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了解温州地区人群不同年龄组骨质疏松患病率及同年龄组男女骨质疏松患病的差异,强调早期预防治疗老年人及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的重要性,方法:应用单能量X线(SXA)骨密度仪测量246例正常人的右跟骨骨密度,结果:男性大于60岁组较小于60岁组骨密度(BMD)降低明显(P<0.05);女性50岁以上组与小于50岁组相比,BMD下降差异有极显性(P<0.01);各年龄组男女相比,男性BMD明显高于女性(P<0.05)。结论:女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大多以绝经后为主,雌激素在维持骨量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SXA检测的跟骨含95%小梁骨,能较好地确定骨质疏松的风险水平,且其具有价廉、简便,快捷,较准确等特点,故不失为一种较好的临床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2.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前胰岛素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检测前胰岛素水平来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高胰岛素血症的原因。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 2型糖尿病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血浆前胰岛素 (PIM)、胰岛素 (IRI)和 C肽 (CP)水平。结果 :2型 DM组空腹 PIM(2 7.89± 2 2 .37pmol/ L)、IRI(186 .6 3± 136 .97pmol/ L)水平和 PM/ IRI比值 (17.11± 9.35 %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IM (6 .75± 5 .6 2 pmol/ L ) .IRI(10 7.6 7± 2 6 .43pm ol/ L )水平和 PIM/ IRI比值 (5 .6 7±3.6 6 % ) (P均 <0 .0 1) ;两组之间空腹 C P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6 83.1± 5 87.4pm ol/ L比 5 2 8.0±2 0 1.3pm ol/ L,P>0 .0 5 )。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高胰素血症主要是高前胰岛素血症所致 ,可能是胰岛素抵抗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温州地区汉族人群G蛋白β3亚基(GNB3)C825T等位基因多态性与超重及单纯性肥胖的相关性。方法超重及单纯性肥胖组为肥胖专科门诊中随机选取161例超重或单纯性肥胖患者,并于温州市中心血站随机选取313名体重正常健康献血者为对照组,PCR-RFLP检测基因型。结果(1)温州地区汉族人群GNB3 825T等位基因频率为0.428,与其他人种的基因频率显著不同。(2)超重及单纯性肥胖组的TT基因型携带者显著增加(P〈0.01),TT/CT导致肥胖的比数比(OR值)为2.9(95%可信区间1.8-4.7,P〈0.01);TT/CC致肥胖的OR值为2.7(95%CI 1.5—4.7,P〈0.01);TT基因型分布按体重指数(BMI,kg/m^2)分组后,正常体重(18≤BMI〈23)、超重(23≤BMI〈25)、Ⅰ度肥胖(25≤BMI〈30)和Ⅱ度肥胖(BMI≥30)4组均显著高于低体重(BMI〈18组,P〈0.05或P〈0.01);Ⅰ度肥胖、Ⅱ度肥胖组高于正常体重组(均P〈0.05);Ⅱ度肥胖组高于超重组(P〈0.01)。(3)同组男女间比较GNB3 C825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GNB3 C825T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存在种族差异,温州地区汉族人群GNB3 825T等位基因频率为0.428,GNB3 825T等位基因与超重及单纯性肥胖呈正相关。GNB3 825T基因型可作为早期预测单纯性肥胖的遗传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12岁,因"感冒"后左侧颈部肿大,疼痛伴发热1个月收住院。入院前半个月体温波动于38.0℃~39.0℃,有畏寒,无耳后及枕后放射痛。7年前有类似症状发作,抗炎治疗后好转。体格检查:体温39.0℃,  相似文献   
5.
丙基硫氧嘧啶(PTU)可引起药疹及白细胞减少,但致严重肝功能损害报告很少见,现报道一例如下:患者女性,27岁,因皮肤、巩膜黄染伴恶心、呕吐1周于1997年2月12日收住院(住院号250055)。患者于住院前9天因“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服用PTU共4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部位的骨密度测定对结果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定量CT(quantitative CT,QCT)和SXA(单能X线)测量了2型糖尿病患者腰椎松质骨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与脚跟骨的骨密度、结果 备年龄组男女患者的骨密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糖尿病合并肾病组QCT测得的椎体骨密度明显低于无肾病组,而SXA测得的跟骨骨密度在女性低于无肾病组,男性则无差异。结论 2型糖尿病肾病会导致骨量减少,但测量仪器、测量部位以及分组方法的不同会影响所得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西布曲明和二甲双胍单用及联合应用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本院肥胖专科门诊137例年龄18~65岁、体重指数25~40 kg/m2的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二甲双胍治疗组(A组),口服盐酸二甲双胍0.5 g/次,3次/d;西布曲明治疗组(B组),口服盐酸西布曲明5 mg/次,1次/d;二甲双胍和西布曲明联合治疗组(C组),服法同上述两组.结果:有用病例数为8l例,经12 w治疗,与治疗前比,A组体重下降平均为(1.8±1.3)kg(P<0.05),B组为(4.6±1.6)kg(P<0.01),C组为(5.6±1.9)kg(P<0.01).B、C组与A组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C组与B组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在治疗第12周与第8周相比体重下降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余两组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其体重呈持续性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时显著性下降的指标还有体重指数、腰围、臀围、体脂含量和身体脂肪率(P<0.05或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A组12.0%,B组26.7%,C组26.9%,B、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B、C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这些不良反应多为一过性,症状轻微,大多在4~8 w内消失,不影响继续治疗.结论:①三种治疗方案对减肥均有疗效,其中西布曲明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疗效最佳,单用西布曲明疗效次之,而单用二甲双胍疗效最差.②西布曲明单用及联合二甲双胍的减肥疗效呈持续性,其中两药联合减肥疗效更佳,提示两药在减肥过程中可能起协同作用;而二甲双胍在治疗初期(4~8w)疗效好,后期疗效不佳.③上述两药联合应用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较好,适于对单纯性肥胖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中枢性尿崩症(central diabetes insipidus,CDI)是病变在下丘脑-神经垂体的一组主要表现为多尿、烦渴、多饮、低比重尿和低渗透压尿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动物实验及临床观察[1~3]表明,MRI可清楚地显示下丘脑、垂体柄、垂体前叶、垂体后叶及其邻近的结构,且发现正常情况下垂体后叶存在的高信号在CDI发生时消失,在T1加权(T,WI)图像上垂体后叶呈特征性高信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下丘脑-神经垂体功能的完整性,有助于CDI的病因诊断,笔者搜集我院收治的19例CDI患者,并分析他们的MRI资料,以评价其对CDI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G蛋白β3亚单位C825T等位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温州地区汉族人群G蛋白β3亚单位(GNB3)C825T等位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9例,正常对照组378例,聚合酶链反应(PCR)/酶解-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基因型.结果 (1)温州地区汉族人群GNB3 825T等位基因频率为43.5%,与其他人种的该基因频率显著不同.(2)原发性高血压组的TT基因型携带率明显升高(P<0.01),TT基因型携带者与CT型携带者比较,其致高血压的比数比(OR值)为2.5(P<0.01);TT型与CC型比,其OR值为2.4(P<0.01);等位基因T与C比较,致高血压的OR值为1.5(P<0.05).(3)GNB3不同基因型间的血压水平比较,收缩压CT和TT携带者与CC携带者比较均增高(P<0.05和P<0.01),TT携带者与CT携带者比较亦有升高(P<0.01),舒张压TT携带者比CC携带者增高(P<0.05),而CT携带者与CC携带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TT携带者与CT携带者比较,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增高(P<0.01和P<0.05).结论 GNB3 825T基因型可作为早期预测原发性高血压的遗传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GNB3)C825T等位基因与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性.方法:本组均为2型糖尿病(DM)患者,随机选取95例DN患者(DN组)和51例无肾病的2型DM患者(DM组),DN组再分为微量蛋白尿组和显著蛋白尿组,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各组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1)DN组的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频率均明显高于DM组(P<0.01).(2)微量蛋白尿组的TT基因型较DM组TT基因型携带者显著增加(P<0.05),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增高(P<0.01).结论:GNB3 C825T等位基因与早期和中晚期DN均有相关性,可作为评估2型DM患者发生肾病危险性的一个遗传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