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基因多态性与儿童支气管哮喘易感性及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疗效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住院治疗的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173例为观察组,均接受GC雾化吸入治疗,连续3个月。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178例为对照组。采用PCR检测两组受试儿MTHFR基因C677T位点的基因型,分析两组基因型分布差异性;比较观察组不同基因型患儿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E、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三烯B4(leukotriene B4,LTB4)水平,肺功能指标差异及临床疗效差异。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升高(P<0.001);TT/C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是支气管哮喘易感性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6.615、7.055,P<0.001)。GC治疗后3种基因型患儿免疫球蛋白E、IL-8和LTB4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FEV1/FVC%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01);TT基因型患儿IL-8和LTB4水平显著低于CC基因型患儿,LTB4水平明显低于CT基因型患儿,TT基因型患儿FVC明显高于CT基因型患儿,FEV1/FVC%显著高于CC基因型患儿(P<0.05);治疗后3种基因型患儿临床GC治疗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TT基因型患儿GC疗效良好比例显著高于CC基因型患儿(P<0.05),且TT基因型是GC疗效良好的独立影响因素(OR=2.111,P=0.018)。 结论 MTHFR基因多态性与儿童哮喘易感性及GC疗效相关,携带TT/CT基因型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风险更高,TT基因型对GC治疗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和分析小儿毛细气管炎采用普米克令舒佐治的临床效果和需要注意的问题。方法从本院2011年1月~2013年8月接收并治疗的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中随机性抽取6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研究,并将其随机性分为两组,研究组中患儿采用的是普米克令舒进行治疗,对照组中采用的是常规性的治疗方式。对比和分析两组患儿采用不同治疗方式后期症状体征、症状持续时间、不良反应次数和程度、治疗效果等。结果研究组中采用普米克令舒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可以在更短时间内缓解气急、稳定心率、消除肺部啰音和喘鸣音等,跟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气急的时间对照组明显要长于研究组(P〈0.05),治疗过程中,虽然普米克令舒存在肠胃道不适和嗜睡等不适感,但总体的临床效果较好。结论针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采用普米克令舒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鉴别诊断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与感染后咳嗽的影响因素。方法分析144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和52例感染后咳嗽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44例CVA患儿和52例感染后咳嗽患儿比较,在性别、是否夜间咳嗽、是否活动后咳嗽加重及湿疹史等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咳嗽时间及肺功能实验严重程度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VA高发年龄为3~6岁,而感染后咳嗽高发年龄为3~6岁组和>6岁。气道反应性增高是CVA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氧气雾化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84例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2例,观察组采取氧气雾化器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采取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氧气雾化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疗效显著,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蛋白D(surfactant protein D,SP-D)、白细胞介素-17(inteleukin-17,IL-17)、白细胞介素-33(inteleukin-33,IL-33)水平与重症肺炎患儿肺损伤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笔者医院2018年4月~2021年2月收治的148例重症肺炎患儿作为病例组,7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进行临床研究。比较两组儿童血清SP-D、IL-17、IL-33水平,并分析3项指标与病例组患儿急性肺损伤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Ⅱ)的相关性,以及在重症肺炎患儿治疗结局中的预测价值。结果 病例组血清SP-D、IL-17、IL-3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儿童治愈出院121例,死亡27例。治愈组患儿的血清SP-D、IL-17、IL-33水平,APACHEⅡ、LPS评分均低于死亡组患儿(P<0.05)。重症肺炎患儿血清SP-D、IL-17、IL-33水平与APACHEⅡ、LPS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血清SP-D、IL-17、IL-33预测患儿的治疗结局的AUC值分别为0.712、0.803、0.877。结论 血清SP-D、IL-17、IL-33水平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重症肺炎患儿肺损伤及病情的严重程度,对于患儿治疗结局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查尔酮衍生物DL32在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大鼠中的作用及DL32对大鼠肺组织TLR4/MD-2复合物形成的影响.方法 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DL32单纯给药组,LPS模型组与DL32预防组.气管滴注LPS(5mg/kg)或等量的生理盐水24h后收取样本.HE染色及病理评分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对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再发反复喘息的预防效果及对肺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00例,均为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病情稳定后应用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吸入(观察组,n=50)与常规治疗(对照组,n=50)对反复喘息预防的效果展开对比,并对比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喘息复发4例,占8%;对照组喘息复发26例,占52%,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潮气量、达峰容积比、达峰时间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改善,相比治疗前均有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显著,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采用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吸入治疗,可改善肺功能,对反复喘息有预防效果,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陈超辉 《中外医疗》2013,(27):126-126,128
目的探究分析顺尔宁对小儿哮喘的临床治疗效果,以期为提高小儿哮喘临床治疗效率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自2011年4月—2013年3月在该院接受临床治疗的哮喘患儿11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抗哮喘治疗,而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顺尔宁进行临床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完善有关数据的记录分析工作。结果采取对照治疗后,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均得到有效改善,其中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2.7%,显著优于对照组76.4%,P<0.05,且对所有患儿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调查,观察组复发率为3.6%,显著低于对照组14.5%,P<0.05;且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也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顺尔宁治疗小儿哮喘,可以缩短临床治疗时间,并提高临床治疗效率,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儿童重症状肺炎患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2021年7月至2023年1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的413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为重症将患者分为重症肺炎组(52例)和非重症肺炎组(361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儿童重症状肺炎的危险因素。结果 经单因素分析,重症肺炎组与非重症肺炎组在性别、出生体重、人工喂养、早产、窒息、先天性气道畸形、佝偻病、手术史、有兄弟姐妹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先天性心脏病、贫血、生活环境不良、反复呼吸道感染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3个月、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先天性心脏病、贫血、生活环境不良、反复呼吸道感染为儿童重症肺炎患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对年龄≤3个月,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生活环境不良,有先天性心脏病、贫血的患儿,需加以预防措施并及时进行治疗,以减少儿童重症肺炎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以及分析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12月住院治疗的126例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54例)和研究组(72例),对照组采取化痰、止咳和抗感染等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免疫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经6个月有效治疗,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研究组IgM、IgA和IgG等免疫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IgM、IgA和IgG等免疫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在止咳、化痰和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能有效提高临床效果以及免疫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