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骨髓瘤细胞5′-核苷酸酶染色研究刘永春李彦会郝冀洪陈一丽用5′-核苷酸酶(5′-N)染色对血细胞进行观察,国外研究材料较多,国内仅李顺义等[1]用于巨核细胞研究。El-Mohandes等[2]发现骨髓瘤细胞中5′-核苷酸酶活性较高,但以后报道材料较少...  相似文献   
2.
酸性氧化苏木素染色是一种经典的磷脂染色法,过去多用于病理切片,也可用于骨髓涂片染色,由于它染色效果及重复性好,一直是细胞化学染色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方法。但是,这种染色方法的染色时间较长,给实际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进行了反复的染色研究,对酸性氧化苏木素染色方法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方法大大缩短了染色时间,经与原法对比,效果满意,现简要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氟比洛酚酯在颅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颅脑手术患者48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观察组在手术结束前30min静注氟比洛酚酯100mg;对照组静注20%脂肪乳10ml。观察各组患者在复苏期间躁动的发生率及躁动程度;拔管时间,苏醒时间,诱导前、拔管时、苏醒时患者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拔管时呛咳发生率;手术部位疼痛程度。结果术后躁动发生率、躁动发生程度、术后呛咳以及术后疼痛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拔管时间、苏醒时间,以及诱导前、拔管时、苏醒时患者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结束前30min静注氟比洛酚酯100mg,可预防及减少颅脑手术患者术后的呛咳、躁动和疼痛,而不影响患者意识恢复。  相似文献   
4.
女,59岁.主因乏力、头晕、面色苍白半个月入院.患者于入院前半个月出现乏力、头晕、心悸、面色苍白等症状,病情逐渐加重.无发热、出血、黄疸及浓茶色尿等.既往史无特殊记载.查体:T 35.2 ℃,重度贫血貌,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骨无压痛,心、肺、腹无异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本院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为临床诊治病原菌提供有力的证据.方法:对256例尿路感染患者进行尿液细菌培养及菌株分离鉴定,并做药敏试验.结果:在尿路感染的病原菌中,革兰氏阴性杆菌占总株数66.4%,主要是大肠埃希氏菌,占总株数39.8%;革兰氏阳性球菌占总株数33.6%,其中以粪肠球菌为主,占总株数10.2...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ESD)应用效果.方法 58例接受肠ESD术患者随机分为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静脉麻醉组(A组)和单纯丙泊酚静脉麻醉组(B组).比较两组病人术前、手术开始时、手术开始后5 min、手术开始后10min、手术开始后30min及手术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MBP)、心率(HR)、呼吸(RR)、脉搏氧饱和度(SpO2),术中体动发生率,丙泊酚总用量;意识及定向力复时间,呛咳、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术后的满意度.结果 A组在操作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镇静镇痛效果,不良反应,意识及定向力恢复等方面都明显优于B组.结论 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ESD)的应用安全可靠,患者舒适、生命征平稳,大大减少丙泊酚用量,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明显减少,意识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双腔支气管导管(DLT)插管在胸腔镜手术(VATS)中的应用及麻醉处理要点.方法 对350例胸腔镜手术病人均采用快速诱导双腔支气管插管,纤维支气管镜(FOB)定位,静脉靶控维持,连续监测MV、TV、RR、Paw、SpO2、PETCO2、FiO2、HR、ECG,并用无创间断监测BP.结果 2例改单腔插管,5例SpO2下降至87%~92%,无手术及围麻醉期死亡病例.结论 纤支镜引导下双腔管准确定位是胸腔镜手术麻醉的关键,术中还应加强呼吸管理,避免低氧血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应用于无痛内镜检查的镇静镇痛效果比较。方法选择我院内镜室2012年9月至10月收治的无痛内镜检查患者9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舒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各30例。观察三组患者术中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睫毛反射消失时间,瑞芬太尼、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异丙酚的使用情况,阿托品和麻黄素的使用情况。结果对三纽患者麻醉过程进行比较,瑞芬太尼组和舒芬太尼组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短,肢体运动发生率低,血压和心率明显降低,心动过缓和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则增高,瑞芬太尼组和舒芬太尼组对呼唤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离院时间明显短于芬太尼组,两组与芬太尼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瑞芬太尼组和舒芬太尼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无痛内镜检查中使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术中疼痛少,术毕恢复快等优点.呕吐、烦躁等不良反应少.是宴全有教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缺铁性盆血(IDA)是最常见的盆血之一,是由于机体对铁的摄入不足,丢失过多或需要增另而引起体内铁的缺乏,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而致贫血,IDA可以是独立的疾病,更多是作为其它疾病的一个症状出现,IDA的诊断和治疗并不难,但一般临床上只满足盆血症状的改善,而对驱除病因,持续正规治疗不够重视,其不仅导致盆血症状多发,还可能引起原发病的误诊,本文对我院1990年至2000年收治的145例IDA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10.
例 1,男 ,2 0岁。因面色苍白、乏力、咳嗽、咳痰、发热 5个月余 ,于 1999年 6月 2 3日入院。患者 17岁开始从事油漆工作。入院前 5个月出现乏力、面色苍白 ,间断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 ,应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后好转 ,但反复发作 ,入院前 1周症状加重。查体 :体温 38.8℃ ,脉率 83次 min ,呼吸2 2次 min ,血压 10 0 6 5mmHg(1mmHg =0 .133kPa)。中度贫血貌 ,皮肤、粘膜无出血点 ,浅表淋巴结肿大 ,胸骨无压痛 ,两肺听诊呼吸音粗 ,可闻及散在哮鸣音及中小水泡音。肝肋缘下 2 .5cm ,质中 ,脾未触及。血常规 :Hb 76g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