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长链非编码RNA(lncRNA)AK092375在膀胱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通过葡萄糖转运蛋白3(GLUT3)的表达对NF-κB/TCS2/mTOR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 2020年1月—2021年5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进行相关实验.选择AK092375表达量最低的膀胱癌细胞系T24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PlncRNA-1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12例前列腺癌患者病理组织为观察组(Pca组),另选取1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病理组织为对照组(BPH组),采用qRT-PCR方法检测两组间PlncRNA-1 mRNA相对表达水平间差异.同时将雄激素依赖的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分为两组,根据是否采用siRNA下调PlncRNA-1表达水平分为PlncRNA-1-siRNA组和Negative control(NC)组.采用qRT-PCR方法检测两组间PlncRNA-1 mRNA相对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两组间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表达水平.采用CCK-8法检测第1、2、3、4、5天两组细胞增殖情况,比较两组细胞间增殖速率间差异.结果:Pca组患者组织标本中PlncRNA-1 mRNA表达水平为(2.48±0.37),较BHP患者组织(1.19±0.28)显著升高(P=0.031).PlncRNA-1-siRNA组细胞中PlncRNA-1 mRNA相对表达量(1.43±0.69)较NC组细胞株(2.54±0.41)明显降低(P=0.028).经siRNA下调PlncRNA后,PlncRNA-1-siRNA组细胞中Cyclin D1蛋白水平显著较NC组降低(P<0.05).PlncRNA-1-siRNA组细胞株增值速率较NC组细胞明显下降(P<0.05).结论:长链非编码RNA PlncRNA-1的高表达参与了前列腺癌的发病过程,促进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的表达从而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可能是其参与发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癌抗原-2(EPCA-2)及人类腺体激肽释放酶2(HK2)浓度检测用于早期前列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61例,另选取该院同期体检健康者37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入组研究对象均于清晨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并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EPCA-2和HK2浓度。两组血清EPCA-2和HK2浓度、阳性率和不同临床分期血清EPCA-2和HK2浓度变化及EPCA-2和HK2联合检测特异度和灵敏度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血清EPCA-2和HK2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EPCA-2和HK2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分期Ⅲ~Ⅳ期患者血清EPCA-2和HK2浓度高于临床分期Ⅰ~Ⅱ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CA-2+HK2特异度和灵敏度高于EPCA-2、HK2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癌患者血清EPCA-2及HK2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和灵敏度,EPCA-2及HK2对前列腺癌患者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晨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在膀胱癌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检测晨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在膀胱肿瘤诊断中的作用,寻找一种敏感特异的非介入性方法诊断膀胱癌。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试验(FQ-PCR)和细胞学方法,对39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肿瘤组)、20例膀胱良性疾病患者(对照组)晨尿脱落细胞进行了端粒酶活性检测,肿瘤组均行手术治疗,肿瘤标本作病理组织学检查,对两种方法检测的阳性率以及病理检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FQ-PCR法检测肿瘤组患者晨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的阳性率为74.4%(29/39),显著高于尿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30.8%(12/39);G1、G2、G3级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自排晨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阳性率分别为66.7%、77.3%和75%,无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中仅1例表达有端粒酶活性,与肿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FQ-PCR法检测晨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操作简便,特异、敏感,可以作为膀胱移行细胞癌早期诊断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与转移抑制基因 (nm2 3)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 ,发现其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其临床和病理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 ,测定PCNA、nm2 3在 7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用阳性水平指数 (PLT)作为表示PCNA、nm2 3基因蛋白表达水平指标。阳性水平指数(PLI) =阳性细胞百分率P/A(% )×平均光密度 (AOD)。结果 :8例正常膀胱黏膜细胞核均有PCNA阳性表达。与肿瘤相比 ,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1 )。 8例正常膀胱黏膜均有nm2 3表达 ,与肿瘤相比 ,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1 )。PCNA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与分期呈正相关 (P <0 0 1 ) ,与分级呈正相关关系 (P <0 0 1 ) ,与肿瘤大小呈正相关 (P <0 0 1 )。nm2 3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与分期、分级、大小不相关。二者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均与复发与否相关 ,其中PCNA表达与复发与否呈正相关 ,P <0 0 1。nm2 3表达与复发与否呈负相关 ,P <0 0 1。结论 :用阳性水平指数 ,作为免疫组化研究阳性表达水平指标 ,使研究由定性、半定量转化为定量 ,便于科学的统计分析。测定PCNA、nm2 3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 ,具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PCNA表达的阳性水平可用于肿瘤良恶性的鉴别。利用阳性水平指数 ,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肝细胞癌中组蛋白甲基化酶SET结构域分支型1(SETD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90例肝细胞癌患者,分别采集其肝细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采取qRT-PCR法对其中SETDB1的水平进行检测,并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肝细胞癌组织中SETDB1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肝细胞癌组织中SETDB1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肿瘤直径为6 cm及以上者的癌组织SETDB1水平明显高于肿瘤直径不足6 cm者(P<0.05);MVI分型中,M1+M2型的癌组织SETDB1水平明显高于M0型(P<0.05);pTNM分期中,Ⅲ+Ⅳ期患者癌组织SETDB1水平明显高于I+II期(P<0.05)。结论:肝细胞癌中组蛋白甲基化酶SETDB1的水平明显升高,且肿瘤直径较大、M1+M2型、pTNM分期较高患者的肝细胞癌内SETDB1的水平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患者术前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与肿瘤病理分期、分级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ELISA对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行肾癌根治术或肾部分切除术的98例ccRCC患者术前血清hs-CRP与PCT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肿瘤病理分期、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与病理分期为pT1[0.610(0.006~2.730)mg/L]及pT2[0.990(0.140~3.120)mg/L]的患者相比较,pT3+4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增高[1.510(0.070~3.940)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Fuhrman分级为Grade1~2组患者相比较,Grade3~4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增高[0.270(0.005~2.690)vs1.410(0.130~3.880)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病理分期为pT1[0.060(0.001~2.630)ng/ml]组患者相比较,pT2[0.420(0.023~1.550)ng/ml]和pT3+4[0.480(0.080~2.630)ng/ml]组患者的血清PCT水平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Fuhrman分级为Grade1~2的患者[0.050(0.001~1.220)ng/ml]相比较,Grade3~4[0.270(0.013~2.800)ng/ml]的患者其血清PCT水平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结果表明,血清hs-CRP水平的阈值为0.652mg/L(灵敏度94.7%、特异性83.0%),血清PCT水平的阈值为0.086ng/ml(灵敏度82.1%、特异性80.5%).结论 ccRCC患者术前hs-CRP和PCT水平与肿瘤的病理分期、分级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直肠指检,血清PSA〉4ng/mL及经直肠超声检查前列腺声像图异常,怀疑有占位性病变的56人进行经直肠超声引导的前列腺穿刺活检。结果:56例行前列腺穿刺的病人中前列腺癌20例,前列腺增生33例,前列腺结核2例,前列腺平滑肌肉瘤1例。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的前列腺穿刺活检其操作简单,病人痛苦小,并发症少,较安全。在前列腺癌及其他前列腺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细胞骨转移的机制及LNCaP和IA8两种细胞株中的E钙粘素以及波形蛋白的表达意义,对前列腺癌治疗的分期及药物使用进行指导。方法对前列腺癌LNCaP和IA8两种细胞株中的E钙粘素以及波形蛋白的表达情况使用Western印迹法进行鉴定,分析其不同的转移潜能以及在前列腺癌的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结果 E钙粘素在LNCaP中存在高表达,在IA8中却缺失,而波形蛋白却在IA8中存在高表达,在LNCaP中缺失,可见E钙粘素和波形蛋白在LNCaP和IA8细胞表达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β-肌动蛋白在二者的表达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二者的E钙粘素/β-肌动蛋白及波动蛋白/β-肌动蛋白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前列腺癌患者的LNCaP和IA8细胞株中确实存在着E钙粘素和波形蛋白表达差异,说明E钙粘素和波形蛋白在前列腺癌的骨转移过程中发挥着促进或者抑制作用,这对探讨前列腺癌细胞骨转移的机制和治疗并最终对抗前列腺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孙玉福  闫骏 《天津医药》2020,48(2):152-155
摘要: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所导致的后果严重,有效减轻此类损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气体信使分子硫化氢(H2S)可减轻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国内外均有对于其机制的研究,这些机制包括清除氧自 由基、减少细胞死亡、减轻白细胞聚集、减少微循环无复流现象的发生以及同NO的相互作用等。本文就H2S影响骨 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各种机制作一综述,旨在为临床实践中减轻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理论基础及新的研 究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