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肥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接受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围手术期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OPCAB手术的肥胖患者38例[体质量指数(BMI)≥30 kg/m2],随机选择同期行OPCAB治疗的BMI正常患者7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临床资料,分析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肥胖组左房直径(LAD)、左室舒张末直径(LVDd)、左室舒张功能减退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肥胖组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较对照组有显著延长(P=0.004),其余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OPCAB术可以安全地用于肥胖冠心病患者的外科治疗,患者可能面临更长术后插管时间,但并不增加围手术期死亡率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右室双出口(Taussig-Bing型)是指右室双出口伴肺动脉瓣下型室间隔缺损,手术矫治较困难,目前国际上采用心内隧道将室缺与肺动脉开口连接,然后大动脉做调转术(Switch方法),手术结果较理想.在大动脉调转术(ASO)中,冠状动脉移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不同类型的冠状动脉畸形是术后早期和晚期死亡的危险因素之一.当左、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单个左或右冠窦,尤其冠状动脉走行于主动脉壁内的或仅有单根冠状动脉时,手术风险明显增加[1].我院于2010年8月至9月采用大动脉调转术连1续治疗2例右室双出口(Taussig-Bing型)合并单根冠状动脉畸形患儿,手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鼻出血是鼻科常见急症之一,传统的鼻腔填塞止血使患者非常痛苦且疗效欠佳,盲目反复填塞易损伤鼻腔黏膜导致黏膜糜烂和新的出血。我科引进鼻内镜和微波治疗仪后采用微波热凝止血,效果满意。笔者于2007年4月-2009年10月诊治鼻出血患者106例并进行随访。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非体外循环下个体化全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的近期结果和手术经验。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1月,55例冠脉多支病变患者接受了非体外循环下个体化全动脉CABG术。26例采用原位左乳内动脉和左桡动脉(47.3%)作为移植血管材料,16例采用原位左乳内动脉和双桡动脉(29.1%),11例使用原位左乳内动脉、游离右乳内动脉和左桡动脉(20.0%),余2例使用原位双乳内动脉和左桡动脉(3.6%)。观察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随访移植血管通畅率,考察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有2例患者术后置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治疗,2例切口延迟愈合,1例急性肾衰,经积极治疗后均好转,围术期和随访过程中无死亡,无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心绞痛症状全部消失,随访的移植血管全部通畅,无再次血运重建手术需要。结论:非体外循环下全动脉CABG近期临床疗效满意,基于个体靶血管解剖特点的个体化全动脉策略可实现完全再血管化,近期桥血管通畅率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在早期诊断二尖瓣?主动脉瓣间纤维假性动脉瘤(P?MAIVF)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P?MAIVF患者的经胸二维超声心动图(2D?TTE)与经胸三维超声心动图(3D?TTE)相关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寻求超声心动图的特征性表现。结果:2D?TTE显示4例患者P?MAIVF均位于二尖瓣前叶与主动脉后壁之间囊袋状无回声区,共同的特点为收缩期膨胀而舒张期塌陷,并与左心室流出道相通。3D?TTE较2D?TTE更能清楚显示P?MAIVF与周围组织结构立体空间关系,明确瘤体位置和大小。结论:将2D?TTE与3D?TTE相结合可清晰显示P?MAIVF的大小、与周围邻近组织结构的空间关系及相关并发症情况,从而提高患者P?MAIVF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动脉移植物旋股外动脉降支(descending branch of lateral circumflex femoral artery,DBLCFA)与乳内动脉(internal mammary artery,IMA)的血管功能,根据二者对血管收缩剂和舒张剂的药理学反应评估其痉挛特征及内皮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患者心外膜脂肪体积(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 volume,EATV)、管周脂肪厚度 (perivascular adipose tissue thickness,PATT)与冠状动脉血管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评估EATV联合临床相关指标预测患者预后的效能。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81例进行冠状动脉CTA(coronary CT angiography,CCTA)及冠状动脉造影 (coronary angiography,CAG)的冠心病患者,统计所有患者基础基线资料及临床处理方式,基于医院影像系统统计 EATV、 PATT、SYNTAX评分,随访患者出院后6个月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心血管相关性死亡、心肌梗死、支架再植入、心血管相关疾病再入院、稳定型心绞痛及不稳定性心绞痛发作情况。通过线性回归模型和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描述EATV对CCTA 疑诊冠心病患者进一步进行CAG的辅助意义及EATV和PATT与SYNTAX评分的相关性,构建基于EATV和相关临床指标预测冠心病患者预后的模型。结果:①EATV可提高CCTA疑诊冠心病患者进行CAG检查的阳性处理价值(AUC=0.562上升至 AUC=0.771);②Pearson相关统计示:该入组冠心病患者EATV与SYNTAX评分呈正相关(r=0.828,P<0.001),EATV及经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标化的 normalized EATV均与患者的SYNTAX评分成正相关(r=0.774,P<0.001);③ EATV联合临床指标:性别、前降支冠状动脉管周脂肪HU数值(LADHU)、左室舒张期横径(LVDd)(AUC=0.775)较SYNTAX评分(AUC= 0.707)可更准确预测冠心病患者出院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结论:EATV与CAD密切相关,对CCTA拟诊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决策具有指导意义。它与SYNTAX评分呈正相关,对冠心病的预后评估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PI3K-AKT信号转导系统成员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serine/threonine kinase,AKT)、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在小鼠深低温缺血再灌注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将60只4周龄C57/BL6小鼠随机平均分为假手术组(sham group)、模型组(model group)和阻断剂组(LY group)建立深低温I/R模型,于再灌注24 h后处死小鼠取脑,Western-blot检测AKT1的表达,RT-PCR技术检测小鼠脑组织Caspase-3 mRNA,Tunel法检测小鼠大脑皮层细胞凋亡.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于再灌注24 h后p-AKT显著激活(P<0.05),Caspase-3 mRNA表达明显增加[(0.78±0.03) vs.(0.29±0.05),P<0.05]并且出现明显的病理凋亡[(75.86%±4.68%)vs.(5.06%±2.17%),P<0.05];应用PI3K特异性阻断剂LY294002后,阻断剂组小鼠p-AKT表达较模型组减少,且Caspase-3 mRNA、病理凋亡均显著高于模型组[(0.90±0.02) vs.(0.78±0.03);(80.92%±3.18%) vs.(75.86%±4.68%),P<0.05)].结论 在小鼠脑深低温缺血再灌注过程中PI3K-AKT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修正性鼻内镜手术联合克拉霉素治疗复发性慢性鼻-鼻窦炎(RCRS)的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2009年12月至2015年6月诊治的62例RCRS患者分为单独修正性鼻内镜手术组(单独组)和修正性鼻内镜手术联合克拉霉素组(联合组),每组各31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其他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鼻塞、流涕、头痛和嗅觉减退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联合组鼻塞、流涕、头痛和嗅觉减退评分均明显低于单独组(P0.05)。联合组治疗有效率为90.32%,明显高于单独组的64.52%(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黏膜纤毛传输速率水平显著升高(P0.05),联合组黏膜纤毛传输速率改善程度优于单独组(P0.05)。联合组术腔清洁时间和上皮化时间明显短于单独组(P0.05)。结论修正性鼻内镜手术后予以克拉霉素可显著提高RCRS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咽炎患者咽部分泌物病原菌感染状况及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水平。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7月该院诊治的96例慢性咽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取咽后壁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同时利用全自动血常规分析仪检测所有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水平。结果所有患者中有44例报告细菌学异常,检出率为45.83%,共检出68株病原菌;单纯性分型、肥厚性分型和干燥性分型患者分别检出32株(47.06%),25株(36.76%)和11株(16.18%)菌株;慢性咽炎患者的病原菌种检出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α-溶血性链球菌(27.94%)、副流感嗜血菌(23.53%)和肺炎链球菌(16.18%);药物耐药性分析发现,青霉素、克林霉素和红霉素的耐药性最高,耐药率分别为63.24%、55.88%和44.12%。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和万古霉素的灵敏度较好,耐药率分别为17.65%、17.65%和0.00%;将检出病原菌的患者为观察组,并以未检出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嗜酸性粒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病原菌检出患者中性粒细胞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咽炎病原菌的检出率较高,病原菌的耐药性情况需要重视;慢性咽炎患者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与病原菌检出率无关,而低中粒性细胞水平患者病原检出率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