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4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4篇
综合类   6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8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三七对酒精性肝病大鼠肝脏瘦素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探讨三七抗酒精性肝病的作用机制。方法: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三七高剂量组、三七低剂量组和硫普罗宁组,大鼠灌服白酒一玉米油一吡唑混合液造模,三七高、低剂量组和硫普罗宁组大鼠造模的同时予以相应的药物进行干预,14周后HE染色及Masson三色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中瘦素及其受体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出现中一重度脂肪肝和不同程度炎症,2例见轻度肝纤维化表现;肝组织瘦素及其受体的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1)。三七高、低剂量组及硫普罗宁组大鼠肝组织脂肪变程度及炎症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P〈0.01,P〈0.05),且无明显纤维化形成;肝组织瘦素及其受体表达也较模型组明显减轻(P〈0.01,P〈0.015)。结论:三七防治大鼠酒精性肝病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肝组织局部瘦素及其受体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NAFL患者血清Leptin、TNF-α水平,分析与IR等指标的相关性并探讨其在脂肪肝形成中的作用。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B超检查结果诊断为糖尿病合并非酒精脂肪肝者铝例(DFlL组)、糖尿病无脂肪肝者45例(DM组)、非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30例(F1L组)和正常健康对照组32例(NC组)。测定四组患者血清Leptin、TNF-α、FFA水平,血脂全套、血糖和胰岛素(空腹、餐后2h);采用稳态模式HOMA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评价胰岛素抵抗。结果①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发病率为51.6%,Logl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BMI、FBG、TG为脂肪肝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②DFL组和FL组FINS、HOMA—IR、Lepfin、TNF-α均显著高于DM组和NC组,ISI均显著低于DM组和NC组;③相关分析显示Lep血与HOMA—IR、TG、VLDL、BMI、Sex、Age呈显著正相关,与ISI呈显著负相关;TNF-α与Leptin、BMI呈显著正相关。结论①肥胖、高血糖、糖尿病、及高脂血症与NAYL密切相关,是其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②NAFL患者存在IR,且IR可能是其形成的始发因素;③NAFL患者血清Leptin、TNF-α水平升高,且与肥胖、IR密切相关,在脂肪肝的发生、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4.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无器质性病变的功能性肠病,主要表现为反复腹痛并伴排便异常或排便习惯的改变,我国以腹泻型IBS(IBS-D)为主[1].IBS-D发病有多方面原因,研究表明其与肠道高敏感性关系密切,且与神经系统的感知、调节及精神心理因素有关[2].IBS-D患...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Bcl-2/Bax、Fas/Fas L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在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的作用及肾气丸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连续喂养12周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同时以肾气丸进行干预12周。HE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组织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肝组织中Fas、Fas L、Bcl-2、Bax、Caspase-8蛋白的表达;Realtime-PCR法检测肝组织Caspase-8 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组织Bcl-2、Bax、Fas、Fas L蛋白以及Caspase-8 mRNA和蛋白表达均较正常组显著增加(P<0.01),Bcl-2/Bax比值较正常组明显的降低(P<0.05);大鼠肝组织Caspase-8蛋白表达与Fas、Fas L蛋白表达均呈明显正相关(r分别为0.907、0.804,P均<0.01);予以肾气丸干预后,Bax、Fas、Fas L蛋白的表达以及Caspase-8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较模型组明显的降低(P<0.05),Bcl-2/Bax比值较模型组明显的增加(P<0.05),Bcl-2蛋白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肾气丸可能通过影响Bcl-2/Bax、Fas/Fas L信号转导通路,下调Bax、Fas、Fas L、Caspase-8表达,减少肝细胞的脂性凋亡,从而防治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慢性胃炎肝胃不和证的本质,以食道胃内压、胃肠激素、血环核苷酸、幽门螺杆菌、胃粘膜血流量及温度等项目为观察指标,结果发现肝胃不和组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屏障压、胃体压、胃窦压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幽门括约肌压力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及脾胃虚弱组。血清胃泌素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浆胃动素浓度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脾胃虚弱组,血浆胰高糖素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低于脾胃虚弱组。血浆cAMP明显增高,cAMP/cGMP比值较正常及脾胃虚弱组增高。HP感染阳性率及胃粘膜活动性炎症检出率明显高于脾胃虚弱组。胃内各部位粘膜血流量及表面温度较正常对照组轻度减少,但无显著性差异。表明慢性胃炎肝胃不和证存在着胃、食道运动功能障碍、胃肠激素分泌异常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理气化痰祛瘀中药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脂肪肝大鼠血清游离脂肪酸(FF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探讨其可能作用机理.方法:以高脂饮食喂养Wistar大鼠12周,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以不同剂量的理气化痰祛瘀中药治疗8周,常规HE染色观察肝组织的病理改变,比色法检测血清FFA含量,放免法测定血清TNF-α、IL-6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FFA、TNF-α、IL-6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升高.理气化痰祛瘀法中药能明显改善肝细胞的脂肪变性情况(P<0.05),显著降低血清中FFA、TNF-α、IL-6含量(P<0.01,P<0.05).结论:FFA、TNF-α、IL-6参与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理气化痰祛瘀法中药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FFA、TNF-α、IL-6水平,防止脂肪肝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抗肝纤维化作用及对CCl4肝纤维化大鼠RAS的影响。方法:采用CCL4造模的同时,分别给以银杏叶提取物及易善复混悬液灌服,共6周,光镜下观察病理改变;检测血清ALT、AST、ALP水平;HA、LN和血浆AngⅡ的水平;检测大鼠肝组织中α-SMA蛋白和AT1RmRNA表达。结果:银杏叶提取物可促使大鼠肝组织的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减轻;使肝组织中血浆AngⅡ水平降低(P<0.01);AT1RmRNA、α-SMA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具有一定改善肝功能、抗肝纤维化的的作用。其抗肝纤维化作用的机制之一可能与其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浆AngⅡ水平,抑制肝组织AT1R的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主要通过观察胡柚皮黄酮(PTFC)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小鼠Th17/Treg平衡的调节作用,探讨其干预NASH进展的免疫机制。以高脂饮食16周建立C57BL/6小鼠NASH模型,在造模第7周起分别预以25,50,100 mg·kg-1·d-1的PTFC灌胃干预10周,生化法检测血清TG,CHOL,ALT,AST水平,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Real-time PCR检测肝组织RORγt和Foxp3 mRNA表达;流式CBA法检测血清IL-17,IL-6,IL-10,IL-4水平。研究发现,模型组小鼠血清CHOL,ALT,AST水平较正常组升高,TG水平下降;肝组织RORγt mRNA表达增强,Foxp3 mRNA表达下降,RORγt/Foxp3比值下降;血清IL-17,IL-6水平升高,IL-10,IL-4水平降低;PTFC干预后能明显减轻NASH小鼠肝组织炎症程度,改善肝功能,同时能够促进肝组织Foxp3 mRNA的表达而抑制RORγt mRNA表达,有效降低促炎因子IL-17和IL-6的水平而提高抑制性细胞因子IL-10和IL-4的水平。研究表明,高脂饮食诱导的NASH小鼠存在着Th17/Treg的免疫失衡,PTFC能通过调节Th17/Treg的平衡而缓解NASH的炎症反应,防止其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形成中脂质代谢的变化情况.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各40只,正常组喂以普通饲料,模型组喂以高脂饲料,分别在实验第2、4、8周和第12周末每组各随机处理10只,检测血清TG、CHOL、HDL-C、LDL-C、FFA、ALT、AST和肝组织匀浆TG、CHOL含量变化.肝组织常规HE染色观察肝组织脂肪变和炎症程度.结果:模型组大鼠在喂养高脂饲料2周后即出现血清CHOL、LDL-C、FFA增高、HDL-C降低等明显的血脂紊乱和肝组织TG、CHOL含量增加、肝细胞的脂肪变;在连续喂养4周至12周血脂异常持续存在但不明显加重,而肝脏TG、CHOL含量进一步增加、肝细胞脂肪变程度也逐渐加重,至12周出现明显肝组织炎细胞浸润和血清ALT、AST水平增高;血清TG水平在4周较同期正常组明显增高而12周则较同期正常组显著降低.结论:高脂饮食可诱导大鼠NASH形成,同时存在明显的脂质代谢的紊乱,且血脂的变化与脂肪肝的程度存在着不平行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