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浩涛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0):1341-1342
目的减少医院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随机抽查门诊及住院处方,对处方进行分析。结果处方用药主要以联合用药为主,单独用药较少。主要问题表现在联合用药不当、用法用量不当、选药不当、溶媒选择不当等方面。结论门诊及住院处方基本合理,但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开展用药处方点评分析,既可提高药学人员的业务能力,又能将信息反馈给临床医生,保证药物的疗效,减少不良反应,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全身γ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原发性大肝癌的临床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采用超级γ刀(SGS-I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原发性大肝癌163例,根据肿瘤的位置、临床靶体积、病人的身体状况与治疗目的,制定放射治疗计划及调整剂量分布。肿瘤体积56.9-2697.0cm3,等剂量曲线50%-60%,周边照射总剂量33-40Gy,分割处方剂量3.3-5.0Gy,重复治疗8-12次,5次/周。结果:治疗前肝区胀痛不适等98例,治疗结束后1-3个月,症状完全消失59例(60.20%),部分缓解30例(30.61%),9例无效(9.18%),症状改善有效率为90.82%;163例病人治疗后2-3个月复查CT或MR,肿瘤CR 17例(10.43%),PR 79例(48.47%),NC57例(34.97%),PD 10例(6.13%),总有效率93.87%。6个月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71.17%和58.90%。结论:全身γ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原发性大肝癌临床效果确切,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3.
伽玛刀治疗脑膜瘤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脑膜瘤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伽玛刀中心2007年3月~2009年3月期间85例接受伽玛刀治疗的脑膜瘤患者。根据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进行评估。[结果]随访时间3~24个月,肿瘤消失14例(16.5%),缩小53例(62.3%),无变化10例(11.8%),增大8例(9.4%),肿瘤控制率为90.6%。肿瘤的病理类型、部位与体积对肿瘤控制率的高低有显著影响,而年龄、性别、手术史和边缘剂量等对肿瘤控制率影响不大。[结论]伽玛刀是一种治疗脑膜瘤安全有效的方法,是外科手术的有益补充。尤其是颅底深部、难以手术全切除,或术后残留、复发,或年老体弱不宜手术者,首选伽玛刀可以获得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庞军  陈浩涛  陈燕  孙德仁 《武警医学》2009,20(8):735-736
γ射线立体定向全身放射治疗系统(简称:全身γ刀)是由我国首创,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国际领先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设备,通过近10年的临床应用,目前我国已有近100台不同类型的γ刀治疗了各类癌症患者10万余例,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手段之一[1].我院自2007年3月~2008年5月应用超级γ刀(SGS-I型)治疗肿瘤患者536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级γ刀对全身肿瘤治疗的临床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采用超级γ刀(SGS-I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全身肿瘤患者536例,2.8~5.0Gy/次,1次/天,5次/周,计划靶区边缘(50%~80%等剂量线处)总剂量28~40Gy。分析其疗效并阐述其工作原理和创新特点。结果99例颅脑肿瘤治疗的有效率为90.9%;304例体部肿瘤治疗后3月复查CT、MRI或PET,肿瘤消失48例(15.8%),缩小188例(61.8%),无变化44例(14.5%),增大24例(7.9%),总有效率为92.1%,不良反应较轻。结论超级γ刀治疗肿瘤的适用范围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身γ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原发性大肝癌的临床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采用超级γ刀(SGS-I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原发性大肝癌163例,根据肿瘤的位置、临床靶体积、病人的身体状况与治疗目的,制定放射治疗计划及调整剂量分布。肿瘤体积56.9-2697.0cm3,等剂量曲线50%-60%,周边照射总剂量33-40Gy,分割处方剂量3.3-5.0Gy,重复治疗8-12次,5次/周。结果:治疗前肝区胀痛不适等98例,治疗结束后1-3个月,症状完全消失59例(60.20%),部分缓解30例(30.61%),9例无效(9.18%),症状改善有效率为90.82%;163例病人治疗后2-3个月复查CT或MR,肿瘤CR 17例(10.43%),PR 79例(48.47%),NC57例(34.97%),PD 10例(6.13%),总有效率93.87%。6个月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71.17%和58.90%。结论:全身γ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原发性大肝癌临床效果确切,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28岁,孕2产1,孕39周。末次月经2010年12月15日,预产期2011年9月22日,平时在外地行产前检查,未发现异常。因预产期临近转往我院行产前检查。体格检查:体温36.5℃,脉搏8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18/80mmHg。心肺检查无异常。阴检:胎膜未破,宫口开1cm。B超检查:瘢痕子宫,胎位无异常,胎儿脐带绕颈1周,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体部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肝细胞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超级伽玛刀(SGS-I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肝细胞癌术后复发不愿或不能再次手术的患者92例。肿瘤体积4.5~958.3cm3,等剂量曲线50%~80%,周边照射总剂量35~44Gy,分割处方剂量3.5~5.5Gy,重复治疗7~12次,5次/周。治疗2~3个月后采用RECIST 1.1版标准评价近期疗效,检测治疗前后甲胎蛋白(AFP)和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同时对患者进行远期随访并分析总生存期(OS)及1、3、5年生存率。采用RTOG/EORTC标准评价毒副反应。结果 92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获CR者51例,PR 36例,SD 5例,有效率为94.6%。治疗后的AFP为(157.93±93.67)μg/L,低于治疗前的(846.57±258.39)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ALT水平分别为(87.73±21.56)U/L和(53.55±19.33)U/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组病例的中位OS为16.0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1.6%、31.8%和13.0%。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乏力及放射性肝损伤,均为1~2级,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 SBRT治疗肝细胞癌术后复发临床疗效确切,毒副反应较轻,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伽玛刀分次治疗大于3cm直径脑胶质瘤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分析大于3cm直径脑胶质瘤伽玛刀分次治疗(FSRT)的疗效,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采用FSRT的直径>3cm脑胶质瘤患者58例,其中男33例,女25例,年龄6~84岁(中位值49岁)。首次应用伽玛刀治疗24例,术后和/或放疗后复发34例。肿瘤直径3.1~7.4 cm(中位值4.1 cm),计划靶体积2.7~103.8cm3(中位值16.7cm3),FSRT总剂量21~36Gy(中位值28Gy),分4~10次(中位值7次)。结果所有病人随访3~6个月,随访率100%。局部控制率CR5.17%,PR18.97%,SD56.90%,PD15.52%,总有效率为81.03%。结论FSRT能有效控制大于3cm直径脑胶质瘤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安全,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