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9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主要发生在胃、小肠、结直肠、阑尾及食道,也有极少数起源于胃肠道外,但临床病理表现、免疫组化表型及分子生物学特征类似于胃肠间质瘤,称为胃肠外胃肠间质瘤(Extra-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EGIST),占胃肠间质瘤的5%左右,主要位于网膜、肠系膜及腹膜后。我科收治两例典型的巨大胃肠外胃肠间质瘤,现总结其诊疗过程,并结合文献资料,总结临床诊疗共识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高血压(HTN)患者全麻苏醒期应用乌拉地尔降压的最佳时机.方法 对2009年3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90例HTN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每组30例,A组于气管拔管前5 min,B组于血压开始上升即刻,C组于脑电双拼指数(BIS)达70即刻,分别给予乌拉地尔降压,比较三组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波动趋势及心脑血管意外发生情况.结果 (1)组内比较:较之人手术室时(T.),三组用药后各时间点的HR均明显高,而A组用药10 min(T5)后、B组用药后1 min(L)的MAP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A组L后的MAP明显高于B组、C组,B组T3的MAP明显高于A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时间点HR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HTN患者全麻苏醒期心动过缓、心动过速、低血压、高血压等心脑血管意外事件发生情况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HTN患者全麻苏醒期,于BIS达70即刻予以乌拉地尔,不仅降压效果确切,血流动力学也更平稳,值得深究推广.  相似文献   
5.
我院于2009年对3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有创动脉压及中心静脉压的监测,观察并记录了人工二氧化碳气腹前、中、后的中心静脉压(CVP)及其他指标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1989年2月 ̄2002年10月,我院收治29例原发性空、回肠肿瘤,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16例,女13例;年龄20 ̄65岁,平均46.4岁。腹部不适或下腹部隐痛15例,腹部包块8例,黑便10例,便血4例。急性肠梗阻3例,急性肠穿孔1例,发热5例,贫血9例。辅助检查:血红蛋白低于80g/L7例,粪便潜血试  相似文献   
7.
患儿女,3岁.因右下腹疼痛3日,阵发性加重伴呕吐,排果酱样便14小时于2002-08-10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9℃,高度腹胀,腹肌紧张,右侧腹部可扪及腊肠样肿物,表面光滑,可略微推动.压痛明显,反跳痛(±).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69岁。因“上腹部隐痛、乏力、消瘦2个月,发现颈部包块7d”于2009年8月9日入院。患者2个月前出现阵发性腹部隐痛不适,乏力,纳差,体质量减轻10公斤。7d前发现颈部两侧出现多个大小不等肿块,在当地卫生所给予抗炎治疗无好转来诊。查体:136.8℃,Ⅱ度营养不良,颈软,气管居中,锁骨上窝、胸锁乳突肌后方可触及多个大小不等结节,质硬压痛。心肺听诊无异常,腹平软, 彩超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18岁.因“反复腹痛1年,再次腹痛1个月,加重10 d”入住消化内科.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脐周隐痛,无放射痛,症状反复出现,未经诊治.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腹痛,腹痛部位及性质同前,进食后有时腹胀.当地医院拟诊为“胰腺炎、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后无好转.10 d前再次出现腹痛,呈持续性隐痛,伴阵发性加重,持续10余分钟可自行减轻.入院查体:T 36.7℃,神志清,精神正常,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听诊正常,腹软,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脐周轻度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未触及包块,Murphy征阴性,肝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7.67 × 109/L、N 63.5%、L 26.5%、RBC 5.7×1012/L、HGB 158 g/L、PLT 238×109/L.血淀粉酶正常,尿淀粉酶1146 U/L.肝胆胰脾肾彩超:脂肪肝.入住内科后按慢性胰腺炎治疗,未见好转,行腹部B超检查示右下腹低回声纵切呈假肾征,横切呈同心圆征,诊断为肠套叠,遂转入普外科,于入院后第5天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距回盲部约30 cm处,约25 cm小肠套于远端小肠内,整复套叠肠管,肠管血运恢复正常,套叠起始处小肠系膜缘及小肠壁处见一约5 cm×5 cm×2 cm外生性肿物,质软,向肠腔内凸出少许,肠腔通畅,术中诊断:小肠肿物并肠套叠,遂行小肠肿物切除术+小肠吻合术.病理示小肠发育异常伴息肉形成,小肠异位胰腺(图1),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0.
我们自1996年~2001年对206例胆总管结石术后,置T形管引流的病人、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术后1周内不同时间进行提前夹管的临床研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206例,男94例,女112例,年龄20岁~82岁。全部病人术前均行B超或CT检查确诊。单纯胆总管结石187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19例。全组病例均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和腹腔引流术。同时行胆囊切除术19例。1.2方法:胆总管切开取石后,用胆道镜检查确认,胆总管、肝总管、左右肝管无残余结石,胆管下端通畅,术后选择不同时间进行提前夹管。术后第3天夹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