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内科学   29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由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起搏电流所引发的后除极而导致频发的室性期前收缩较为罕见。本文报告1例。  相似文献   
2.
心血管植入性电子装置(cardiovascular implantable electronic devices,CIED)和磁共振扫描(magnetic resonance image,MRI)的临床应用逐年增加。50%~75%的CIED患者可能需要MRI检查。但由于MRI检查中的磁场和能量会 导致电子装置不可逆的损害,因此,CIED患者一直是MRI扫描的禁忌。2009年,磁共振兼容起搏器被用于临床。与 传统起搏器相比,磁共振兼容起搏器在脉冲发生器和电极导线构造方面都做了一系列改进,从而大大减少磁场对起 搏系统的影响,使得患者可以安全地接受磁共振扫描。当然,随着临床应用增加,人们对磁共振兼容起搏器认识亟待 提高。文章从磁场对起搏系统的影响,磁共振兼容起搏器构造的改进,不同制造商的磁共振兼容起搏器的特征以及 磁共振兼容起搏器今后的发展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对磁共振兼容起搏器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应用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治疗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VC)的经验.方法 入选我院2004年3月至2012年3月确诊并植入ICD的ARVC患者,收集临床资料,进行常规电话及门诊随诊.结果 共18例患者[男12例,女6例,平均年龄(46.4±13.8)岁]入选,平均随访(46.6±30.5)个月,有6例患者出现了111次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颤动(VF)事件,其中仅1次VF事件,其余均为VT事件,其中3例患者术后共出现了7次电风暴.ICD治疗组中的C反应蛋白(CRP)明显高于ICD未治疗组.111次VT/VF事件中,12次经电除颤终止心动过速,其余均通过抗心动过速起搏(ATP)终止了心动过速.结论 ARVC患者ICD植入后的VT/VF事件以VT为主,多数可经ATP终止;出现电风暴的ARVC患者易反复发作恶性心律失常;CRP可能对ICD治疗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问卷调查方法研究目前国内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患者对终末期管理的知识及需求.方法 对2014年3月12日至2018年12月25日在国家心血管中心心律失常中心二病区植入ICD或电池更换的患者进行电话问卷调查,研究患者对ICD的终末期管理的知识及需求,并通过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文化旅游成为迅速发展的新兴旅游方式,深受游客的热捧,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赣州拥有十分丰富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在生态文化旅游开发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环境、人文资源等优势。如何将这些优势转化为现实的优势,实现旅游经济、生态保护及文化传承的协调发展,促进赣州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主要就赣州创建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的有力条件、应采取的措施进行分析,为赣州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后出现电风暴现象的一般规律及诊治经验。方法总结1996年8月至2008年6月间96例ICD植入患者术后电风暴的发生率、发生原因及治疗方法 ,并比较单次电风暴患者与多次电风暴患者在年龄、随访时间、首次电风暴发生时间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方面的指标。结果随访时间中位数为12个月,有12例(12.5%)发生了电风暴,首次电风暴事件距离ICD植入术后的中位数为31天。相对于单次电风暴患者而言,发生多次电风暴患者的LVEF较低。结论 ICD患者植入术后,电风暴的发生率为12.5%,多次发生电风暴的患者具有低LVEF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从第1台植入性起搏器问世至今,起搏器发展经历了近50年的历程。在此过程中起搏器的寿命越来越长、体积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强大。从单腔起搏器到双腔起搏器再到三腔起搏器,起搏器的工作方式越来越符合人体生理。随着心脏电生理学和心脏病理生理学研究深入,心脏起搏已不再只局限于提高心率,而力图实现激动顺序和激动时间生理化。以往,单腔心房起搏和双腔房室顺序起搏由于能保持房室的同步性,被认为是生理性的(physiologic);而单腔心室起搏使房室失同步,被认为是非生理性起搏。为了全面评价不同起搏方式之间的差异,20世纪90年代欧美等国家先后进行了多个临床试验,比较了不同起搏方式对心功能正常或心功能不良患者预后影响的差异,其中有代表性包括,CTOPP、MOST、UKPACE及DAVID等试验。这些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生理性起搏应能保持房室顺序、能提供频率适应性起搏、起搏后应尽可能保持心室内激动和收缩的同步性。但是起搏器作为一种人工脉冲发生器,尽管目前微电子集成线路已经大大提高其功能,其在模拟生理状态下的心率和心律变化还是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起搏器的功能之一是使心功能达到最佳状态或心率趋于稳定,这依赖于变时功能、房室同步及心室激动顺序。自首次经静脉植入起搏导线以来,右心室心尖部(RVA)成为最常用的起搏部位,其优点是电极导线植入及定位方便、术后脱位率低、起搏阈值稳定。  相似文献   
9.
心脏记忆指心室除极异常导致复极发生的适应性电重构现象,心电图上表现为异常除极终止后的T波方向仍与之前异常除极的QRS主波方向一致。心室起搏是心脏记忆最常见的诱因,但目前有关心室起搏与心脏记忆的研究较少,心脏记忆在右心室起搏、双室起搏及希浦系统起搏中的作用尚不明确。本文通过概述心脏记忆的机制和影响因素,介绍不同起搏术式产生的心脏记忆及其临床意义,对心脏记忆在起搏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并指明这一领域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上第1台可植入人体的心脏起搏器于1958年在欧洲问世,并于同年10月8日由瑞典的胸外科医生Ake Senning首次将其植入1位年仅43岁但却因房室传导阻滞而多次心脏停跳的工程师Arne Larsson体内(后于2001年去世)。从此,心动过缓终于有了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起搏器使数百万心动过缓患者心脏跳动得以恢复,不仅挽救了患者生命,还极大地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