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念珠菌性食管炎是白色念珠菌侵入食管黏膜形成的一种伪膜性食管炎,它是一种条件致病菌。正常的健康者极少感染该菌,也极少发生念珠菌性食管炎。但近年来,由于大量或长期地反复应用抗生素、抗肿瘤药物、免疫抑制剂和皮质激素类药物等,使得人体受念珠菌感染的机会增多,从而造成受念珠菌感染的患者有所增加。笔者于2002年1月-2004年2月于内镜下共检出念珠菌性食管炎97例。在所检出的97例念珠菌性食管炎患者中,男68例,女29例,年龄20-78岁,平均52岁。念珠菌性食管炎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本组97例念珠菌性食管炎患者均因程度不同的上消化道症状而行胃镜检查。内镜下均可见食管黏膜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且表面覆盖有白色斑点或块样白膜,摩擦和冲水后白苔不容易脱落。笔者指出,抵抗力低下,又反复使用抗生素的患者;易得感染性疾病的中老年患者;以及患有癌肿或其他慢性疾病及急性感染性疾病的人群;都属于念珠菌易感染人群。笔者认为,对于这类人群的治疗,临床使用抗生素时应特别注意防止菌群失调,双重感染以及抗念珠菌感染的问题。鉴于近年来感染念珠菌性食管炎的发病率明显地增多。滥用抗生素而导致菌群失调的后果已不容忽视。此外,笔者还指出,应警惕的是AIDS病患者的念珠菌性食管炎一般临床症状程度都较重。行胃镜检查时应特别加以注意鉴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天然药物治疗幽门螺杆菌(Hp)甲硝唑耐药株的最佳组合方案。方法运用正交设计方法筛选臭灵丹、石榴皮、蒲公英三种天然药物抗坳甲硝唑耐药株的最佳组合。结果三种天然药物对Hp甲硝唑耐药株的最佳组合方案为:臭灵丹(MIC90,77.9mg/ml),石榴皮(MIC90,131.1mg/ml),蒲公英(MIC75,117.27mg/ml)。结论正交设计方法有效的筛选出了三种天然药物的最佳组合方案.提高了实验效率,节约科研资源。  相似文献   
3.
4.
5.
6.
患者男,62岁。吞咽梗阻感2月。查体无异常。胃镜检查发现距门齿28~33cm食管左侧壁扁平肿块突出,边缘明显,表面凹凸不平、充血、水肿、糜烂、易出血;距门齿40cm贲门后壁见05cm×10cm稍隆起糜烂面,表面粗糙,组织脆。病检报告:食管中—高分化鳞癌,贲门高分化腺癌。讨论 同一个体患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恶性肿瘤,称为多原发性癌。如两个肿瘤同时发现,或相继在6个月内发现,称为同时性多原发癌,超过6个月称为异时性多原发癌〔1〕。近年来,由于对各种恶性肿瘤的诊疗水平不断提高,癌症患者生存期延长,多原发癌的病例报道也日趋增多〔2,3〕。上…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DukesA和B期大肠癌标本中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基因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62例DukesA和B期大肠癌手术切除标本,采用RT-PCR法测定肿瘤组织中TIMP-1 mRNA表达,所有患者接受5年以上随访。结果在随访期内出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的患者与无复发或转移的患者相比,其TIMP-1基因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通过测定肿瘤标本中TIMP-1基因表达可能预测DukesA和B期大肠癌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门、脾静脉内径及脾脏厚度的关系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分析11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胃镜检查所见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腹部B超测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及脾脏厚度。对患者的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以及脾脏厚度进行等级相关分析。结果食管静脉曲张严重程度与门静脉主干内径呈正相关(γs=0.292,P〈0.01),与脾静脉内径呈正相关(γs=0.295,P〈0.01),而且还与脾脏厚度呈正相关(γs=0.336,P〈0.01)。结论测量门静脉、脾静脉内径以及脾脏厚度可判断门脉高压和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并预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初步实践证明,应用现有药物、遵循三阶梯治疗原则,可解除90%以上患者的癌痛,大大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1癌痛机理与量度疼痛为一种令人不快的主观感受,是由外周疼痛感受器、传入神经和大脑疼痛中枢共同参与完成的生理防御机制。癌痛属于由躯体、心理诸多有害刺激参与引发的“总疼痛”,躯体因素中75%与癌肿直接有关,比如骨转移、外周或中枢神经受压或浸润、内脏和皮肤转移或浸润,常同时存在感受器损伤痛和传入神经阻滞痛。9%与治疗有关,比如幻肢痛、化疗或放疗后种经及血管损伤痛。极小部分疼痛系患者原有疾病(如痛风、胃溃…  相似文献   
10.
例1,男,62岁,农民。因上腹疼痛不适一年行胃镜检查,于胃窦部发现一宽基息肉约1cm×1cm×0.5cm,扁平状。活检病理诊断为腺瘤性息肉。1周后按常规方法行高频电息肉除术,功率为混合1,60瓦,时间4秒。当息肉切下后即见残根有搏动性出血,立即用去甲肾上腺素稀释液喷洒局部、电凝残根,无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