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转归分为死亡组14例和存活组69例,比较2组基本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有机磷中毒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2组中毒农药种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肝功能损伤(14.29%)、高钠血症(21.43%)、代谢性酸中毒(35.71%)、呼吸衰竭(21.43%)、休克(7.14%)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存活组(5.80%、10.14%、17.39%、8.70%、0)(P0.05);死亡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29.6±6.8)分]、初始动脉血乳酸[(5.4±2.4)mmol/L]、入院6h血乳酸[(5.9±2.2)mmol/L]、血糖[(14.6±5.7)mmol/L]、谷草转氨酶水平[(110.1±37.3)u/L]高于存活组[(22.7±7.2)分、(2.8±2.3)mmol/L、(2.0±1.9)mmol/L、(8.9±3.8)mmol/L、(30.4±4.3)u/L](P0.05),6h乳酸清除率[(-18.1±3.4)%]、初始血pH值(7.1±0.1)、谷丙转氨酶水平[(8.4±6.5)u/L]低于存活组[(2.8±2.3)%、7.4±0.1、(21.2±9.2)u/L](P0.05);多因素logsi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6h血乳酸升高(OR=1.51,95%CI:1.08~3.47,P=0.010)、血糖升高(OR=9.03,95%CI:2.15~16.39,P0.001)是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血pH值高(OR=0.31,95%CI:0.18~0.49,P0.001)、入院6h乳酸清除率高(OR=0.60,95%CI:0.44~0.83,P=0.002)是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结论入院6h血乳酸、血糖水平升高是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血pH值、入院6h乳酸清除率高是其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2.
优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优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对65例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行优化TURP治疗,60例得到随访,时间为6~18个月。结果优化TURP均在50min内完成手术,术中出血60~120ml,无前列腺电切综合征出现;1例术后死于肺功能衰竭;3例继发性出血,3例短暂尿失禁,1例附睾炎,均治愈;全部患者术后排尿通畅,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最大尿流率、剩余尿量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TURP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损伤小,手术时间短,麻醉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疗效确切,扩大了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模型大鼠单独移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单独应用丙泊酚治疗及联合使用UCMSCs和丙泊酚之后,对其电生理的改变及脊髓损伤后肢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70只SD大鼠,在进行正式实验前将所有大鼠提前制成脊髓损伤模型,然后随机将存活下来的已制备成模型的SD大鼠分为对照组(n=16)、UC-MSCs组(n=16)、丙泊酚组(n=16)、联合组(n=16)。斜板试验、Basso Beattie Bresnahan(BBB)评分被应用于实验前1 d及实验后1、3 d、1、2、3、4 w,共6次,用来评价脊髓损伤模型大鼠的下肢运动功能水平。实验第4周,CM-Dil被应用于观察获取样本的UC-MSCs存活率,并且应用HE染色观察病理切片UC-MSCs分布情况。此外,随机抽取每组大鼠,分别对其进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束路示踪法和体感诱发电位(SEP)和运动诱发电位(MEP)的检测,观察大鼠神经纤维再生及神经电生理的恢复情况。结果通过对SD大鼠后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定并且比较后,联合组的功能优于其他组,但对照组是4组中功能最弱的。HRP束路示踪法所观察到的神经纤维再生恢复情况与CM-Dil标志的UC-MSCs存活率相似,对照组相对其他三组,数值最低,而UC-MSCs组和丙泊酚组也略低于联合组。通过HE染色的应用,可对病理切片观察到,对照组脊髓损伤明显,无神经轴索通过,并且可见脊髓空洞的形成,组织也部分缺失,而经过单纯UC-MSCs移植和单纯应用丙泊酚的大鼠,对比对照组,尽管也有部分损伤,但可见少许神经轴索,联合组的切片比其他三组均病理化程度较低,神经轴索较多且不可见脊髓空洞。MEP、SEP均显示联合组优于UC-MSCs组及丙泊酚组,但经过治疗的三组又优于对照组。结论丙泊酚对大鼠脊髓损伤有着神经保护的作用,UC-MSCs移植的同时泵注丙泊酚可以促进大鼠脊髓损伤神经的再生突触,对下肢的神经生理功能有着极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TURBt、IL-2治疗膀胱肿瘤26例报告孙棠山,岳永斌,陈树波,陈雷振我院于1989~1993年应用经尿道电切除,白细胞介素-2(IL-2)膀胱粘膜下注射治疗表浅性膀胱肿瘤26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6例,男21例,女5例。年龄34~73岁,平...  相似文献   
5.
<正>输尿管结石引起的肾输尿管结石绞痛是泌尿外科常见急症之一,保守治疗常效果欠佳。我院自2007年12月至2010年8月应用急诊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引起的肾输尿管绞痛患者16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斜仰卧截石位经皮肾镜一期联合逆行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性鹿角形结石的有效性和 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 年9 月—2018 年7 月邢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3 例复杂性鹿角形结石患者,随机分 为观察组41 例和对照组42 例。观察组:男性23 例,女性18 例;年龄43 ~ 67 岁,平均52.5 岁;结石最大 径3.4 ~ 6.0 cm,平均4.4 cm;左肾结石20 例,右肾结石21 例;STONE 评分8 ~ 12 分,平均10.1 分。对照组: 男性21 例,女性21 例;年龄39 ~ 63 岁,平均51.1 岁;结石最大径3.2 ~ 5.7 cm,平均4.3 cm;左肾结石24 例, 右肾结石18 例;STONE 评分8 ~ 12 分,平均9.7 分。观察组行斜仰卧截石位标准通道经皮肾镜一期联合逆 行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对照组行常规俯卧位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观察两组结石清除率、术中 出血、尿路感染和炎症相关因子及手术时间等指标。结果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2 周结石清除率、术后血红蛋白下降程度、术后输血率、尿路感染发生率、术后首日平 均降钙素原水平分别为 85.3% VS 52.4%、(18±7.8)g/L VS( 24±11.9)g/L、4.9% VS 19.0%、22.0% VS 42.9% 及(0.55±0.23)ng/ml VS( 1.17±0.46)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平 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21.0±16.8)和(113.0±13.2)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斜 仰卧截石位双镜联合治疗复杂性鹿角形肾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鼻部不同亚单位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为临床选择不同术式提供参考。方法:2006年2月~2012年1月鼻部不同亚单位组织缺损患者68例,其中采用真皮蒂鼻唇沟皮瓣修复40例,采用耳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修复19例,采用额部皮瓣修复9例。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耳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全部成活,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年,平均1年。术后鼻缺损修复良好,鼻外形及通气功能良好,皮瓣色泽、弹性、质地与周围正常皮肤接近。供区鼻唇沟无明显瘢痕,耳廓瘢痕隐蔽,额部植皮部位轻微色差,瘢痕不明显。结论:鼻部不同亚单位组织缺损的修复,应根据缺损部位、范围、深度及缺损周围情况等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以达到良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开放与后腹腔镜手术治疗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疗效.方法:本组11例中开放手术4例,应用传统的输尿管切断复位矫形术.腹腔镜手术7例,采用后腹腔径路,三个穿刺通道做输尿管切断、复位,移至下腔静脉前方,做端端吻合术.术后定期随访.结果:开放手术4例成功,无并发症.手术平均时间6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16ml.平均住院时间14.6d,术后平均康复时间51d.后腹腔镜手术7例均成功,无中转手术及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11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45ml.平均住院时间7.1d,术后平均康复时间21.5d.结论:后腹腔镜手术治疗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疗效可靠,安全,较开放手术创伤小,康复快.  相似文献   
9.
上消化道肿瘤主要是指食管癌和胃癌,其早期症状不典型,发病隐匿,目前主要依靠内镜筛查发现早期病变,及时治疗,改善预后;对于进展期的肿瘤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预后较差.因此,通过内镜筛查早期发现上消化道肿瘤是提高患者预后的关键.随着科学技术进步,更先进的内镜器械、成像技术、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内镜诊断技术也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梗阻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后腹腔镜技术治疗UPJ梗阻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行B型超声、静脉尿路造影(IVU)、肾盂输尿管逆行造影或MRI、多层CT泌尿系统成像(CTU)检查.20例为连接部狭窄,其中2例狭窄段<0.5 cm,做狭窄段纵形切开,横向缝合;18例做肾盂成形术;3例迷走血管致梗阻,其中2例移植输尿管后做肾盂成形,1例结扎迷走血管,肾盂造口.23例均置双J管引流.结果 23例均手术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60 min(120~210min),术中出血平均80 ml(50~120 ml).术后住院平均7.5 d(6.0~10.0 d).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术后随访平均13个月(6~24个月).经B型超声、IVU检查,肾积水明显减少,连接部无狭窄.结论 后腹腔镜技术治疗UPJ梗阻安全有效,较开放式手术创伤小,康复时间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