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结肠镜联合X线行扩张与内支架置入治疗左半结肠恶性狭窄与梗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结肠镜和X线透视引导下,对5例左半结肠恶性狭窄与梗阻的患者实施内镜下扩张与金属内支架置入治疗。结果:5例患者均一次性扩张与金属内支架置入成功,腹痛、肠梗阻等症状均即刻解除,未出现肠道大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患者置入支架后生存期为2~30个月。结论:结肠镜联合X线行扩张与内支架置入治疗左半结肠恶性狭窄与梗阻,避免了肠造瘘,具有微创、安全、见效快等优点,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逆行胰胆管造影诊疗术28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诊疗术在胆胰系统疾病中的诊疗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7月—2012年8月在该院接受ERCP诊疗的281例相关资料。结果 ERCP成功率95.4%;其中胆总管结石占首位,为88.6%,恶性胆道梗阻占10.3%;乳头良性狭窄占1.1%。并发症发生率3.2%,无穿孔及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ERCP对于胆系疾病来说是一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直肠广基癌前病变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17例直肠广基癌前病变的患者应用钩刀、IT刀、氩气刀(APC)、内镜注射针、热活检钳等行ESD手术前后实施合理护理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ESD,痊愈出院,无1例留下后遗症。术中出血4例,术后延迟性出血3例,均通过热活检钳电凝、APC、钛夹夹闭血管等方法成功止血;术中发生穿孔2例,1例肠镜下钛夹缝合修补成功,另1例直肠因穿孔太大,钛夹无法修补,中转开腹行肠壁修补术。结论ESD是治疗直肠广基癌前病变的新方法,具有微创、治疗效果彻底的优势。术前、术中、术后实施合理的护理是保证ESD治疗成功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胃镜对上消化道癌肿TNM分期的准确性。方法对2010年9月至2012年8月铜陵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明确诊断胃癌患者161例,术前行超声胃镜检查,与术后病理相对照。结果超声胃镜对 T 分期和 N 分期准确率分别为81.4%和68.9%,T 分期中有30例与术后病理不符,N 分期中有50例与术后病理不符。结论超声胃镜在消化道肿瘤 T 分期和 N 分期的诊断上具有明显的应用价值,与影像学检查可互为补充,提高术前 TNM 分期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肠镜下大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爱玲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0):4194-4195
目的:探讨高频电凝电切除大肠息肉术的治疗效果及护理配合。方法:对在本院内镜中心进行肠镜下大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的326例(468颗息肉)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高频电凝电切除术治疗大肠息肉成功率为99.7%,1例穿孔,中转手术。结论:高频电凝电切除大肠息肉术的治疗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6.
胃镜下放置鼻肠营养管新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营养支持在急性胰腺炎、上消化道肿瘤等疾病治疗中已成为重要的基础治疗.对需营养支持的患者首选肠内营养支持的观点已成为共识[1].安全、高效的放置鼻肠营养管建立肠内营养途径是实现肠内营养支持的必备条件.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探索出胃镜下放置鼻肠营养管建立肠内营养途径的新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病变的操作方法、疗效及并发症等。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按照入选标准选取食管、胃及结直肠病变患者53例,共治疗病变56处。依次进行标记、注射、环周切开、剥离、止血等步骤。切除标本回收送病理。所有病例均按计划内镜随访。结果所有56处病变均完整切除,术中出血3例:1例创面小动脉出血,内镜下钛夹止血;1例胃黏膜下持续出血,形成血肿,中转开腹行胃窦切除术;另1例胃体增生性息肉,病变完整切除,创面出血,热活检钳反复止血不成功,再以止血夹夹闭仍无效,术中血压下降,心率增快,遂急诊中转开腹止血手术。术后延时出血1例:1例直肠管状腺瘤ESD术后7 d大出血,经肛门缝扎止血。术中发现肠壁穿孔1例,中转开腹行肠壁修补术。53例患者均康复痊愈出院,无患者出现后遗症。53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5 d。在随访2-30个月后不存在复发患者。结论 ESD治疗消化道病变是安全的,可以一次性完整切除较大病变,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资料,且术后不易复发。缺点是操作时间长,技术难度较大,并发症较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MR)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探头超声内镜(MPS)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用MPS对46例53个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进行检查。结果:息肉22个,间质瘤12个,脂肪瘤4个,异位胰腺3个,囊肿3个,外压性改变3个,食管静脉曲张2个,胃黏膜脱垂2个,胃窦早癌1个,无病变者1例。部分选择治疗的病灶术后诊断与MPS诊断符合率为100.0%。结论:MPS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准确、安全、简便、无创,对指导治疗、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胆道恶性梗阻性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胆道恶性梗阻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例胆道恶性梗阻性疾病患者行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治疗,并对其临床效果、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8例患者中置管成功6例,置管成功率75%。成功的6例中血清总胆红素由术前的(288.5±104.6)μmol·L^-1下降为术后1周的(132.7±92.4)μmol·L^-1,其中术后1周血清总胆红素下降程度≥1/2术前水平4例,〈1/2术前水平2例。术后发生高淀粉酶血症2例。术后37d死亡1例,术后不到1个月随访期1例。其余生存期超过3月4例,超过6月3例。结论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术是治疗胆道恶性梗阻性疾病的有效方法,创伤小、经济、安全,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探头超声内镜(MPS)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用MPS对46例53个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进行检查。结果:息肉22个,间质瘤12个,脂肪瘤4个,异位胰腺3个,囊肿3个,外压性改变3个,食管静脉曲张2个,胃黏膜脱垂2个,胃窦早癌1个,无病变者1例。部分选择治疗的病灶术后诊断与MPS诊断符合率为100.0%。结论:MPS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准确、安全、简便、无创,对指导治疗、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