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不断深入研究和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介入治疗已经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外科治疗,成为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法。近年来,随着药物支架和长球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高,内膜下成形术以及多种新的技术和器械问世并应用,明显提高了长段闭塞性病变开通率。本文就对该疾病临床特征、临床检查方法、TASCⅡ分型、介入治疗技术以及治疗的策略等方面进行细致的阐述,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相关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床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感染期患者手术时机的合理选择。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12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感染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将患者分为三组即A(7~14d)、B(21~28d)、C(>35d)三组,对比三组患者手术时进行生理以及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II)、血C反应蛋白(CRP)、死亡率、再次手术次数、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B组患者APACHE II评分和CRP水平明显低于A、C组患者(P<0.05);B组死亡率、再次手术次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C组(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感染期患者最佳的手术时间为发病后21~28d,可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极大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经胸乳入路腹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寻找最佳的治疗方案。方法以我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3月期间收治的138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甲状腺切除术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胸乳入路腹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结果治疗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引流量明显多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术后镇痛药需求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对甲状腺疾病患者采用胸乳入路腹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治疗,可行性高、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具有美容、降低疼痛、出血量少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陈慕洁  苏辉华 《中外医疗》2010,29(36):178-179
目的分析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高频彩超图像特征,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对67例确诊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前后腹部高频彩超声像图进行分析。结果 67例患儿均有腹部疼痛及右下腹压痛,发病前1~2d均有发热、上呼吸道感染病史,高频彩超发现肠系膜淋巴结均有多发肿大,治疗前后淋巴结数量及大小均有明显变化。结论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腹部高频彩超检查,能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是对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和治疗后随访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谱勒超声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12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乳腺肿块的彩色多谱勒超声声像图进行回顾分析,重点分析肿块形态、边界、内部回声、有无钙化及钙化形态、纵横比、血流分级、阻力指数等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 126例患者共174个乳腺肿块中,超声检出163个,检出率为93.7%,良性肿块108个,超声诊断正确99个,准确率为91.7%,恶性肿块66个,超声诊断正确57个,准确率为86.4%.结论 应用高频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能提高乳腺肿块诊断准确率,并对良恶性肿块进行鉴别诊断,为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确切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谱勒超声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2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乳腺肿块的彩色多谱勒超声声像图进行回顾分析,重点分析肿块形态、边界、内部回声、有无钙化及钙化形态、纵横比、血流分级、阻力指数等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126例患者共174个乳腺肿块中,超声检出163个,检出率为93.7%,良性肿块108个,超声诊断正确99个,准确率为91.7%,恶性肿块66个,超声诊断正确57个,准确率为86.4%。结论应用高频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能提高乳腺肿块诊断准确率,并对良恶性肿块进行鉴别诊断,为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确切依据。  相似文献   
7.
8.
洪泓  关丽卿  陈慕洁 《现代保健》2013,(24):162-164
随着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不断深入研究和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介入治疗已经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外科治疗,成为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法。近年来,随着药物支架和长球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高,内膜下成形术以及多种新的技术和器械问世并应用,明显提高了长段闭塞性病变开通率。本文就对该疾病临床特征、临床检查方法、TASCⅡ分型、介入治疗技术以及治疗的策略等方面进行细致的阐述,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相关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脉压差、载脂蛋白AI/B比值对颈动脉硬化者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脉压差、载脂蛋白AI/B比值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根据超声学检查结果将颈动脉硬化患者分为3组,即正常组、血管增厚组、斑块组,分析比较每组脉压差、载脂蛋白AI/B比值,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脉压差在斑块组中有所增大(P〈0.05);而载脂蛋白AI/B比值在增厚组降低(P〈0.05),在斑块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脉压差、载脂蛋白AI/B比值与颈动脉硬化有明显的相关性.可能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已烯雌酚注射液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μ-Bondapak-C_(18)柱,以甲醇-水(75:25)为流动相,对己烯雌酚注射液进行 HPLC 测定,己烯雌酚、其分解产物、油和苯甲醇能完全分离。以黄体酮为内标,操作简单、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