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88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枸杞多糖对两种化合物体外诱发遗传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正> 枸杞多糖(polysaccharide of Lycium barbarum,LBP)为中药枸杞(Lycium barbarum Linn.)果实的有效提取成份之一.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抑制癌细胞生长繁殖等作用.本研究采用了两项细胞遗传学方法,对LBP的体外遗传损伤保护作用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作用于离体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时,其遗传毒作用可使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ister chromatid exchange,SCE)频率明显增高.当LBP在细胞培养液中的浓度达20 μg·ml~(-1)以上时,可使MMC新诱发的SCE频率明显降低,并呈明显的剂量反应  相似文献   
2.
健康素养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中国健康教育》2008,24(5):361-364
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认识到不仅仅是生物因素,社会环境、生活方式及心理因素也是影响个体和人群健康的关键因素。随着环境的恶化和老龄化问题的出现,大众的健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理论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策略,而健康素养(health literacy)则是这一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医务人员感染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ARS)的影响因素 ,为控制SARS在院内的传播 ,降低医护人员的SARS发病率和医院内感染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了广东省 9家医院 ,问卷调查了 9家医院中接触过SARS病人的 164 5名医务人员以及相关的科室。对影响医务人员感染SARS的因素进行了非条件Logistic回归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共筛选出 7个可能与感染SARS有关的因素分别是 :医务人员的职业 (医生、护士和护理员 ) ,参与吸痰操作 ,诊治SARS病人时是否戴眼罩 ,洗手装置 ,隔离服的层数 ,通常戴口罩个数和初始接触病人是否戴口罩。在调查的 48个科室中 ,81.3 %的科室进行了严格的隔离分区 ,80 %的房间能够经常开窗通风 ,83 .3 % (4 0 /4 8)的科室使用紫外灯消毒 ,91.7% (4 4 /4 8)的科室使用过氧乙酸熏蒸喷雾消毒剂消毒 ,3 9.6%的科室使用循环风紫外线消毒。结论 医务人员应采取严格的分级防护措施 ;医院的科室应加强隔离与消毒措施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以确保医务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山西省公众应对灾害事件的逃生及自救互救知识与技能现况,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系统抽样方法,对山西省4个区县的城乡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对公众应对灾害事件知识技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超过95%的被调查对象家里没有灭火器和逃生包,且没有与家人进行过逃生演练;地震、洪水、火灾等灾害事件的逃生与自救互救知识技能知晓率分别为30.2%、16.6%和29.1%,其中城市居民的知晓率高于农村居民(P0.05或P0.01);城乡、家庭人口数及是否知晓家庭应急准备四步骤是灾害事件逃生与自救互救知识技能知晓情况的影响因素。结论家庭应急准备在灾害事件应急中的重要作用被忽视,今后应加强对这方面的健康教育;灾害事件逃生与自救互救知识技能知晓率较低,有待大力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探索流动人口呼吸道传染病相关健康行为与技能的干预方法。方法 在山西省大同市选择建
筑工地、餐饮业、宾馆住宿业、娱乐业和集贸市场等5类场所,开展以社会支持为主导的健康行为干预,
在干预前后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采用χ
2 检验比较干预前后行为和技能
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47.20%的调查对象基本掌握洗手技能,高于干预前的0.40% (χ
2=452.89,犘<
0.01);调查对象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习惯的比例为62.27%,高于干预前的55.73% (χ
2=6.62,犘<0.01);
调查对象养成健康咳嗽行为的比例为55.20%,高于干预前的36.80% (χ
2=51.11,犘<0.01);调查对象
养成健康吐痰行为的比例为94.27%,高于干预前的67.73% (χ
2=171.54,犘<0.01)。结论 以社会支持
为主导的行为干预方法可以对流动人群的行为改变产生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健康行为;技能;干预;流动人员
中图分类号:R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4)07 0621 05  相似文献   
6.
苯并(a)芘对不同时相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细胞周期状态下,苯并(a)芘[B(a)P]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清饥饿的方法使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F)同步于G0期,血清再刺激后细胞较为同步地进入周期,分别于G1、S和G2-M期细胞占多数的情况下对细胞进行B(a)P(2、10、50μmol/L)染毒处理,染毒方式分B(a)P经代谢活化和未经代谢活化两种。结果血清饥饿48h,细胞较好地同步于G0期,血清再刺激后10~12h、16~18h、22~24h为G1、S和G2-M期改变明显的时间。未经代谢活化的B(a)P对细胞周期的影响较弱,改良的代谢活化方法既能较好地代谢活化B(a)P,又尽可能避免了对细胞周期的干扰作用。除2μmol/L组在22h引起G1期细胞百分比下降和S期细胞百分比增加外,其他时点和剂量均有S期百分比下降的效应,随着剂量增加,该效应越明显,16h改变最明显;16h出现G2-M期细胞百分比增加的效应;10和22h出现G1期细胞百分比增加和G2-M期细胞百分比下降的效应。结论血清饥饿及再刺激方法能得到处于各时相的细胞;改良的代谢活化方法适合细胞周期研究;B(a)P在实验周期均能引起HELFS期细胞减少,作用于G1期可引起G1期阻滞,作用于S期可引起G2-M阻滞,作用于G2期可引起G1阻滞。  相似文献   
7.
血清饥饿和接触抑制两种G0期同步化方法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严丽萍  陶茂萱 《卫生研究》2007,36(3):275-278
目的评价血清饥饿和接触抑制两种方法对细胞周期G0期同步化效果,并分析再进入细胞周期各期的时点。方法利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人胚肺成纤维细胞血清饥饿0~48h以及恢复血清培养0~24h内细胞周期分布改变;分析接触抑制3天及传代后24h细胞周期分布改变。结果血清饥饿48h后能够达到较好的同步化效果,血清再刺激16h细胞进入细胞周期进程,G1期的细胞在16h后明显减少,24h时达到最低点;S期的细胞在16h后明显增加,于20h左右达到峰值;G2期的细胞在20h时增加明显,24h时达峰值。接触抑制同步化3天后G0达83.36%,传代后,G1期的细胞在13h后逐渐减少,S期的细胞在13h后逐渐增加,于22h时达峰值,G2期的细胞在19h后逐渐增加,25h时达峰值。结论血清饥饿48h或者接触抑制3天均能使体外培养人胚肺成纤维细胞达到G0期同步化状态,恢复血清16h和传代后13h细胞逐渐进入周期。血清饥饿法要优于接触抑制法。  相似文献   
8.
农村社区常住居民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模式试点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索适合我国农村常住居民的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模式,提高目标人群预防性病艾滋病的认知水平,减少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歧视,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流行。方法系统收集分析国内外已开展的农村社区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项目成果和经验,结合目标人群的需求,提出有效健康教育模式,选取辽宁省进行试点验证。结果通过经验回顾与总结,提出了“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相结合的综合健康教育模式”。试点地区验证结果表明,通过为期1年的干预,干预组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哓率为74.2%,对照组为57.0%(x2=534.1,P=0.000),各单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干预组也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艾滋病正确态度持有率平均在65%以上,对照组平均在45%以下;干预前后,艾滋病危险行为改变不明显(P〉0.05)。结论“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相结合的综合健康教育模式”对农村社区居民艾滋病防治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SARS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采取有效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广东省收治SAPS病人的9家医院的1645名医务人员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SARS流行期间医务人员工作场所通风良好、防护意识强、使用联体衣帽防护服装、使用一次性无纺口罩、每次接触病人后手消毒、使用非接触式洗手装置、避免疲劳nr减少SARS感染机会。结论 控制SARS有关的危险因素,做好医务人员的防护工作,对SARS的防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微囊藻毒素是由淡水蓝藻产生的一类具有肝毒性的生物活性物质。它能够抑制蛋白磷酸酶1和蛋白磷酸酶2A的活性,使细胞内的蛋白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失衡。微囊藻毒素能够对人体产生一系列的危害,如肝毒性、肾毒性、肠毒性和促癌作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