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 要菠萝叶,即菠萝的叶片,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包括抗肿瘤、降血糖、调血脂、保护心脏等药理作用,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诸多研究表明,菠萝叶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本文重点介绍菠萝叶的化学成分、药用价值、毒性和安全性及对其质量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药内补黄芪汤联合康复新液对痔瘘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唐山市中医医院90例痔瘘术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 每组45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康复新液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内补黄芪汤。2组均连续治疗14 d。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创面症状评分;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6、IL-8水平;观察创面愈合时间, 计算创面愈合率;记录不良反应, 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42/45)、对照组为66.67%(30/45),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9, P=0.002)。治疗后, 观察组疼痛[(0.63±0.14)分比(0.97±0.27)分, t=7.50]、渗出[(0.67±0.12)分比(1.09±0.31)分, t=8.48]、水肿[(0.78±0.17)分比(1.25±0.36)分, t=7.92]、瘙痒[(0.78±0.20)分比(1.32±0.33)分, t=9.39]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TNF-α[(33.46±2.86)μg...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CT导航引导脊柱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的疗效,总结手术技术要点及存在问题。方法 2020年4月—2021年10月,27例腰椎疾病患者接受实时三维CT导航引导脊柱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男18例,女9例;年龄48~84岁,平均63.2岁。疾病类型:单纯腰椎管狭窄症6例,单纯腰椎失稳症1例,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失稳症9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3例,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6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2例。患者均存在下肢神经症状,其中单侧15例、双侧12例。病程1~300个月,中位数24个月。术中经椎间孔入路8例、经关节突入路18例、联合入路1例;共32个节段融合,其中单节段融合23例、双节段融合3例、三节段融合1例;L_(2、3) 1例、L_(3、4) 4例、L_(4、5) 20例及L_(5)、S_(1) 7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估计失血量(intraoperative estimated blood loss,IEBL)及围术期并发症;术后1周CT测量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改善情况,评价经皮椎弓根螺钉及Cage植入的准确性;评估术前及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腰腿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患者对手术疗效的满意度。结果 手术时间255~805 min,平均424.9 min;IEBL为150~290 mL,平均219.3 mL。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22个月,平均12.4个月。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患者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ODI均较术前下降,JOA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根据改良MacNab标准,患者对疗效满意度达优26例、中1例,优良率96.3%。1例术中L_(5)神经根束支部分损伤,对症治疗3个月后部分恢复。术中共植入118枚经皮椎弓根螺钉(其中116枚经导航引导下植入)、33枚Cage(均经导航引导下植入),术后1周复查CT评判导航引导下植钉准确率99.1%、Cage植入准确率97.0%,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较术前提升(P<0.05)。1例患者随访期间Cage出现轻度下沉,但所有患者内固定物未见明显松动。结论 实时三维CT导航引导脊柱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安全可靠、初步应用疗效满意,存在的技术难点问题有待工具设备进一步研发与优化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4.
摘 要:[目的] 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鉴定胃肠间质瘤(GISTs)中差异表达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和mRNA,并对其功能进行初步分析。[方法] 在GEO数据库检索GISTs表达情况,并进行主成分分析、靶分子鉴定、GO和KEGG富集分析等;qPCR法检测10例临床GISTs组织及正常黏膜组织中部分差异分子的表达情况,对数据库结果进行验证。[结果] 热图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在GISTs组织及正常黏膜分析识别出293个差异表达的lncRNA和452个差异表达的mRNA。应用皮尔森相关分析进行trans调控筛选,分析相关性水平,发现前30%的lncRNA和mRNA存在互作对,这些差异表达的lncRNA和mRNA通过靶分子作用参与了GISTs的细胞增殖及细胞迁移等生物学功能,其中lncRNA VCAN-AS1和AMPD3 mRNA在GISTs中表达高于正常黏膜,且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对lncRNA VCAN-AS1和AMPD3 mRNA在GISTs中表达进行验证显示,lncRNA VCAN-AS1和AMPD3 mRNA在GISTs中表达(2.762±1.593,1.545±1.162)高于正常黏膜(0.506±0.183,0.702±0.155)(t=4.449,P<0.001;t=2.274,P=0.035),GISTs组织中lncRNA VCAN-AS1与AMPD3 mRNA表达呈正相关(r=0.9273,P<0.001),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一致。[结论] GISTs中存在lncRNA和mRNA的差异表达,lncRNA VCAN-AS1和AMPD3可能通过lncRNA-mRNA调控机制参与了GISTs的发生和进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长链非编码RNA (long non-coding RNA,lncR NA)与肿瘤的关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lncRNA的异常表达通过参与胃癌(gastric cancer, GC)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等生物学行为,在GC发生中发挥着致癌/抑癌基因的作用.本文通过总结相关文献,对lncRNA的研究现状、检测技术、在GC发生、进展、预后及耐药相关潜在标志物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以期lncRNA能作为GC靶基因在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有效改善化疗耐药中发挥重要作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达到GC临床个体化精准治疗.  相似文献   
6.
探讨因良性疾病而行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的残胃癌患者,应用3D全腹腔镜残胃癌切除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 收集2015年5月至2018年6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9例行3D高清全腹腔镜残胃癌手术患者资料,所有患者既往因胃良性疾病而行胃大部切除术,本次入院术前均经胃镜和病理活检确诊为胃癌。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对患者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病理情况、住院费用等进行统计学分析,并随访其生存及复发情况。 结果 (1)手术情况:19例残胃癌患者中,行3D高清全腹腔镜根治性残胃切除术18例,行3D高清全腹腔镜姑息性残胃切除术1例。19例行3D高清全腹腔镜残胃切除术患者,手术时间为(223.63±53.47)min,术中出血量为(136.32±82.95)mL,淋巴结清扫数目为(26.05±6.84)枚。(2)术后情况:术后离床活动时间(1.39±0.46)d,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2.08±0.92)d,术后进流食时间(4.45±2.39)d,拔除引流管时间(9.95±5.28)d,术后住院时间为(13.74±9.69)d。总费用(80271.69±22536.91)元。患者术后出现食管空肠吻合口漏1例,十二指肠残端漏1例,切口感染1例,肺部感染2例,无围手术期死亡。(3)随访情况:对19例行3D高清全腹腔镜残胃切除术患者随访,随访时间3~4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7个月;随访期间死亡7例,存活12例。 结论 对于因良性疾病而行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的残胃癌,应用3D全腹腔镜行残胃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明确放疗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治疗在肺癌脑膜转移的作用。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关于肺癌脑膜转移治疗的相关文献,采用Review Manager 5.3和 STATA MP14.0两个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的研究终点是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采用危险比(hazard ratios,HR)和可信区间(95%CI)合并效应量。结果:最终纳入11篇文献,993例患者。放疗组OS显著优于非放疗组(HR:0.65,95%CI:0.52~0.81,P<0.001),TKI组的OS也显著优于非TKI组(HR:0.3,95%CI:0.24~0.38,P<0.001)。结论:放疗和TKI治疗能给肺癌脑膜转移患者带来潜在的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3D单孔充气式纵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我科收治的28例实施单孔充气式纵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5例、女3例,年龄51~76岁。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即3D纵隔镜组(3D组,10例)和2D纵隔镜组(2D组,18例)。比较两组近期疗效。结果3D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2D组(P=0.017)、清扫淋巴结数目多于2D组(P=0.005)、出血量少于2D组(P=0.0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主刀医师眩晕感及视觉重影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颈部引流管置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肺部感染、心律失常、吻合口瘘、喉返神经损伤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充气式纵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优化了2D操作,实践中是安全、可行的,可以作为未来的一种术式去尝试。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比较单孔同轴大通道内镜下单节段腰椎椎间融合术(镜下融合)经椎间孔入路与经关节突入路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纳入2018年6月~2022年2月共46例单节段镜下融合病例,男18例、女28例;年龄40~80岁,平均60.9±10.5岁,术后随访时间3~47个月。按手术入路不同分为两组,其中18例为经椎间孔入路,28例为经关节突入路,均采用工作内径7.1mm的大通道脊柱内镜。术前、术后3d及末次随访时使用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腰痛及腿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价临床疗效。术后3d复查腰椎正侧位X线片及腰椎CT评价减压与内固定情况。术后随访超6个月且复查腰椎CT者,按照Bridwell标准判断融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术前诊断、术前椎间隙高度、手术节段,术前ODI评分、VAS评分及JOA评分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椎间孔入路组72.2%的患者术前存在单侧根性症状,而经关节突入路组则有64.3%术前为双侧根性症状,二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20)。经椎间孔入路组手术时间平均327.7±89.9min,住院时间平均14.8±6.0d;经关节突入路组手术时间平均385.9±96.7min,住院时间平均19.5±7.8d,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7;P=0.038)。经关节突入路组75%的患者接受了单侧入路双侧减压。两组术后及末次随访ODI评分、腰痛及腿痛VAS评分、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评分在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椎间隙高度与术前比较显著增加(P<0.001),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间大于6个月且复查CT者共21例,其中20例(95.2%)达到骨性融合,两组融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经椎间孔入路与经关节突入路单孔同轴大通道内镜下行单节段腰椎椎间融合均安全、有效,经椎间孔入路的手术时间较短,住院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10.
目的:监测并评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使用和合理用药情况。方法:在我国东、中、西部各选1个省份,抽取部分第1批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处方,对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前、后基本药物使用情况和合理用药情况的量化指标进行统计学检验、分析。结果: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由3.84种降为3.72种,抗菌药物、注射剂、激素使用下降幅度不明显,基本药物平均使用比例由66.9%提升至79.5%。结论: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后,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配备使用率有显著提高,但合理用药水平未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