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分析对严重创伤大出血患者进行抢救时采用成分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66例严重创伤大出血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成分输血,对其成分输血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分析。结果 :输血17~24h后,患者的APTT、FIB、PT以及血小板计数改善情况明显优于输血前(p<0.05);输血过程中,共出现8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12.1%。结论 :对严重创伤大出血患者进行抢救时进行成分输血,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恢复患者的血小板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被动凝集法检测患者血清中肺炎支原体抗体,探讨其在该院临床上的应用情况。方法采用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生产的肺炎支原体试剂盒(被动凝集法)检测半年1 293例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 293例患者中阳性为583例,阳性率45.09%;男性患者阳性率为39.13%,女性患者阳性率为52.96%;0~1岁阳性率为15.68%,1~3岁阳性率为34.03%,3~14岁阳性率为60.05%,大于14岁阳性率为23.68%。结论 1~14岁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高发年龄;被动凝集法检测血清中的肺炎支原体抗体可以半定量的检测抗体的滴度,敏感度高、特异度强,可以作为临床筛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研讨术后检测血清肿瘤标记物CEA及CA19-9水平对于预测胃癌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980例均接受根治性外科手术治疗后2年内的胃癌患者,其中34例患者发生复发,术后检测血清肿瘤标记物CEA、CA19-9指数,分析其与胃癌复发之间的关系.结果:血清肿瘤标记物 CEA 和CA19-9在预测胃癌复发中的特异性分别为89.4%、93.4%,敏感性分别为40.5%、24.6%.调整CEA临界值5.0 ng/mL至5.2 ng/mL,调整 CA19-9临界值37 U/mL至30 U/mL.将调整后临界值作为参考标准,计算肿瘤标记物对胃癌复发特异性、敏感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等,表明 CEA在诊断胃癌复发疾病的敏感性上无变化,调整CA19-9临界值后,明显提升了预测胃癌复发敏感性.结论:术后检测血清肿瘤标记物CEA及CA19-9水平对预测胃癌复发存在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可调整CA19-9临界值,进而提升肿瘤标记物在预测胃癌复发中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UF-1000i尿有形成分分析仪对尿路感染早期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UF-1000i尿有形成分分析仪对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UF-1000i尿有形成分分析仪检测110份尿液标本,记录其中的白细胞、细菌计数及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信息,同时将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鉴定,并将结果与UF-1000i尿有形成分分析仪结果相比较判断其符合情况.结果 通过对104份尿液标本的比较分析,UF-1000i尿有形成分分析仪的阳性率为24.04%(25/104),细菌培养阳性率为21.15%(22/104),两种检测方法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P>0.05).将上述110份标本以UF-1000i分析仪检测细菌数,将尿液细菌培养结果作为"金标准",与UF-1000i分析仪检测细菌定量值,绘制ROC曲线,确定UF-1000i分析仪测定细菌定量临界值为≥4 920.1/μl.此时,灵敏度为81.81%,特异度为91.46%.结论 UF-1000i尿有形成分分析仪的"UTI信息"对诊断尿路感染具有重要价值;细菌沉渣定量为≥4 920.1/μl,时,可为临床诊断泌尿道感染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热休克蛋白70(Hsp70)、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与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载量的相关性.方法 对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进行治疗的6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HBV-DNA载量不同分为高载量组(>5lo...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维生素B12水平与脑卒中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循环酶法和化学发光法检测168例脑卒中患者(脑梗死96例,脑出血42例,短暂性缺血发作30例)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并与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了对照。结果脑卒中患者血浆中Hcy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为脑卒中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与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扩增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 lori,Hp)热休克蛋白A(heat shock prot ein A,HspA)编码基因并构建其重组表达载体,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并在E.coli BL21中表达,为疫苗的开发奠定了基础.方法:利用PCR技术从Hp基因组DNA中扩增热休克蛋白A(HspA)基因片段,目的基因经SacⅠ和XhoⅠ双酶切、纯化后,插入pET32a(+)载体.以含目的基因片段的重组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并表达.结果:经PCR、酶切、测序分析表明 ,插入的基因片段为Hp HspA编码基因,与GenBank报道的相比较,核酸同源性达98%.经SDS-PAGE 分析,表达的融合蛋白分子量约为33 KD,其中目的蛋白的分子量约为13 KD.结论:成功地克隆并表达了Hp HspA编码基因,为HspA蛋白质疫苗的研制和快速诊断试剂盒的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受血者输血前传染性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受血者输血前传染性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对2780例输血前患者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检测,用梅毒血清学(TRUST)法检测梅毒抗体。结果:2780例受血者中HBsAg的阳性率为11.15%、抗-HCV的阳性率为0.90%、抗-HIV的阳性率为0.04%、梅毒抗体阳性率为0.79%。结论: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传染性指标检测,是一项对医患双方有自身保护作用的措施,同时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例1男,72岁。因低热、咳嗽1个月于2004年9月8日入院,诊断继发性肺结核、初治。胸部X线片及胸部CT显示两上叶病变,右上2.5cm×1.5cm空洞形成,痰涂片抗酸杆菌(+),血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正常。予2SHRZ/4HR方案,链霉素(SM):9.75g肌肉注射,每日1次;异烟肼(INH)0.3g每日1次,口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的变化及临床应用。方法:对90例恶性肿瘤患者的PT、APTT、Fib及TT进行检测,并与3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恶性肿瘤组与对照组比较,PT、APTT及TT结果虽然有一定的变化,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恶性肿瘤患者组Fib含量结果则显著升高(P<0.01)。结论:恶性肿瘤患者会导致血浆Fib含量的异常,血浆Fib含量测定可作为恶性肿瘤病情进展、疗效观察及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