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机械通气依从性的影响。方法: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我院以萧氏舒适护理模式为基础,将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60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无创机械通气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再次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舒适度评分、护理效果及两组患者PaCO_2,PaO_2呼吸心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舒适度和对护理工作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能能提升使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增加患者舒适度和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肺炎支原体(MP)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近年MP感染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国内资料其发病率占社区获得性肺炎的10%~30%,国外文献报道为50%.同时重症MP感染的发病率也有上升的趋势,重症MP感染的临床表现是由于MP感染后机体产生过度的炎症反应导致急性肺损伤、多脏器功能衰竭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江苏苏州地区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肺炎支原体(MP)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合理诊治MP感染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5-2020年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12 401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痰标本,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MP-DN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特异性MP抗体IgM,并分析MP检出情况。结果:12 401例住院患儿中,MP检出率30.76%(3 814/12 401),其中女性患儿MP检出率高于男性(c2=72.585,P<0.01)。<6个月、≥6个月~1岁、>1~3岁、>3~7岁、>7岁患儿MP检出率分别为8.72%、20.89%、34.57%、48.98%、65.21%,MP检出率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c2=1 883.359,P<0.01)。春夏秋冬MP检出率分别为26.61%、32.85%、35.98%、27.02%,夏秋季MP检出率高于冬春季(c2=92.064,P<0.01)。2015-2020年,2016年夏季为MP检出率最高季节(52.89%),2020年冬季为MP检出率最低季节(15.79%)。苏州地区2016年MP检出率45.06%为近6年来最高,2020年22.42%为最低。结论:苏州地区住院患儿呼吸道MP感染处于较高水平,随年龄增长MP检出率逐渐升高,夏秋季为MP感染高发季,新发呼吸道传染病可能对传统呼吸道病原体流行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6-14岁儿童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正常值范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苏州市6-14岁在校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及FeNO、肺功能、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计数的检测,筛选出健康儿童建立FeNO正常值。FeNO的测定采用电化学法,根据美国胸科学会/欧洲呼吸学会指南进行操作。分析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外周血EOS计数、肺功能和FeNO的相关性。结果参与调查的450名儿童中符合纳入标准者225名(男生107名,女生118名)进入分析。FeNO值呈偏态分布,经自然对数转换后呈正态分布。FeNO平均值为11ppb(95%CI:5-28ppb),最小值〈5ppb,最大值为83ppb。男生FeNO平均值为11ppb(95%CI:5-31ppb),女生FeNO平均值为11ppb(95%CI:5-25ppb)。FeNO与外周血EOS计数相关性最为显著(r=0.291,P〈0.001),与身高(r=0.148,P=0.027)和FEV1(r=0.138,P=0.038)显著相关;〉9岁儿童FeNO显著高于≤9岁儿童(P=0.002);FeNO与性别、体重、BMI、FEV1/FVC无显著相关性。结论苏州地区6-14岁儿童FeNO正常参考值为5-28ppb;FeNO水平与外周血EOS计数、身高、FEV1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5.
陆燕红 《北方药学》2014,(11):144-145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常用19种注射用化疗药物的药品说明书,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常用的19种注射用化疗药物的药品说明书,对溶媒种类、配制方法、输液时间与速度、不良反应、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儿童用药、老年用药、药物相互作用等项是否标注进行分析。结果:19种注射用化疗药物的药品说明书关于儿童用药、老年用药、输液时间与速度的标注率偏低。结论:注射用化疗药物药品说明书中关于儿童用药、老年用药、输液时间与速度内容过于简单,还需补充完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6~14岁儿童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正常值范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苏州市6~14岁在校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及FeNO、肺功能、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计数的检测,筛选出健康儿童建立FeNO正常值。FeNO的测定采用电化学法,根据美国胸科学会/欧洲呼吸学会指南进行操作。分析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外周血EOS计数、肺功能和FeNO的相关性。结果:参与调查的450名儿童中符合纳入标准者225名(男生107名,女生118名)进入分析。FeNO值呈偏态分布,经自然对数转换后呈正态分布。FeNO平均值为11 ppb(95%CI:5~28 ppb),最小值<5 ppb,最大值为83 ppb。男生FeNO平均值为11 ppb(95%CI:5~31 ppb),女生FeNO平均值为11 ppb(95%CI:5~25 ppb)。FeNO与外周血EOS计数相关性最为显著(r=0.291,P<0.001),与身高(r=0.148, P=0.027)和FEV1(r=0.138, P=0.038)显著相关;>9岁儿童FeNO显著高于≤9岁儿童(P=0.002);FeNO与性别、体重、BMI、FEV1/FVC无显著相关性。结论:苏州地区6~14岁儿童FeNO正常参考值为5~28 ppb;FeNO水平与外周血EOS计数、身高、FEV1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精神科患者跌倒风险评估及护理干预的方法与效果。方法于2016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对我方医院四个精神病病区的1 276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手段预防跌倒发生风险,将其作为对照组,于2017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对我方医院四个精神病病区的1 275例患者采取Morse跌倒评分表评估跌倒发生风险,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统计两组的跌倒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跌倒发生率以及伤害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科患者跌倒风险评估及护理干预可避免患者发生意外,降低跌倒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人员自我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9.
近年来支原体致儿童肺部感染逐渐增多,使红霉素在儿科肺部感染治疗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但由于其不良反应,特别是胃肠道反应使其在儿科临床使用受到限制。为此,我们对34例各种原因感染住院后使用静滴红霉素治疗期间出现腹痛、呕吐、恶心等胃肠道反应的患儿用中成药肠胃康枫蓼冲剂解除其胃肠道反应,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不同病因儿童慢性咳嗽的气道高反应性(AHR)特征.方法 纳入2012年4月至2013年12月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就诊并明确为单病因的慢性咳嗽患儿,采用支气管激发试验测得FEV1下降20%时组织胺累计剂量(PD20),依据PD20将AHR严重程度分为重度、中度、轻度、极轻度4级,同时测定诱导痰嗜酸粒细胞(EOS)计数和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浓度,按儿童慢性咳嗽指南推荐方案进行治疗,4周后随访,复查上述指标.结果 共纳入患儿66例,其中咳嗽变异性哮喘(CVA)17例,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 37例,感染后咳嗽(PIC) 12例.CVA、UACS及PIC组AHR阳性初诊例数分别为17、13和9例,4周复诊时分别为17、5和2例.AHR严重程度分级,初诊时CVA、UACS和PIC组中~重度分别为5、0和0例,轻度~极轻度分别为12、13和9例,阴性分别为0、24和3例;4周后复诊CVA、UACS和PIC组中~重度度分别为1、0和0例,轻度~极轻度分别为16、5和2例,阴性分别为0、32和10例.CVA组PD20值为(0.47±0.28) mg,低于UACS组和PIC组[分别为(1.80±0.64)和(1.20±0.80) m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VA组的诱导痰EOS比例均>3%,UACS和PIC组均<3%.FeNO与痰EOS比例呈正相关(r=0.687,P=0.000).结论 不同病因儿童慢性咳嗽气道高反应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不同,气道激发试验结合诱导痰对慢性咳嗽病因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