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构建护士管理人性化管理模式,探讨其积极影响作用。方法选择2009年至2010年486名护士与2008年至2009年450名护士,对比研究人性化管理模式与传统管理模式下护士的身心健康、服务能力、职业满意度、基础护理质量、患者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人性化管理模式下,护士的身心健康得到了改善;服务能力与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职业的归属感满意度较高(87.04%),患者及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增加(89%),医生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也大为提高(87%)。结论在传统制度化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辅以人性化的管理措施,可以增加护理人员对职业的认同感,有效发挥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进而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以下简称人工流产术) 质量,减轻受术者痛苦,防止手术并发症。方法:选择88例妊娠6~8 周的未产妇,其中对照组28 例,服药组60 例。服药组中于术前1~2 h 口服奥湿克2 片有31 例,口服喜克溃( 米索前列醇)0.4 mg,有29 例,观察两药的临床效果。结果:奥湿克可使宫口松弛扩张促进子宫收缩,降低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且具有一定的止痛效果。结论:口服奥湿克使人工流产术更易操作,平均手术时间缩短,并发症减少,可以作为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人工流产术前常规用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慢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始动性缺乏状态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8月-2017年11月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收治的64例慢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精神科药物治疗、日常生活护理和一般的康复训练(无心理干预内容),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心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自知力及治疗态度问卷(ITAQ)和始动性缺乏评分量表(Butler)对两组患者精神病性、自知力及依从性、始动性进行评分。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BPRS、ITAQ及Butler总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心理干预能有效地恢复慢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知力,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改善始动性缺乏状态,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放疗病人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放疗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以口腔黏膜反应、胃肠道反应、白细胞下降为主。[结论]加强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放疗病人的观察与护理是进行顺利放疗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气管切开术是用于改善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难、抢救危重患者的急救手术.2001年7月~2007年8月,我科共收治老年气管切开患者21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缓解护理人员职业压力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方法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我院护理人员职业压力产生的原因,提出对应的人性化管理策略,观察实施前后压力效果。结果实施人性化管理后,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率(43.59%)、职业满意度(86.54%)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O.05);胃肠系统疾病、神经衰弱、失眠、经前期综合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R0.05);实施后护患纠纷发生率(0.25%)明显低于实施前(P〈O.05),患者满意度(95.50%)明显高于实施前(P〈O.05)。结论实施人性化护理人员管理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率,提高职业满意度,促进护理人员身心健康,进而减少护患纠纷发生率,增加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工作压力现状和造成的原因。方法:通过采用网上调查及发放问卷的方式,对造成临床护士工作压力的原因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有38.8%和48.5%的护士在工作中存在着很重和较重的工作压力。压力源主要是工作负荷过重、职业发展机会较小、工作报酬偏低、工作中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及所在单位领导行为。结论:要完善支持系统,合理安排人力资源,适当增加护士人数,在薪酬、培训及晋升等方面,要给予护士公平或优先的待遇。同时护士也要不断强化主动服务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及沟通交流艺术,增强护理工作的荣誉感,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肝癌患者的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imer)进行检测,了解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与肝癌转移的关系,并评价其在肝癌辅助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取200例肝癌患者、30例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的静脉血,采用乳胶凝集半定量法测定血浆D-dimer,采用全自动血凝仪检测Fib含量。结果200例肝癌患者中,肿瘤初治组和难治转移组的血浆D-dimer及Fib含量明显升高,治疗缓解组血浆D-dimer及Fib含量有不同程度下降。结论Fib及D-dimer含量的变化,与肝癌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显著相关。其检测方法简便、快速、敏感性高,可作为肝癌的辅助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一项早期诊断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陈泽英  陈芳 《海南医学》2012,23(20):50-52
目的 分析肠内营养对食管癌同期放化疗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并探讨对放化疗的不良影响.方法 对75例食管癌同期放化疗患者给予不同的营养支持方式,其中肠内营养组患者43例,施行早期肠内营养+常规饮食;常规饮食组患者32例,早期予单纯的常规饮食,在放疗后期,由于不良反应影响进食时增加静脉营养.比较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放疗前后,肠内营养组平均体重略有增加(0.64 kg),血红蛋白升高6.38 g/L,血清白蛋白升高1.63 g/L,白细胞计数增加0.26× 109/L;常规饮食组体重下降6.72 kg,血红蛋白减少24.85 g/L,血清白蛋白减少6.13 g/L,白细胞计数减少1.86× 109/L.两组比较,各营养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癌同期放化疗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安全有效,可以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保证治疗顺利完成.其不良反应可能与个体差异和化疗方案有关,在对此类患者护理时应加强个性化护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实施责任包干制护理在提高患者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放疗科收治的184例成功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普外科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责任包干制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责任包干制护理可以合理利用护理资源,减轻护理人员部分工作负担的同时激励其护理责任感与工作热情,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