效改善颈胸段脊髓损伤患者的膈肌移动度和肺功能指标,从而改善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疼痛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105例住院治疗的中度至重度癌痛患者,均需服用阿片类药物止痛治疗,单日出院的患者(48例)设为对照组,双日出院的患者(57例)设为干预组。对照组在出院前由责任护士给予常规的用药指导;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于出院后提供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患者每周进行电话回访1次,每个出院患者至少回访4次,比较两组患者出院4周后服药依从性及疼痛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服药依从性、疼痛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能提高出院癌痛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疼痛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谷氨酰胺(Gln)主要在骨骼肌和脑组织中合成,其含量约占游离氨基酸的60%,为血浆中含量最为丰富的氨基酸。当机体出现缺氧、外伤、炎症等应急反应或吸收摄入不足时,Gln的代谢速率升高,储存量不断下降,而体内Gln含量逐渐接近耗竭状态,人体必须从外界摄入足量Gln才能维持生理功能,此时Gln则成为必需的氨基酸[1]。Gln作为合成核酸、蛋白质、氨基酸的前体以及物质转运的主要载体,可加速生长速率,在维持增强细胞、组织基础代谢功能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其为肠上皮细胞及炎症细胞生长的必要氨基酸,可维持细胞功能结构的完整性,增强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巴曲酶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分为正常组(C)、糖尿病组(M)、治疗1组(T1)、治疗2组(T2)和治疗3组(T3)。除正常组外,其余四组用链尿佐菌素诱导大鼠糖尿病模型,T1、T2和T3组分别于大鼠出现高血糖、尿微量白蛋白及肾脏早期病理改变时给予巴曲酶治疗O实验共进行8周,实验过程中观察大鼠体质量、饮食、饮水量、精神及尿量变化。每2周检测血糖1次,于实验第2周、6周、7周和8周分别用代谢笼收集各组大鼠尿液,测定24:h尿白蛋白排泄量。8周末时,在10%水合氯醛麻醉状态下,腹主动脉取抗凝血和血清,用于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糖(BS)、血肌酐(ScrJ、l尿素氮(BUN)等指标,并计算血清肌酐清除率(Ccr)。留取单侧肾脏称重,计算肾脏肥大指数(肾重/45质量)。结果4周末发现糖尿病组大鼠肾脏基膜增生系膜区扩大,出现早期。肾脏病理改变。2、6、7、8周糖尿病组大鼠24h尿白蛋白排泄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给予巴曲酶治疗后,白蛋白排泄较糖尿病组明显降低(P〈0.01或0.05)。8周末发现糖尿病大鼠Scr、BUN、HbAlc、肾脏指数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或0.05),Ccr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症状均有所缓解(P〈0.01或0.05)。结论巴曲酶可能具有改善糖尿病大鼠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有利于控制血糖,阻断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探讨新生儿败血症和肽素(Copeptin)、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心肌营养素1(CT-1)水平与心肌损伤的相关性。选取本院收治的150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分为心肌损伤组(n=82)和非心肌损伤组(n=68)。比较各组间血清Copeptin、HIF-1α、CT-1水平。结果显示,与非心肌损伤组比较,心肌损伤组血清肌酸激酶心肌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血清Copeptin、HIF-1α、CT-1水平显著升高(P<0.05)。经过Spearson相关性分析,Copeptin、HIF-1α、CT-1水平与新生儿败血症合并心肌损伤患儿CK-MB、cTnI、H-FABP均呈正相关(P<0.05)。结果提示,血清Copeptin、HIF-1α、CT-1水平对患儿的病情评估和预后有潜在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雷娟娟 《医学临床研究》2016,(11):2110-2112
【目的】研究谷氨酰胺对新生儿脑缺氧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80例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其中A组根据用药剂量不同分为3个亚组,即A1组[谷氨酰胺50mg/(kg·d)]、A2组[谷氨酰胺75mg/(kg·d)]和A3组[谷氨酰胺100mg/(kg·d)],每组各20例。比较各组患儿治疗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ABA)评分、人脑红蛋白CNGB)和神经元特异性稀醇化酶(NSE)变化。【结果】A1组治疗有效率65.00%,A2组为75.00%,A3组为90.00%,B组为5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各组患儿的NAB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治疗后各组的NABA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各组患儿的NGB和NSE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3d和7d后各组的NGB和NSE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各组患儿治疗后的NGB和NSE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谷氨酰胺剂量为100mg/(kg·d)临床疗效最好。【结论】谷氨酰胺可以改善神经元细胞膜的稳定性,发挥对新生儿脑缺氧的保护性,谷氨酰胺剂量为100mg/(kg·d),临床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行PICC置管术后,定期进行血管彩超随访对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导致的非计划拔管率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7月-2014年12月241例于我院运用B超引导下塞丁格穿刺技术行PICC置管术的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121例和对照组120例。观察组对置管侧肢体行定期血管彩超随访,对照组在患者出现血栓症状时进行血管彩超检查,比较分析PICC置管后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发生情况、因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导致的非计划拔管率。结果实施定期血管彩超随访后,观察组的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率、PICC置管侧上肢深静脉完全性血栓发生率、导管相关性血栓导致的非计划拔管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ICC置管患者中运用血管彩超随访可以及时检测出导管相关性血栓,从而减少有症状上肢深静脉完全性血栓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焦虑与不适感,且能动态监测血栓的转归情况,最大限度减少因导管相关性血栓导致的非计划拔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难治性分泌性中耳是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7~2012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40例,其中,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20例为观察组;非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2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乳突气化不良、变应性鼻炎、扁桃体炎症和腺样体肥犬以及慢性鼻窦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比较8种因素中两组患者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病程、变应性鼻炎和乳突气化不良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来说,变应性鼻炎和乳突气化不良是致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高职高专医学院校教师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的认知情况以及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现状.方法 对福建高职高专医学院校教师40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直接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教学的教师进行访谈.结果 教师对实验室生物安全总体知晓率为88.4%.其中个人防护装备配置、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重要设备和实验教学涉及生物安全情况知晓率较高,分别为95%,94.2%和94.2%.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安全培训情况和BSL-2实验室建设知晓率则较低,分别为78.5%,77.5%和75%.而对于开设实验室生物安全课程、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教师示教、正确洗手和做好实验室卫生100%的教师均认为非常必要.结论 直接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教学的教师对实验室生物安全认知情况尚可,其他教师知晓率稍低,有必要定期进行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的宣传和培训,杜绝实验室感染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治疗方案进行分析,择优方案对患儿进行治疗。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5年2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100例NRD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胎龄28~35周,出生体质量1 000~3 000g,将新生儿分为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nDuoPAP)组(50例)和单一经鼻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nCPAP)组(50例),对两组患儿通气后血气分析指标、呼吸支持时间和结局、两组间的并发症及治愈率进行比较,探讨nDuoPAP治疗NRDS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患儿通气后血气分析指标分析比较,两组患儿无创通气2、24h后pH值、血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较未通气时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2h后,nDuoPAP组pH值、PaO_2值、PaCO_2值均优于nC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24h后,nDuoPAP组和nCPAP组pH值、PaO_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aCO_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nDuoPAP组和nCPAP组NRDS患儿呼吸支持时间和结局分析,nDuoPAP组撤机失败率8.0%,低于nCPAP组的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DuoPAP组撤机失败主要原因是低氧血症,nCPAP组撤机失败主要原因是高碳酸血症和呼吸暂停。通过对两组患儿通气后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发现,nDuoPAP组有3例发生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1例死亡,治愈率为92.0%;nCPAP组有5例发生颅内出血及多脏器衰竭,3例死亡,治愈率为84.0%,经过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nCPAP方法相比,nDuoPAP方法可以减少气管插管呼吸支持率,降低病死率,增加了肺泡的气体交换,提高了氧合能力,对治疗NRDS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