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脑瘤所引起的颅内出血可掩盖其原病因,混淆诊断,影响治疗和预后。作者报告8例的经验。80例病因已证实的自发性脑内血肿中,8例(10%)系由原发或转移性新生物所引起。如将6例转移瘤除外,则发病率为2.5%。血肿体积均较大,直径超过4厘米。病人的症状和体征表现为两种类型。第一类(3例)为典型的自发性脑内出血:有高血压病史,突然头痛,昏迷或木僵,轻瘫或偏瘫以及血性脑脊液。第二类(5例)为具有颅压增高的症状与体征并有限局性神经体征。4例作了脑血管造影,其中3例显示为不明原因的占位性病变。两例作了同位素脑扫描,均提示为肿瘤。通过血块、可疑的肿瘤组织或腔壁活检作出诊断。两例术后死亡;其余6例于  相似文献   
2.
病例:男,53岁,1973年6月17日因车祸受伤后处于昏迷状态。48小时后逐步有反应,四天后呈嗜睡状态。检查:病人对痛刺激有反应,生命体征正常,瞳孔2毫米,等大,光反应迟缓,眼底无视乳头水肿或视网膜出血。颈部外观无损伤,未闻杂音。神经系统检查发现右侧中枢性面瘫,右半身轻瘫,以下肢较明显,右侧巴氏征阳性。右侧经皮穿刺肱动脉及左侧颈动脉造影证实双侧大脑中动脉完全闭塞。右侧大脑中动脉恰于发出额顶升枝后闭塞。同侧大脑后、前动脉充盈良好,而且动脉期延长伴有颅内压力增高。左侧大脑中动脉在其起源于左侧颈内动脉处完全闭塞。左侧大脑后、前动脉充盈良  相似文献   
3.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由于脑局部区域血供中断而发生的可逆性神经系统功能丧失。动脉粥样硬化的病人,这种发作是由于动脉发生狭窄或闭塞,或因粥样斑块溃破脱落后形成微小栓塞所致。作者分析了160例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全部均经主动脉与颅内动脉造影检查。男女之比为2:1。年龄:55岁前发病占24%,55~64岁占47%,64岁以上占29%,平均57岁。86%病例并发高血压病、心脏病,或周围血管病,大多数有血糖增高。160例中有141例血管造影显示颈、锁骨下和椎基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医院儿科门诊患者中成药处方的临床使用现状与其潜在用药风险,为儿科中成药的使用、用药风险的规避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20年7月—12月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儿科门急诊患者中成药处方2 040张,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范》《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相关要求,对中成药处方用药不合理的潜在用药风险进行点评与分析。结果:2 040张中成药处方中,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处方960张(占47.06%);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用法用量不适宜(占41.67%)、重复用药(占37.50%)、联合用药不适宜(占34.38%)等,其中用法用量不适宜主要表现为剂量过大或过少,重复用药主要是清热解毒中成药之间的联用,联合用药不适宜主要表现在中成药之间的联合用药和中成药与西药的联合用药。结论:通过对医院儿科门诊中成药使用情况的点评与分析,临床医师对具有潜在用药风险的中成药的使用合理性明显提高,确保了儿童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朱姓,男,23岁。1965年1月14日入院。住院号:65-209。因急性扁桃体炎,服磺胺噻唑(共9克)后,两下肢及臀部发出散在性鲜红色点、片样出血性斑点,继则部分斑片渗出鲜血,形成血皰。瘀点渐次弥散于上肢,经某医院等诊治,诊断为“药物(磺胺噻唑)过敏性紫癜”。给予维生素C、安特诺新(Adrenosem)、强的松等,治疗3周,血皰渐敛,但瘀斑依然,上肢出现新的针尖状小出血点。既往无出血史、特殊过敏史,家族中亦无出血病史。体检:两上肢有散在性针尖状新鲜出血点,肘以下较少,数十点密集一起,两下肢外侧有密集散在性出血点,蔓延及臀部,新鲜者与陈旧者交替,小者似针尖,大者呈片状,大小约0.2×0.2厘米,有渗出物及溃疡。其余无特殊发现。实验室检查:血色素98%,红血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