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药学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 (Losartan ,商品名 :科素亚 )抗心力衰竭疗效 ,及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部分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影响。方法 :33例患者 ,服用氯沙坦 2 5~ 5 0mg/d ,治疗 12周 ,观察其治疗前后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影响和治疗前后血浆肾素活性 (PRA)、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去甲肾上腺素 (NE)、肾上腺素(E)、内皮素 (ET)、一氧化氮 (NO)水平及心功能改变情况。结果 :3例患者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血浆PRA、AngⅡ、NE、ET水平均显著下降 ,NO水平升高。结论 :血管紧张素Ⅱ拮抗剂不仅能抑制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 (RAS)和交感神经活性 ,还能调节内皮细胞舒缩功能 ,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依那普利5mg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伊贝沙坦150mg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肱动脉内皮功能的变化。方法确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AS患者用完全随机设计,将患者分为ACEI组47例,依那普利开始剂量2.5mg/d,逐渐加至5mg/d;ARB组49例,用伊贝沙坦逐渐加量至150mg/d;对照组48例,不用以上药物。疗程3个月以上。血管B超检查患者治疗前、后肱动脉内皮功能的变化。随访3个月。结果ACEI组患者治疗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V)从(3.3±2.7)%提高至(5.6±4.2)%(P=0.001),肱动脉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IV)从(12.6±7.4)%提高至(12.8±7.1)%(P=0.835);ARB组患者治疗后EDV从(4.4±2.9)%提高到(6.2±3.2)%(P=0.038),EIV从(10.6±5.8)%下降到(9.5±4.7)%(P=0.230);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EDV、EIV改变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EDV、EIV变化值比较,ACEI组和ARB组相比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那普利和伊贝沙坦均可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肱动脉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3.
辛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房颤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血脂、房颤再发率和缺血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86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常规治疗同时,口服辛伐他汀剂量20mg/d;对照组45例,仅给予常规治疗。追踪18个月,观察血脂、阵发性房颤再发率和转为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的发生率,以及缺血性相关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1)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无显著性变化(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胆固醇显著下降(P〈0.05)。(2)阵发性房颤再发率和转为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的发生率:治疗组阵发性房颤再次发作4例(9.6%),明显低于对照组6例(13.3%,P〈0.05);转为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2例(4.9%);明显低于对照组13例(28.9%,P〈0.05)。(3)缺血性事件的发生率:治疗组发生缺血性事件8例(19.5%),其中心力衰竭3例(7.3%),冠心病恶化再入院2例(4.9%),心源性死亡2例(4.9%),脑卒中1例(2.4%),明显低于对照组20例(44.4%,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应用辛伐他汀治疗,不仅能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胆固醇,而且能降低阵发性房颤的再发率,降低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的发生率,减少缺血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