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高能量损伤病例的增多,胸腰椎骨折的病例也随之增多,就其治疗方面,在手术入路、伤椎植骨、伤椎置钉及采用长节段还是短节段固定上存在较大争议。我院脊柱中心自2006-01-2011-06采用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79例胸腰椎骨折的病例,其中长节段固定26例,短节段固定53例,现就两者的  相似文献   
2.
改良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单枚Cage加自体骨块椎间融合的改良经后路椎体间融合(P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自2000年12月~2006年6月,笔者在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的基础上用1枚Cage加1块自体骨椎间融合的手术方法治疗腰椎滑脱症46例,崩裂性滑脱24例,退变性滑脱22例。其中男25例,女21例;年龄29~67岁。部位:L3、42例,L4、523例,L5S121例。根据Meyerding滑移分度法:Ⅰ度22例,Ⅱ度19例,Ⅲ度5例。结果随访8~72个月,平均25个月。根据Nakai疗效评定标准:优23例,良22例,可1例。术后滑脱复位44例,Ⅲ度恢复到Ⅰ度2例。结论Cage加自体骨块融合的改良PLIF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具有固定坚强、较好维持椎间高度、良好的椎间骨融合、疗效确实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寰椎枕骨化对枕颈部生物力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人类寰椎枕骨化模型 ,进行生物力学测试 ,阐明寰椎枕骨化畸形对枕颈部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新鲜人体枕颈部标本制作人类寰椎枕骨化实验模型 ,分别对标本和模型进行生物力学测试 ,确定寰枕关节和寰枢关节的运动参数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标本比较 ,模型的枕寰关节各轴向的运动几近消失 (P <0 .0 0 1 ) ,最大的运动参数是后伸运动范围 ,仅 0 .2 1°。寰枢关节屈曲运动的弹性区和运动范围分别从正常的 1 1 .71°和 1 5 .55°增加至 1 6 .63°和 2 1 .0 4°,相差显著 (P <0 .0 5) ,旋转运动的中性区和运动范围分别从正常的 36 .88°和 48.2 4°增加至 41 .70°和 52 .2 4° ,相差显著 (P <0 .0 5) ,屈曲运动的中性区、旋转运动的弹性区及后伸和侧曲运动各运动参数均相差不显著 (P >0 .0 5)。结论 :1 .寰椎枕骨化畸形造成寰枕关节运动丧失 ,寰枢关节的负荷和旋转不稳定趋势增加 ,容易导致寰椎横韧带退变、松弛和寰枢关节不稳。 2 .建议对寰椎枕骨化畸形的患者密切观察 ,证实寰枢关节临床不稳 ,尽早手术融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颈前路经后纵韧带外缘与椎体后缘附着处(解剖切入点)进入椎管,再行后纵韧带切除新方法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治疗游离犁颈椎间盘脱出症、脊髓型颈椎病、后纵韧带骨化症的疗效.方法 自2003年11至2007年9月,采用改进的颈前路后纵韧带切除新方法36例,其中游离型颈椎间盘脱出症19例、脊髓型颈椎病12例、后纵韧带骨化症5例.对其术后疗效、X-线射片及MRI检查进行分析评定.结果 根据JOA评分:手术前平均10.7分,随访8月至52月,增加到16.2分.平均增加5.4分.结论 经颈前路后纵韧带切除、减压加融合固定治疗游离型颈椎间盘脱出症、后纵韧带肥厚型颈椎病及后纵韧带骨化症具有良好的手术疗效,而采用解剖切入点的后纵韧带切除方法,其操作较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5.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截至8月7日,汶川特大地震导致69222人遇难,18176人失踪。映秀镇人口约16000人,死亡5462人,失踪2190人,95%的房屋完全倒塌,100%的房屋不能居住。映秀镇附近救灾部队前后共约1万余人,开展超体能极限又极其危险的救援和重建等工作。我们医疗队负责驻映秀地区部队医疗保障,现将骨科伤病调查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前外侧小切口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自2004年8月~2008年12月,对38例80岁以上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施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A组:前外侧小切口入路,18例,B组:后外侧入路,20例。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后12h引流量以及并发症。结果随访6~10周,平均8周。手术持续时间相似,A组切口比B组小,A组术中出血量、术后12h引流量、输血量明显低于B组。结论小切口人工股骨头置换具有出血少、创伤小、少输血、恢复快的优点,尤其适合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制一种新的胸腰外固定器材一复合胸腰固定马甲,用于胸腰椎伤患及术后的外固定.方法 采用聚氯乙烯(PVC)、聚碳酸脂(PC)为主要材料,根据胸腰部生理弧度,设计研制出具有龙骨及可充气的复合胸腰固定马甲.将其应用于86例胸腰椎伤患及手术后的固定,并观察其作用与疗效.结果 所有病人均达到了治疗的目的 .气囊充气与龙骨形成双重作用,使该外固定器固定牢靠并更符合解剖要求.结论 新型胸腰固定马甲固定确实,穿戴方便、美观大方,与石膏外固定及目前的胸腰支具相比,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肘前、外侧两种手术入路治疗桡骨头骨折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显露桡骨头骨折的有效手术入路。方法采用肘前侧手术入路显露桡骨头并结合微型空心螺钉固定治疗桡骨头骨折12例,其中2例MasonⅢ型骨折的骨折块于前臂完全旋后时位于桡骨头的前侧。采用传统的肘外侧手术入路10例,显露桡骨头骨折并用微型空心螺钉埋头固定。结果前侧手术入路显露骨折时间平均为20.7分,外侧入路显露骨折时间平均为11.6分。按照Broberg和Morrey肘关节评分标准评定手术疗效:前侧入路组优良率为92%,外侧入路组优良率为90%,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肘前侧入路可有效显露并固定桡骨头骨折,降低桡神经深支损伤的可能性,尤其适用于治疗前臂完全旋后时桡骨头前侧骨折这一特殊类型骨折。两种入路可视具体情况加以选用。  相似文献   
9.
寰椎枕骨化畸形对寰枢关节运动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用生物力学测试人类寰椎枕骨化模型,阐明此模型对寰枢关节三维运动的影响.方法采用新鲜人体枕颈部标本制作寰椎枕骨化畸形实验模型,用生物力学测试,确定寰枢关节的运动参数,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标本比较,模型的寰枢关节屈曲运动的中性区变化不明显,弹性区和运动范围明显增大(P<0.05),旋转运动的中性区和运动范围明显增大(P<0.05),后伸和侧曲运动各运动参数和旋转运动的弹性区相差不显著.结论(1)寰椎枕骨化畸形造成枕寰关节运动丧失,寰枢关节的负荷和旋转不稳定趋势增加,易导致寰椎横韧带退变、松弛和寰枢关节不稳.(2)建议对寰椎枕骨化畸形的患者密切观察,证实寰枢关节临床不稳,尽早手术融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头灯辅助下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神经根管狭窄症的优点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冷光源头灯(Heine3S LED headlight)辅助下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神经根管狭窄症45例,男32例,女13例;年龄36~68岁,平均53.6岁;病程6~72个月,平均29.5个月。结果:28例患者术后次日原有腰腿痛症状消失,17例症状明显减轻。经6~14个月(平均8个月)的随访,依据JOA29分法进行疗效评分,由术前7~15分(平均11.6分)改善至术后26~29分(平均28.2分),平均改善率为93.1%。结论:冷光源头灯辅助下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神经根管狭窄症具有损伤小、操作方便、直视视野清晰、不影响脊柱的稳定性、减压彻底、疗效确实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