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药学   1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左氧氟沙星系第三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中最为优良的药物之一。目前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消化系统等细菌感染。利巴韦林为广谱抗病毒药,对多种RNA和DNA病毒有抑制作用,对有细菌与病毒洽并感染者,临床上常同时使用。二者能否混合在4种常用输液中静脉滴注,尚未见报道,本实验根据临床用药习惯,对盐酸左氧氟沙星与利巴韦林在4种常用输液中的配伍稳定性进行了实验考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韦仕勇 《中国药师》2004,7(5):395-395
炉甘石薄荷脑洗剂收载于<中国医院制剂规范>第二牌[1],具有止痒、收敛、保护皮肤等作用.由于疗效较好,临床用量较大.中国医院制剂规范的制备方法操作繁琐,费时费力不太适合医院的大量制备.为此笔者对该制备方法进行了改进,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炉甘石薄荷脑洗剂是临床常用的制剂,收载于献未有苯酚的定量测定方法.本建立了示差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苯酚的含量,为质量控制提供了方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5.
<正>左氧氟沙星系第三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中最为优良的药物之一,目前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消化系统等细菌感染。利巴韦林为广谱抗病毒药,对多种RNA和DNA病毒有抑制作用,对有细菌与病毒合并感染者,临床  相似文献   
6.
注射用头孢唑肟钠与利巴韦林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注射用头孢唑肟钠与利巴韦林注射液配伍稳定性.[方法]在25 ℃下,观察配伍液在8 h内的外观、pH值变化,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变化.[结果]两药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8 h内各项变化均无显著性.[结论]注射用头孢唑肟钠与利巴韦林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在室温下8 h内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7.
抗感染药物在我国医院用药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医疗用药中是最重要的处方药物,其购药金额占全部购药金额的1/3以上。如何促进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和防治院内感染,已成为医院临床实践中一项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以我院1996~1998年药库发出的抗感染药品为依据,进行较为全面的统计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类药的用药状况及趋向,为医院加强其合理使用和管理提供参考。1全额排序前十五位的药品3年来我院抗感染药物购药金额占全部购药金额约为1/4,1996年为26.85%,1997年为24.75%,1998年为24.42%,…  相似文献   
8.
韦仕勇 《药品评价》2007,4(4):306-307
头孢唑林钠为半合成第一代头孢菌素,具有广谱、耐酸、毒付作用小等特点,对G 和G-菌一般均有效,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利巴韦林为广谱抗病毒药,对多种RNA和DNA病毒有抑制作用,对有细菌与病毒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注射用头孢唑肟钠与炎琥宁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25℃下,观察配伍液在8h内的外观、pH值变化,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变化。结果:两药在氯化钠注射液(9、0mg/mL)中配伍8h内各项变化均无显著性。结论:注射用头孢唑肟钠与炎琥宁在氯化钠注射液(9、0mg/mL)中配伍在室温下8h内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0.
氯化铵合剂为临床常用的制剂,《中国医院制剂规范》规定的含量测定方法为间接银量法,还有直接银量法和加热排氨后的银量法。前法操作较费时,后两法测定结果偏高约4%。本研究采用加入甲醛,与氯化铵反应析出定量的盐酸.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滴定,通过实验建立了置换酸碱滴定法测定氯化铵合剂的含量。结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