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肺移植术后新生供者特异性抗体(dnDSA)介导的急性排斥反应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肺移植术后早期出现抗体介导的急性排斥反应(AMR)受者的资料,分析其诊疗经过。结果  受者因系统性硬化症相关性终末期间质性肺病接受右肺移植,术前群体反应性抗体(PRA)Ⅰ类阳性(11%),术前未行特殊预处理,手术当日及术后予以抗胸腺细胞球蛋白诱导治疗。术后早期受者康复顺利,术后13 d出现胸闷、气促,并呈进行性加重,迅速进展为Ⅰ型呼吸衰竭,PRA Ⅰ类上升为58%,并出现dnDSA,其位点为A24:02,平均荧光强度(MFI)值为2 110,据国际心肺移植学会指南,拟诊为(可能)AMR。予血浆置换、蛋白A免疫吸附、糖皮质激素冲击、利妥昔单抗及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等综合治疗后,PRA及DSA水平逐渐下降,术后20 d DSA MFI值为0,受者临床情况逐渐好转,呼吸困难消失,气促逐渐缓解,呼吸衰竭纠正,肺部渗出影逐渐吸收;术后45 d,受者完全康复出院。随访1年,受者状态良好,生活质量与同龄健康人相同,PRA Ⅰ类为5%,Ⅱ类为阴性,未出现DSA。结论  在传统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蛋白A免疫吸附治疗,能有效去除受者循环血液中的DSA,减轻靶器官损害,近期及远期治疗效果理想。针对肺移植术后AMR,采用传统药物治疗联合免疫吸附,可以达到理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肺移植受者术后肺功能的变化特点。 方法 收集81例行双肺移植及心肺联合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受者术后一般情况。分析肺移植受者术后1个月、3个月、每3个月(术后3~18个月)以及每6个月(术后18~36个月)肺通气及弥散功能指标。分析受者术后的最佳肺功能特点。 结果 受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为4(2,9)d,术后重症监护室入住时间为10(7,20)d。81例受者中,27例术后发生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PGD),发生率为33%。受者术后用力肺活量(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FEV1/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VC%pred)、校正后肺一氧化碳弥散功能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c%pred)随时间发生变化(均为P<0.001)。FVC%pred、FEV1%pred在术后9个月内逐渐上升,DLCOc%pred在术后3个月内逐渐上升(均为P<0.05)。FVC%pred≥80%者36例,FEV1%pred≥80%者41例,FEV1/FVC%pred≥92%者76例;FVC%pred≤40%者1例,FEV1%pred≤40%者1例。DLCOc%pred≥80%者16例,校正后肺一氧化碳弥散功能/肺泡容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c/VA%pred)≥80%者63例;DLCOc%pred≤40%者4例,DLCOc/VA%pred≤40%者1例。原发病为阻塞性肺疾病的受者术后FVC%pred、FEV1/FVC%pred、DLCOc%pred均高于原发病为限制性肺疾病的受者(均为P<0.05)。发生PGD的受者术后DLCOc%pred低于未发生PGD的受者(P<0.05)。 结论 肺移植受者肺通气功能在术后9个月达到最佳状态且达到稳态,肺弥散功能在术后3个月达到稳态,原发病以及是否发生PGD可能对术后肺功能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3.
急性肾损伤(AKI)是肺移植术后早期常见并发症之一,AKI不仅导致肺移植受者术后近期及远期病死率增加,且显著增加术后远期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近年来,随着肺移植在中国的迅速发展,肺移植术后早期AKI也引起高度关注。本文对近年来国际上关于肺移植术后早期AKI的诊断、发生情况、危险因素、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更好地识别肺移植术后早期AKI相关的危险因素及其不良预后,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理论及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肺移植术后诺卡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 提高该疾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诺卡菌感染的5例肺移植受者的基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方案, 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总结。5例肺移植受者中男性4例, 女性1例, 中位年龄66岁(26~69岁), 单肺移植3例, 双肺移植2例, 确诊诺卡菌病距肺移植手术的中位时间为术后6个月(5~19个月)。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咳黄痰、气促。实验室检查发现淋巴细胞下降, 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降钙素原轻度升高, 并合并低蛋白血症、贫血。胸部高分辨率CT检查表现为多发结节、实变影, 可伴空洞及胸腔积液。结果 5例肺移植受者中, 2例为肺部感染合并血流感染, 3例为单纯肺部感染, 鉴定出皮疽诺卡菌5株。根据药敏选择两种药物联合用药治疗, 经治疗后5例受者均好转出院, 随访1年以上, 1例受者死亡, 4例治愈。结论肺移植受者诺卡菌感染主要发生在术后1年以内, 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胸部影像学表现为多发结节及实变影, 治疗上需根据药敏早期、联合、足疗程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纤毛运动不良症(PCD)的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 1例37岁男性受者,幼时出现反复咳嗽、咳痰,伴活动后气促,病情进行性发展,住院次数≥6次/年,呼吸困难指数评分(MRC)2~3级,经辅助检查及多学科会诊讨论,诊断为原发性纤毛运动不良症,内科治疗无效接受双肺移植术。检索相关国内外文献,对PCD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诊断及治疗进行探讨及分析。结果 PC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由于纤毛结构和/或功能发育异常,临床表现多为慢性鼻窦炎、支气管扩张、中耳炎和不孕不育,影像学检查可见全内脏左右转位、右位心,并可见弥漫性囊柱状支气管扩张感染,伴有支气管管壁增厚。诊断取决于临床表现、糖精试验、鼻腔一氧化氮试验、高速视频显微镜分析、透射电镜、基因检测和免疫荧光。本例PCD受者接受双肺移植术后运动耐量及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肺移植是终末期PCD唯一且有效的治疗手段,既能挽救生命,又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王坤  陈奥  马石楠 《山东医药》2020,60(24):12-16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相关激酶1(TAK1)抑制剂(NG25)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脂滴积累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HepG2细胞并分为两组,处理组细胞加入2μmol/L NG25处理24 h,对照组加入等体积DMSO处理24 h,两组均同时用终浓度为250μmol/L脂肪酸(OA、PA各125μmol/L)共同孵育,采用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脂滴积累情况(油红O染色红光强度),荧光定量PCR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诱导细胞凋亡DNA分裂因子样效应因子C(CIDEC)mRNA、蛋白相对表达量,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检测细胞荧光素酶活性。另取HepG2细胞并分为3组,恢复组细胞预先转染1μg质粒PPARγ后再加入2μmol/L NG25处理24 h,处理组细胞加入2μmol/L NG25处理24 h,对照组细胞加入等体积DMSO处理24 h,3组同时用终浓度250μmol/L脂肪酸(OA、PA各125μmol/L)共同孵育,荧光定量PCR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CIDEC mRNA、蛋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处理组油红O染色红光强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肺移植术后稳定状态受者1年内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行同种异体肺移植手术且术后处于稳定状态的41例受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受者术前、术后2周及每个月(术后1年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绝对值和比值。分析受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手术方式、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PGD)发生情况及原发病对T淋巴细胞绝对值的影响。结果  肺移植术后1年内,CD3+、CD3+CD4+、CD3+CD8+T淋巴细胞绝对值及CD4+/CD8+比值随时间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 0.001)。与术前相比,术后12个月CD3+、CD3+CD4+T淋巴细胞绝对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659、0.109),CD3+CD8+T淋巴细胞绝对值升高(P=0.02),而CD4+/CD8+比值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肺移植受者的年龄、性别、BMI、手术方式以及术后是否出现PGD对CD3+CD4+、CD3+CD8+T淋巴细胞绝对值的动态变化无影响(P > 0.05)。肺移植术前原发病对CD3+CD4+T淋巴细胞的变化无影响,但感染性肺疾病受者术后CD3+CD8+T淋巴细胞绝对值较高(P < 0.05)。结论  肺移植术后稳定状态受者CD3+、CD3+CD4+、CD3+CD8+T淋巴细胞绝对值在术后早期较低,随后逐渐恢复,术后6个月后达到稳态。其动态变化与受者年龄、性别、BMI、手术方式以及术后是否出现PGD无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康法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神经损伤的干预效果及对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选用清洁级雄性健康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康复组、针康组5组,每组各18只,Longa改良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CAO),评定造模成功后分组给予针刺、康复及针康法干预治疗,于治疗第6h、3d、7d、14d分别进行改良的Bederson''s神经功能评分,于治疗后TTC染色观察脑梗死灶面积,免疫组化检测脑组织Beclin1、LC3-Ⅱ阳性细胞分布情况,荧光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Beclin1、LC3-Ⅱ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不同时间点模型组、针刺组、康复组和针康组大鼠的Bederson''s神经功能评分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相同时间点针刺组、康复组和针康组大鼠的Bederson''s神经功能评分均较模型组降低,并在第3d、7d和14d时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且随时间呈现下降趋势。TTC染色和免疫组化结果可见,模型组、针刺组、康复组和针康组大鼠的脑梗死百分比(%)和Beclin1、LC3-Ⅱ阳性细胞计数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5);针刺组、康复组和针康组大鼠的脑梗死面积和Beclin1、LC3-Ⅱ阳性细胞计数均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其中,以针康组的脑梗死百分比(%)和阳性细胞计数为最低。Western blot和荧光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模型组、针刺组、康复组和针康组大鼠的Beclin1、LC3-Ⅱ蛋白及mRNA表达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5);针刺组、康复组和针康组大鼠的Beclin1、LC3-Ⅱ蛋白及mRNA表达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其中,以针康组大鼠降低最为明显。结论:针康法可通过抑制细胞自噬改善MCAO大鼠神经损伤,发挥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膜肺弹力纤维增生症(PPFE)的治疗策略。方法 1例男性22岁患者,因淋巴瘤行化学药物治疗及干细胞移植后并发PPFE,行胸腔镜下左肺舌叶楔形切除术、双侧胸膜固定术后,再接受同种异体左肺移植术。检索相关文献,对PPFE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理特征和治疗进行分析。结果本例PPFE患者肺移植术前需24 h依赖无创呼吸机,接受肺移植治疗后气促消失、呼吸衰竭治愈,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国内数据库中未发现符合条件文献,国外数据库中检索出英文文献26篇,经过筛选最终纳入9篇,均为个案报道。PPFE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主要临床表现为干咳、劳累性呼吸困难、胸痛、反复气胸及体质量下降,胸部CT可见双上肺胸膜不规则增厚,病理表现为脏层胸膜显著增厚,胸膜及其下肺间质弹力纤维增生、排列紊乱。PPFE病情进展较快,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差,预后差,需行肺移植治疗。结论 PPFE内科治疗效果欠佳,情况允许下应尽早予肺移植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华南地区肺移植受者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的发病率、临床特点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9年8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中国南方地区3所医院接受肺移植的300例受者资料。按照是否存在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分为感染组(IPFI组, 93例)和非感染组(nIPFI组, 207例), 男女比例为254/46例, 年龄(54.98±14.2)岁。收集的资料主要包括:症状及体征, 影像学表现, 气管镜检查, 深部痰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病原菌分离及培养, 真菌相关的实验室检测, 组织病理学检查等。结果至少发生1次IPFI的93例受者中, 曲霉菌感染最常见, 占56例(60.2%), 其后依次为假丝酵母菌感染15例(16.1%)、耶氏肺孢子菌感染13(14.0%)、毛霉菌感染4例(4.3%)、隐球菌感染3例(3.2%), 其他少见真菌感染2例(2.2%)。IPFI组与nIPFI组1年的全因死亡率分别为45.2%和2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移植术后IPFI发生率高, 曲霉菌感染最常见, 发病时间多在6个月以后, 肺部感染多见;假丝酵母菌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