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子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与肥胖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以"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子激活受体γ2"、"PPARγ2"、"pparg2"、"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2"、"肥胖"、"Pro12Ala"、"基因多态性"、"polymorphism"、"Chinese"为检索词,检索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外文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发表于自数据库建立至2019年12月31日的以中国人群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对文献评分≥5分的文献利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省(自治区)的10篇文献,其中病例1388名,对照1247名。Meta分析显示,(1)显性基因模型:携带Ala/Ala+Pro/Ala型者肥胖发生的风险是携带Pro/Pro型者的1.86倍(OR=1.86,95%CI 1.07~3.21);(2)加性基因模型:携带Pro/Ala型者肥胖发生的风险是携带Pro/Pro型者的1.79倍(OR=1.79,95%CI 1.04~3.08);(3)等位基因模型:携带等位基因Ala者肥胖发生的风险是携带等位基因Pro者的1.75倍(OR=1.75,95%CI 1.11~2.78)。对不同地区进行亚组分析,南方地区显性基因模型、加性基因模型和等位基因模型的合并OR(95%CI)值分别为1.96(1.12~3.42)、2.02(1.14~3.56)和1.79(1.06~3.03),北方地区显性基因模型、加性基因模型和等位基因模型的合并OR(95%CI)值分别为1.89(0.90~3.97)、1.77(0.85~3.67)和1.80(0.97~3.36)。结论中国人群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等位基因Ala或基因型Ala/Ala或Pro/Ala会增加肥胖发生的风险,南方地区人群相关性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estrictive cubic spline,RCS)方法探讨新疆乌鲁木齐市孕产妇多溴联苯醚(PBDEs)暴露水平与新生儿低出生体重(low birth weight,LBW)的剂量-反应关系。方法收集乌鲁木齐市96例足月初产妇血样,检测血清中7种PBDEs[2,4,4′-三溴联苯醚(BDE-28)、2,2′,4,4′-四溴联苯醚(BDE-47)、五溴联苯醚(BDE-99)、2,2′,4,4′,6-五溴联苯醚(BDE-100)、2,2′,4,4′,5,5′-六溴联苯醚(BDE-153)、2,2′,4,4′,5,6′-六溴联苯醚(BDE-154)、2,2′,3,4,4′,5′,6-七溴联苯醚(BDE-183)]浓度,计算ΣPBDEs,并收集孕产妇及其配偶社会人口学资料、产前检查情况、孕期营养情况、内外环境因素及新生儿出生结局,分析影响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的影响因素和探讨孕产妇PBDEs暴露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 (1)孕妇血清PBDEs总浓度范围144.67~32884.70 pg/g lipid weight(LW),中位数3930.93 pg/g LW,BDE-153为主要贡献来源,以中位数计算,其贡献率为41.04%;(2)ΣPBDEs与新生儿身长、体重等出生结局呈正相关关系(P0.05);(3)ΣPBDEs、孕期增重、出生体重、Apgar评分、怀孕前后房屋装修、家电使用数量及地毯使用数量在正常出生体重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组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RCS分析显示,孕期PBDEs暴露水平与出生体重的关联强度呈非线性的"∩"形剂量-反应关系,孕期PBDEs暴露水平与LBW的关联强度呈微弱非线性的"^"形剂量-反应关系,孕期PBDEs暴露水平与正常出生体重的关联强度呈非线性的"^"形剂量-反应关系(非线性检验,均P0.05)。结论乌鲁木齐市孕产妇血液中PBDEs负荷水平较低,但能够对新生儿出生结局造成影响,孕期PBDEs暴露水平与出生体重的关联强度呈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鹰嘴豆膳食纤维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影响。方法将高脂血症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高脂模型组,鹰嘴豆膳食纤维高(30 g/kg高脂饲料)、中(15 g/kg高脂饲料)和低(5 g/kg高脂饲料)3个剂量组,高脂模型组以高脂饲料饲养,干预组分别以不同剂量的含有鹰嘴豆膳食纤维的高脂饲料饲养,干预7 w后,处理动物,分析比较鹰嘴豆膳食纤维各剂量组对各组大鼠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的影响。结果与高脂模型组相比,鹰嘴豆膳食纤维各剂量组均能降低TC(F=8.169),TG(F=5.970)和LDL-C(F=11.850)水平,且升高HDL-C(F=9.398)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各组TG和LDL-C值降低呈现剂量依赖关系,并以鹰嘴豆膳食纤维高剂量组效果最为显著(P0.01),HDL-C值升高也呈剂量依赖关系,各组TC值虽显著降低,但以中剂量组效果最为明显。结论鹰嘴豆膳食纤维可以调节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探讨复方祖帕糖浆(CZS)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中药靶点数据库(BANTMAN-TCM)和中药成分数据库(TCMIP)数据库信息筛选CZS的活性成分,CZS活性成分与疾病靶点进行映射,得到CZS作用于COPD的潜在靶点。潜在靶点利用基因功能注释(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等方法进行富集分析,寻找CZS作用于COPD的信号转导通路。结果 CZS活性成分与COPD相关靶点进行映射得到77个潜在靶点,潜在靶点富集分析结果显示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和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富集显著程度最高。结论 CZS的β谷甾醇、槲皮素、木犀草素和豆甾醇等活性成分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和TNF信号通路,从而发挥治疗COPD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