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分析缬沙坦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依从性及药物经济学优势。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就诊且依照不同药物治疗的三组患者各30例,设口服缬沙坦氨氯地平为甲组,口服缬沙坦为乙组,口服氨氯地平为丙组,分析三组治疗效果、依从性及药物经济学效果。结果:甲组治疗3个月收缩压低于乙组、丙组及治疗前(P<0.05),舒张压低于乙组、丙组及治疗前(P<0.05);乙组及丙组治疗后3个月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治疗后组间收缩压、舒张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服药依从性高于乙组及丙组(P<0.05);甲组成效比低于乙组,但高于丙组,且甲组治疗后ΔC/ΔE小于乙组。结论:缬沙坦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依从性及药物经济学优势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人迎穴配合压灸百会穴治疗颈性眩晕的效果及其对颈部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将15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50例。A组采用单纯针刺人迎穴治疗,B组采用单纯压灸百会穴治疗,C组采用针刺人迎穴配合压灸百会穴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各组治疗前后双侧椎动脉的平均血流流速(Vm)、收缩期血流流速(Vs)及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76.0%,B组为80.0%,C组为92.0%,C组总有效率与B组和A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Vm、Vs水平及症状与功能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后Vm、Vs水平及症状与功能评分与A组和B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人迎穴配合压灸百会穴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明显,可以有效加快颈部血流速度,改善颈部血液循环,从而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小针刀配合泡沫软垫护理治疗足跟骨刺疗效观察。方法采用治疗组小针刀松解术配合泡沫软垫护理和对照组传统电针组治疗足跟骨刺患者80例,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30例,占77.5%;显效5例,占12.5%;好转3例,占7.5%;无效1例,占2.5%。总有效率为90%。优于对照组。结论小针刀配合泡沫软垫护理治疗足跟骨刺疗效良好,优于传统电针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小针刀配合骨刺方浸洗治疗足跟骨刺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小针刀松解配合骨刺方浸洗治疗足跟骨刺,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临床治愈145例,占75.52%;显效26例,占13.54%;好转19例,占9.90%;无效2例,占1.04%。总有效率为98.96%。结论:小针刀配合骨刺方浸洗治疗足跟骨刺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采用恢刺经筋结点对其肌张力障碍及躯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汕头市中医医院2016年9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参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方法,观察组予恢刺经筋结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改良Ashworth评分及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3周时改良Ashworth评分较低,FMA评分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恢刺经筋结点治疗可有效减轻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肌张力障碍,改善躯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颈性眩晕经筋辨证分布规律。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5年3月366例颈性眩晕患者,分析比较患者病程、经筋病灶点,其他相关症状、X光片结果以及分析其筋辨证特点及分布规律等情况。结果颈性眩晕患者以手少阳筋病变所占比例最大。手少阳经筋340个病灶占全部病灶的37. 78%,从经筋证型分布上看,单一的手少阳经筋及复合型的比例,占全部证型的39. 66%。结论颈性眩晕以手少阳经筋的病变密切相关,临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