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目的:探索SNHG15-lncRNA ceRNA网络靶向miR-451a促进胶质瘤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qRT-PCR检测SNHG15和miR-451a在临床组织标本、人脑神经胶质细胞系HEB和神经胶质瘤细胞系(U87、U251和Hs683)的表达量中的表达量;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验、qRT-PCR和Pull down...  相似文献   
3.
4.
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颅内动脉瘤是脑动脉上的异常膨出部分,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颅内动脉瘤好发于组成脑底动脉环的大动脉分叉或分支的远侧角处[1],发生率为0.2%~1%,动脉瘤首次发生破裂后1个月内的死亡率可高达40%~50%,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手术治疗一直是预防颅内动脉瘤再次破裂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2].随着显微技术的提高,颅内动脉瘤的治愈率也逐步提高,死亡率和致残率有显著下降.显微手术要根据每个患者的病变部位及性质,进行准确的设计开颅部位,并充分利用脑组织间隙时手术路径最短、损伤最小、并发症最低.2005年1月~2006年9月收治31例前循环动脉瘤,以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与脑疝后脑梗塞预后有关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脑疝后脑梗塞患者的治疗方法(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发病时GCS评分、发病时中线结构移位程度、发病时大脑脚池、环池受压程度、脑梗塞的大小等因素与脑疝后脑梗塞预后的关系.结果 脑疝后脑梗塞发生时大脑脚池、环池明显受压者16例,GCS评分低于5分者13例,大面积脑梗塞者14例,它们均与脑疝后脑梗塞的预后关系密切.结论 脑疝后脑梗塞发生时大脑脚池、环池受压明显,GCS评分低及大面积脑梗塞患者预后差对脑疝后脑梗塞的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门东海 《黑龙江医药》2021,34(4):753-756
目的:分析微创手术结合术后颅内压监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4月因高血压脑出血于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采用手术治疗方案的差异分为观察组(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颅内压监护)、微创组(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与传统组(传统开颅术).对比三组临床疗效、各项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微创组与传统组(P<0.05);观察组脱水药物剂量与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微创组与传统组,脱水药物使用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微创组与传统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微创组与传统组(P<0.05).结论:微创手术结合术后颅内压监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该治疗模式的应用可明显提升患者术后康复速度,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门东海 《黑龙江医药》2021,34(4):753-756
目的:分析微创手术结合术后颅内压监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4月因高血压脑出血于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采用手术治疗方案的差异分为观察组(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颅内压监护)、微创组(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与传统组(传统开颅术).对比三组临床疗效、各项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微创组与传统组(P<0.05);观察组脱水药物剂量与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微创组与传统组,脱水药物使用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微创组与传统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微创组与传统组(P<0.05).结论:微创手术结合术后颅内压监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该治疗模式的应用可明显提升患者术后康复速度,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