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脏疾病术后发生低钠血症的原因及护理。方法:对72例心脏疾病术后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发生低钠血症原因主要为钠摄入不足与排出过多、手术创伤及体外循环的影响。结论:重视低钠血症的预防与纠正,可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护理。方法对45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术后护理的方法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45例病人均康复出院,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严密的术后监护及适时的健康教育是帮助病人顺利渡过危险期并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不同填埋龄的填埋垃圾中抗生素残留特征,采集了北京阿苏卫填埋场中老龄填埋区和新鲜填埋区的填埋垃圾样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分析了填埋垃圾中5类14种抗生素的浓度。结果显示,四环素类、磺胺类、大环内酯类、β-内酰胺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浓度范围为26.6~288.4、65.1~148.6、17.4~94.2、9.1~102.2、173.6~468.6μg/kg。喹诺酮类抗生素氧氟沙星浓度最高,平均浓度达到240.0μg/kg,占全部抗生素浓度的52.0%。老龄填埋区中抗生素浓度显著低于新鲜填埋区中(P0.01),这可能与填埋垃圾组分以及填埋过程的微生物降解有关。  相似文献   
4.
健康教育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系统性红癍狼疮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住院期间除常规护理外,给予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出院后每月电话随访1次.结果: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6个月所测评生存质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明显改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陆文静 《内科》2009,4(1):134-13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中青年冠心病患者逐年增多。中青年人肩负着社会、家庭的重任,患病后心理反应极为复杂,常有焦虑、恐惧、抑郁、内疚、悲观失望等不良心态,对疾病的治疗及预后极为不利。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善于发现患者心理问题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使患者尽快恢复身心健康,回归社会。本研究通过对90例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潘百强  陆文静 《华夏医学》2000,13(5):692-692
以往术中输液多应用 5~ 12号普通头皮针 ,有时在穿刺中或术中加压输液输血以及患者体位变动时穿刺部位易出现渗漏、肿胀而影响输液。对此 ,我院于 1997年 4月起对手术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术中输液 ,获得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 2 6 0例 ,年龄 3~ 6 7岁。选用贝朗医疗有限公司生产的带注药口的静脉留置针 ,该针由不锈钢针芯、聚四氟乙烯外套管、注射口及保护帽、针翼、针翘、回血室及回血室座塞组成。其注射口下面为单向阀 ,在注射压力下开启 ,注射完毕即自动关闭。该针规格为 14~ 2 2 G,套管…  相似文献   
7.
气管插管期心血管不良反应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百强  陆文静 《医学综述》2008,14(14):2154-2156
全麻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防治一直是麻醉医师努力去解决的问题。目前防治此种应激反应的方法主要有应用麻醉性镇痛药、钙离子拮抗剂、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剂或抑制剂、咽喉及气管内表麻、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插管器材的改进以及根据电刺激-末梢灌注指数的变化情况来调整诱导用药和针刺的应用。旨在对气管插管期心血管不良反应的防治现状况予以综述。科学地应用这些研究结果是提高麻醉质量和手术患者安全性的关键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利伐沙班对非瓣膜性房颤(NVAF)抗凝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医院心内科病区2017年3月至6月收治的201例接受利伐沙班抗凝治疗并拟行射频消融术的NVAF住院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法评估不同剂量利伐沙班对NVAF患者的抗凝效果。结果患者的平均年龄[OR=5.573,95%CI(2.621,8.525),P<0.001],年龄≥65岁比例[OR=0.310,95%CI(0.162,0.594),P<0.001],预测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P=0.002),肾功能不全患者比例[OR=0.273,95%CI(0.126,0.593),P=0.001],房颤血栓危险度(CHA2DS2-VASc)评分(P=0.025)与利伐沙班用量显著相关;合并冠心病[OR=0.512,95%CI(0.280,0.937),P=0.029],联用阿司匹林[OR=0.102,95%CI(0.029,0.356),P<0.001]、氯吡格雷[OR=0.153,95%CI(0.055,0.423),P<0.001]、他汀类药物[OR=0.467,95%CI(0.265,0.823),P=0.008]、胺碘酮[OR=5.729,95%CI(2.106,15.586),P<0.001]、质子泵抑制剂[OR=1.909,95%CI(1.088,3.351),P=0.024]等药物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有显著差异。使用不同剂量利伐沙班后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无须监测。患者住院期间共23例(11.44%)发生出血,研究后发现,利伐沙班引起的出血风险与其日剂量显著相关[OR=0.786,95%CI(0.637,0.970),P=0.025];此外,联用阿司匹林[OR=7.700,95%CI(1.150,51.556),P=0.035]和出血风险评分升高[OR=2.305,95%CI(1.044,5.091),P=0.039]可显著增加使用利伐沙班相关出血风险。结论利伐沙班日剂量、联用抗血小板药物和出血风险评分是导致NVAF患者出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对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病人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40例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术前进行健康教育.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舒适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排尿困难、肢体麻木、睡眠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术前健康教育可提高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病人的术后舒适度.  相似文献   
10.
陆文静 《华夏医学》2009,22(4):749-750
心脏疾病手术后患者由于手术对心脏的直接创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以及体外循环后引起内环境的改变等因素,术后循环多不稳定,故常需持续使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硝普钠、硝酸甘油等血管活性药物以维持循环系统稳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