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评估北京市远郊区县区域中心医院危重病例救治能力。方法从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北京市出院病人病案首页数据库"收集11家远郊区县区域中心医院2008年的"心肌梗死"、"消化道出血"、"中风伴严重并发症"和"多发性创伤"4类出院病例。以"回原住地率"为正向指标,同时利用死亡和转院信息构建"未能救治率"作为负向指标,对医院的危重病例救治能力进行评价。结果综合正向和负向指标,在11家区域中心医院中,医院C的危重病例救治能力最强,而A的危重病例救治能力最弱。结论利用客观的出院转归指标,便于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横向比较,有助于得到较为可靠的医疗服务能力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疗效。方法:将16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乌司他丁组(B组)、血必净组(C组)、乌司他丁+血必净联合组(D组)各40例,A组予常规治疗,B组、C组、D组在A组基础上分别给予静脉滴注乌司他丁、血必净、乌司他丁和血必净7 d。比较各组治疗前后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水平、动脉血气分析,抗生素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28d生存率。结果:D组治疗后TNF-α、IL-6、PCT显著下降,PaO_2、PaO_2/FiO_2升高程度及P(A-a)O_2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其他三组;抗生素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其他三组,28 d生存率则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均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辅助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陈勇坚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9):1508-1509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10年8月在我科诊治的COPD急性发作患者108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2组患者均给予低流量吸氧、控制感染、解痉平喘、止咳化痰、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对症治疗;观察组使用盐酸戊乙奎醚雾化吸入;对照组使用喘定雾化吸入。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5.93,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4.267,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VC)、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明显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观察组FVC、FEV1、FEV1/FVC%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观察组动脉血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戊乙奎醚治疗COPD急性发作,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疗效,缓解症状,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气分析、肺功能的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血清内D-二聚体和铁蛋白含量对脑梗死诊断的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08~2010年脑梗死患者215例为治疗组,正常门诊体检者215例为对照组,行血清内D-二聚体和铁蛋白检测比较,尿激酶溶栓后再次检测存活的209例脑梗死患者溶栓前后体内D-二聚体和铁蛋白含量。结果:治疗组中,有6例在研究过程中死亡,1例死于脑疝,3例死于肺部感染,2例死于脑梗死合并下壁心肌梗死。正常人与脑梗死患者D-二聚体含量比较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7.325,P〈0.01);正常人与脑梗死患者血清含铁蛋白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7.923,P〈0.01)。尿激酶溶栓后,治疗组所有存活病例的血清D-二聚体较溶栓前明显增加(t=8.301,P〈0.01);治疗后血清铁蛋白较治疗前明显减少(t=9.627,P〈0.01)。结论:血清内D-二聚体和铁蛋白含量是检测脑梗死患者病情的敏感值,其与脑梗死受损及恢复程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动态检测D-二聚体(D-dimmer)和C反应蛋白(CRP)在评价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依据肺炎严重度指数(PSI)将150例CAP患者分成重症组和普通组,比较两组在入院24 h、72 h及第7 d的D-dimmer、CRP。结果:CAP患者D-dimmer、CRP均与PSI呈正相关(r=0.76、0.52,P0.01),重症组24 h、72 h、第7 d的D-dimmer和CRP均明显高于普通组(P均0.05)。结论:动态检测D-dimmer、CRP有助于判断CAP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综合性三甲医院急诊科肿瘤急症的特点,探讨其综合救治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007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358例肿瘤急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发生急症的肿瘤主要是肺癌(56.7%)、肝癌(8.4%)、直肠癌(5.9%)、鼻咽癌(5.3%)、结肠癌(4.5%)等。肿瘤急症主要表现为感染(41.62%)、疼痛(14.25%)、出血(12.29%)、颅内高压(11.45%)等。肿瘤急症的急诊救治措施主要是内科治疗与重症监护、呼吸机辅助呼吸和抗感染等综合处理。经急诊治疗后好转295例(82.40%),死亡63例(17.60),其中同次就诊24小时内死亡48例(13.41%),24小时后死亡15例(4.19%)。结论急诊医师应加强对肿瘤急症的认识,及早采取综合救治措施,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也为进一步治疗争取时间,提供机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