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闵钦威 《北方药学》2012,9(8):21-21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2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培美曲塞500mg/m2,第一天静脉滴注,常规剂量联合顺铂或者是卡铂或者是奥沙利铂,21d作为1周期,患者至少化疗2个周期。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完全缓解(CR)0例(0%),部分缓解(PR)8例(30.77%),稳定(SD)12例(46.15%),进展(PD)6例(23.08%),总有效率为30.77%,疾病控制率为76.95%。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及贫血。结论:培美曲塞对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具有很好的疗效,特别是对肺腺癌的疗效更为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闵钦威 《中国药房》2010,(48):4543-4544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对胃癌患者多项血清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09年1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组)40例和B组(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组)40例,同时选取4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C组)。记录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血清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一氧化氮(NO)、志愿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结果:治疗前A、B组的血清sICAM-1、NO、VEGF、IL-2、TNF-α和IL-6水平均显著高于C组(P<0.05),治疗后A组的治疗效果优于B组,且A组的血清sICAM-1、NO、VEGF、IL-2、TNF-α和IL-6的水平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对胃癌患者多项血清因子水平的影响较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闵钦威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3):2610-2611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顺铂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09年12月期间收治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9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两组患者经明确诊断后,观察组给予紫杉醇联合顺铂的化疗方案并行全麻下广泛全子宫切除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而对照组则在未化疗的情况下直接进行手术,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完全缓解率和部分缓解率以及总有效率均明显提高,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研究组发生消化道反应Ⅰ级和骨髓抑Ⅰ级的比率有所增高,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对局部晚期宫颈癌进行新辅助化疗,其疗效确切,效果显著,对于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奥施康定治疗慢性癌性的中重度疼痛的临床效果和药后反应。方法:对来某院进行慢性癌性的中重度疼痛治疗的患者进行筛选,要求患者没有其他病患在身,并且没有滥用药物。以此选出50例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观察,对奥施康定进行口服使用,每天根据患者当日的疼痛降低效果进行适量的加大剂量,但是剂量范围必须控制在10mg~60mg/12h之内,然后对用药之后的疼痛治疗情况以及主要不良反应进行观察记录。结果:对于50例病患的观察结果显示,中度疼痛的患者全部出现质量效果,重度疼痛患者95%左右的人效果明显。其中完全缓解疼痛有19人,部分缓解疼痛有29人,轻度缓解疼痛2人。关于不良反应,有1人头晕,2人厌食,3人腹胀,6人出现恶心呕吐。结论:奥施康定能够有效的对中重度性的慢性癌性引起的疼痛进行治疗,会有些许的不良反应,但是比较轻,不影响患者的正常睡眠和生活,可以作为治疗癌痛的良好药物。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肿瘤医院抗肿瘤及抗感染药物使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湖北省肿瘤医院药剂科药库1995~1999年使用的抗肿瘤药物和抗感染药物出库使用情况。其出库金额逐年上升,分别增长〉2倍,抗肿瘤药物烷化剂类最为突出,抗生素及动、植物类均列前位;抗感染药物费用较大的有头孢类、青霉素类和喹诺酮类。说明该院使用的抗肿瘤及抗感染药较为正常、合理,但也受到市场经济条件下药品价格上涨、药品消费结构变化以及社会药品滥用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