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目的总结宫腔碘伏纱布填塞治疗剖宫产术中及产后出血的经验。方法选择近4年我院剖宫产术中及产后出血采用宫腔碘伏纱布填塞治疗的11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导致出血的原因分成3组,其中宫缩乏力78例,胎盘因素28例,两种因素叠加12例。结果118例中,成功115例,总有效率97.46%。失败的3例中,1例因前置胎盘未能有效结扎活动性出血点,术后3小时行DSA治疗;2例因术中出血量超过2000ml,术后出现低血容量休克及DIC而改行全子宫切除术。本组出血量在800~2500ml,均预后良好,未见宫腔感染及晚期产后出血。结论宫腔碘伏纱布填塞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剖宫产术中及产后出血的方法。其成功的关键在于早期决断、正确操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孕晚期B族链球菌( GBS)的定植情况以及母婴垂直传播率,评估新生儿早发型GBS疾病( EOD)的发病趋势。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在南京医学院附属苏州母子医疗保健中心住院分娩的3487例孕妇进行阴道GBS筛查,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 CDC)推荐的培养筛查策略评估孕妇孕晚期GBS的定植率;对1018对孕妇-新生儿配对病例进行垂直传播筛查,追踪新生儿结局,统计母婴垂直传播率及新生儿EOD的发病率。结果在培养筛查组,3487例孕妇标本中有142例GBS培养阳性,孕妇阴道GBS定植率为4.07%;在母婴垂直传播筛查组,1018对配对标本中,有52例孕妇GBS培养阳性,其分娩新生儿有4例阳性,垂直传播率为7.69%。在1062例纳入研究的新生儿中有1例发生EOD,其发病率为0.94‰(1/1062)。结论虽然孕妇孕晚期GBS定植率低,但其垂直传播率及新生儿EOD发病率均较高。有必要于有条件的地区进一步推行GBS产前筛查和相关治疗。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测定血脂和血浆CA125水平对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临床研究。方法:化学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测定了136例卵巢癌患者(其中48例Ⅰ期、52例Ⅱ期和36例Ⅲ~Ⅳ期)、41例卵巢巧克力囊肿和5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TC、TG、HDL-C和LDL-C)和CA125水平,并与60例正常对照组(女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136例卵巢癌患者治疗前血脂TC和HDL-C水平随恶性程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从48例Ⅰ期卵巢癌较之正常对照组稍降低至36例Ⅲ~Ⅳ期卵巢癌明显降低(P>0.05~P<0.01)。治疗后除36例Ⅲ~Ⅳ期卵巢癌仍降低外(P<0.05),其他各组均恢复正常。41例卵巢巧克力囊肿和5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治疗前血脂水平基本正常或增高(P均>0.05,个别P<0.05),治疗后均恢复正常(P均>0.05)。136例卵巢癌患者治疗前血浆CA125水平随恶性程度的增加而逐渐增高,从48例Ⅰ期卵巢癌较之正常对照组稍增高至36例Ⅲ~Ⅳ期卵巢癌显著增高(P>0.05~P<0.01),并较之41例卵巢巧克力囊肿和5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明显增高(P均<0.01);治疗后除36例Ⅲ~Ⅳ期卵巢癌患者血浆CA125水平仍增高外(P<0.05),其他各组均恢复正常。结论:卵巢癌患者较卵巢和子宫良性疾病患者血脂TC和HDL-C水平明显降低和血浆CA125水平明显增高,因而是卵巢癌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一种有效指标,并具有监察疗效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息肉合并不孕症患者接受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TCRE)治疗后的妊娠情况,同时研究各种因素对术后自然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月因不孕且有生育要求而就诊于苏州市立医院本部,接受TCRE的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的15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手术情况,分析术后自然妊娠率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完成随访的153例患者中,共105例患者自然妊娠,总体妊娠率为68.63%。单因素分析显示,TCRE术后患者按照年龄、不孕年限、体质量指数(BMI)、不孕类型、既往宫腔操作次数、息肉生长部位、息肉数目、术后是否使用地屈孕酮分层后,自然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BMI值高、息肉数目1个影响子宫内膜息肉患者TCRE术后妊娠率,而TCRE术后使用地屈孕酮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自然妊娠(OR=3.719,95%CI:1.376~4.945)。结论:TCRE可显著提高子宫内膜息肉合并不孕症患者的术后自然妊娠率,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合并不孕症的有效手段。患者年龄、BMI、不孕类型和息肉数目为TCRE术后自然妊娠率的影响因素,而TCRE术后使用地屈孕酮周期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术后自然妊娠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2010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B族链球菌(GBS)预防指南中关于胎膜早破(PROM)孕妇的管理策略进行确认。方法:选取2016年1—2月间在苏州市立医院住院分娩的PROM孕妇39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组)84例(孕周<37周),足月胎膜早破(足月PROM组)310例(孕周≥37周),根据2010年美国CDC指南中关于PROM孕妇的管理策略进行临床实施,同时借鉴了既往指南中基于培养和基于高危因素的2种方案给予产时抗生素预防(IAP),追踪新生儿结局。统计2组PROM孕妇中GBS定植率,新生儿早发型GBS感染性疾病(EOD)的发生率及其相关性,同时分析了IAP对EOD发生率的影响。结果:PPROM组的GBS定植率高于足月PRO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9% vs. 4.8%, χ2=5.55,P=0.018),PROM孕妇中GBS定植是早产的危险因素(OR=2.658,95%CI:1.148~6.155)。PPROM组与足月PROM组的EOD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8% vs. 0.65%, χ2=1.98,P=0.159)。充分IAP的孕妇其新生儿无一例发生EOD(0/212),未进行IAP或IAP不充分孕妇EOD的发生率为2.25%(4/1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P=0.03),充分IAP是EOD的保护因素(OR=0.456,95%CI:0.410~0.509)。结论:对于胎膜早破孕妇需严格遵循指南进行筛查管理及IAP,重视高危因素,其中早产是最值得关注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剖宫产后阴道分娩(VBAC)的影响因素及其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研究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分娩的孕妇210例。所有孕妇均有1次剖宫产史,足月单胎,头位,无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意愿阴道试产(TOLAC)。根据最终分娩方式分为TOLAC成功组(VBAC组)和TOLAC失败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剖宫产后再次阴道分娩的影响因素,并比较2组的妊娠结局。结果:TOLAC成功率为80.5%(169/210),41例因产时胎心异常或产程停滞中转剖宫产终止妊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阴道分娩史(OR=9.61,95%CI:1.20~76.96)、自然临产(OR=5.88,95%CI:2.36~14.64)及体质量指数(BMI,OR=0.86,95%CI:0.76~0.97)是剖宫产后再次阴道分娩的影响因素,其中阴道分娩和自然临产是有利因素,高BMI是不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6。2组妊娠结局比较,TOLAC成功组出血量和输血率低于TOLAC失败组(P<0.05),新生儿窒息率和新生儿入新生儿监护室(NICU)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组均未发生子宫切除和母儿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结论:VBAC的影响因素为阴道分娩史、自然临产和BMI,对于前次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孕妇进行充分个体化评估,进一步构建VBAC预测模型,提高TOLAC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乳酸脱氢酶(LDH)与子痫前期及妊娠不良结局的关系,并分析其对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调查分析了江苏省苏州地区2 23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LDH水平及其他临床资料,妊娠期高血压组(998例),子痫前期组(1 238例),子痫前期组内又分为轻度子痫前期组(305例),重度子痫前期组(933例)。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血清LDH水平与子痫前期的关系,按照LDH水平四分位数进行分层,并初步探讨血清LDH水平与妊娠不良结局的关系。结果: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LDH水平为228.0(179.6~444.0)U/L,子痫前期组LDH水平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P0.01),重度子痫前期组LDH水平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P0.01)。2LDH水平与子痫前期发病风险:以LDH≤179.6 U/L为参照组,无论是调整前还是调整后,随着LDH水平的升高,子痫前期的发病风险显著升高,3种模型下LDH444.0 U/L组的发病风险相对参照组的OR(95%CI)为18.92(13.56~26.37),13.26(9.42~18.67)和7.97(5.37~11.84)。LDH水平与子痫前期发病风险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经趋势检验有统计学意义。3LDH水平与重度子痫前期发病风险:LDH547.0 U/L组,3种模型下的发病风险相对参照组(LDH水平≤200 U/L)的OR(95%CI)为11.56(6.74~19.83),7.30(4.20~12.71)和4.43(2.47~7.94)。LDH水平与重度子痫前期严重程度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4进一步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发现以血清LDH水平、LDH与白蛋白(ALB)比值、LDH与结合胆红素(DBIL)比值为分析指标,预测子痫前期或重度子痫前期的曲线下面积均低于0.8。上述指标在子痫前期或重度子痫前期的诊断预测价值一般。5按照中位数将LDH分组后,发现在重度子痫前期中,LDH高水平组母亲不良结局、胎儿不良结局以及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高于低水平组(P0.05)。结论:血清LDH水平与子痫前期及妊娠不良结局存在紧密的关联,是子痫前期疾病严重程度的重要临床参考指标之一。在重度子痫前期中,发现血清LDH水平的明显升高应高度警惕母婴不良结局的发生,及时减少有效措施,对于减少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保障母婴安全健康可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自然临产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研究2015年1月-2016年4月在苏州母子医疗保健中心入院分娩且曾有1次剖宫产史的孕妇共230例。所有孕妇均为足月单胎,头位,自然临产,根据孕妇意愿分为阴道试产(trial of labor after cesarean,TOLAC)组(98例)和拒绝TOLAC组(132例),TOLAC组根据最终分娩方式分为TOLAC成功组(87例)和TOLAC失败组(11例)。对孕妇的产程管理根据现有规范进行。比较3组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前次剖宫产相关因素、母婴结局和社会经济效益。结果:TOLAC成功率为88.78%(87/98),11例因产时胎心异常或产程停滞中转剖宫产终止妊娠。3组体质量指数(BM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TOLAC失败组高于TOLAC成功组和拒绝TOLAC组(均P<0.05);其他人口学特征及前次剖宫产相关因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OLAC组子宫破裂率与拒绝TOLA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4% vs. 1.52%, χ2=0.091,P=0.767)。3组产时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TOLAC成功组明显低于TOLAC失败组和拒绝TOLAC组(均P<0.05);3组输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OLAC成功组输血率明显低于TOLAC失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OLAC失败组与拒绝TOLAC组在产时出血量和输血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434和0.092);3组间新生儿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3组均未发生子宫切除和母儿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前次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孕妇,只要进行充分评估,在合理的监管模式下,TOLAC是一种合理安全的分娩方式,尤其当这些孕妇临产后,阴道分娩可能是比急诊剖宫产更为安全可靠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治疗前后血浆N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和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以荧光免疫分析、放射免疫分析和超敏酶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了93例子痫患者(其中45例轻度和48例重度)血浆中NT-proBNP、IL-6、hs-CRP和TNF-α水平,并与42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93例子痫患者治疗前血浆NT-proBNP、IL-6、hs-CRP和TNF-α水平较42例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均<0.01),并随子痫前期的严重程度而增加。治疗后45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浆NT-proBNP、IL-6、hs-CRP和TNF-α水平恢复至正常,48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除血浆中IL-6恢复至正常水平外(P>0.05),血浆NT-proBNP、hs-CRP和TNF-α水平明显降低,但较正常对照组仍增高(P 均<0.05)。结论血浆NT-proBNP和炎性细胞因子参与子痫前期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是考核子痫前期治疗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