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8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治疗,药物涂层球囊作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技术中的后起之秀,可运送抗增殖药物以抑制血管内膜增生,并不增加金属支架层,降低了血管炎症反应及支架内血栓形成风险,目前在支架内再狭窄、小血管病变及侧支分叉病变等领域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就药物球囊的基本原理及其在不同病变中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为其在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早发冠心病(PCAD)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病变的特征。方法共入选经冠脉造影确诊为PCAD患者270例,分为男性组158例和女性组112例,对两组常见心血管危险因素(高血压史、糖尿病史、PCAD家族史、吸烟史、血脂异常病史、体重指数等)、血液指标(血脂、尿酸、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等)和冠状动脉病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男性组吸烟比例显著高于女性组(73.4%vs 1.8%,P<0.001),两组间高血压、糖尿病、PCAD家族史、肥胖、血脂异常病史无统计学差异(P>0.05),男性组血尿酸水平高于女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Apoa水平低于女性组(P<0.05),但高尿酸血症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在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男性组冠脉慢血流、长病变发生率高于女性组(P<0.05),Gensini冠脉积分高于女性组(P<0.05)。结论男性PCAD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高于女性,与吸烟以及吸烟所致血脂代谢紊乱、冠脉保护机制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左室功能正常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33例临床诊断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超证实左室射血分数>50%,入院后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并行冠脉造影,任何一支主要血管狭窄>75%定义为冠脉造影阳性。所有患者采用罗氏CARDIAC proBNP+检测仪测定NT-proBNP水平。结果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NT-proBNP水平的影响因素,纳入变量包括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抽烟、糖尿病、心房纤颤、冠脉支架置入(PCI术)史、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冠脉造影结果等。结果提示,年龄、心房纤颤和冠脉造影阳性和NT-proBN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其中冠脉造影结果对NT-proBNP水平的影响最大,心房纤颤其次,年龄的影响最小。结论冠状动脉狭窄可导致心功能正常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NT-proBNP水平显著升高,同时,心房纤颤和年龄也是NT-proBNP水平升高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早期社区管理在提高规范化药物治疗率、控制冠心病高危因素、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等方面的价值.方法 入组15个社区冠心病早期患者共234例,社区采用1对1专人管理的方式,建立登记制度与随访制度,定期宣教,随访12个月.结果 经过12个月的管理,患者在拜阿司匹林、降血压药、他汀类使用率有提高,吸烟率显著下降,从而使收缩压、心率、LDL均有显著的下降,HDL有升高的趋势,纽约心功能Ⅰ级的患者比例显著增加,Ⅲ级的患者显著下降,最终因心血管再次入院率显著下降.结论 通过医院与社区联合进行冠心病规范化管理,显著提高患者规范化药物治疗率,更好地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等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最终改善心功能,降低心血管事件再次入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大型医疗机构指导院外规范化管理,在降低冠心病患者死亡率及再入院率等一级终点事件以及提高依从性方面的意义。方法15个社区冠心病患者共2000例,意向治疗1642例,对其中10个社区的卫生服务机构人员进行培训并建立和实施患者管理计划,列为管理组,其余5个社区不进行医师培训和对患者管理,列为非管理组。随访期为23个月。结果管理组患者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心血管事件再入院等一级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非管理组,分别下降约37%、8%、56%;管理组患者心功能控制率明显高于非管理组,除拜阿司匹林外,两组患者其他冠心病治疗基础药物的使用依从性均较好。结论通过大型医疗机构指导院外规范化管理,能降低冠心病患者一级终点事件发生率,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随着医学模式逐渐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高血压、心力衰竭、冠心病等慢性心血管病的治疗措施方面已逐渐将重心转移到疾病的社区防治和管理上来,从疾病本身、社会、心理多个角度加强对疾病的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规范化院外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5个社区的冠心病患者440例为观察组,进行规范化院外护理干预;5个社区的冠心病患者388例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每3月随访1次.两组干预前用药、血压及血脂水平、心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时间3年,比较患者一级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3年中,观察组死亡51例,心血管事件再入院11例,心肌梗死5例,急性脑卒中3例;对照组死亡68例,心血管事件再入院33例,心肌梗死14例,急性脑卒中4例,一级终点事件的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实施规范化院外护理干预能改善冠心病患者预后,减少一级终点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不同的质子泵抑制剂与氯吡格雷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量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抗血小板可以降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及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复发心血管事件的概率。但由于联合抗血小板治疗会增加出血的风险,所以目前临床推荐加用质子泵抑制剂以预防胃肠道溃疡和出血。氯吡格雷和质子泵抑制剂均通过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系统代谢,质子泵抑制剂通过竞争性抑制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CYP2C19,而降低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活性,增加复发心血管事件的概率。最近的研究发现不同的质子泵抑制剂影响程度不同,泮托拉唑和埃索美拉唑对氯吡格雷作用影响较小,而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和兰索拉唑对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活性抑制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9.
不同性别早发冠心病患者临床危险因素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不同性别早发冠心病(PCAD)患者临床危险因素的差异,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PCAD患者270例,分为男性组(158例)和女性组(112例),采集两组患者常见心血管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吸烟、BMI等)和血液指标(血脂、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等),并作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间高血压、糖尿病、早发冠心病家族史、肥胖、血脂异常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男性组吸烟比例显著高于女性组(P<0.01),男性组血HDL-C和载脂蛋白a(Apoa)水平显著低于女性组(P<0.01).结论 男性吸烟和血脂紊乱比例高于女性,提示吸烟和血脂紊乱是男性PCAD患者发病时间提前的重要危险因素,HDL-C和Apoa水平下降可导致冠状动脉保护机制降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b1(Ginsenoside Rb1,Rb1)对PDGF-BB诱导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Rat aortic smooth muscle cells,RASMCs)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免疫荧光法检测RASMCs的α-SM-actin。MTT法检测PDGF-BB(0、2、4、8、16、32 ng/mL组)诱导的RASMCs增殖效应和Rb1(0、20、40、80μg/mL组)对其增殖的抑制作用。AnnexinV/PI法检测Rb1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Rb1对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细胞PCNA、CDK2、CyclinE、P53和P21的表达。采用颈动脉球囊损伤术建造颈动脉内膜增生大鼠模型。将大鼠分成4组:正常组、损伤非治疗组、低剂量治疗组和高剂量治疗组。HE染色检测并计算颈动脉的内膜和管腔面积。免疫组化分析4组大鼠颈动脉内膜PCNA、P53和P21的表达。结果 RASMCs的纯度达(95±1.4)%。PDGF-BB诱导RASMCs增殖具有剂量时间依赖性。Rb1抑制PDGF-BB诱导的RASMCs增殖具有剂量依赖性并能够抑制其PCNA的蛋白表达。Rb1对PDGF-BB诱导增殖的RASMCs的凋亡无明显作用(P>0.05),但是能够减少S期细胞,阻滞细胞于G0/G1期。Rb1能够上调RASMCs的P53和P21的表达,而下调CDK2和CyclinE表达。球囊损伤组大鼠的颈动脉内膜比其他各组厚(P<0.05),管腔较其他组窄(P<0.05)。Rb1治疗后大鼠颈动脉内膜变薄,管腔变窄,PCNA的表达显著减少,而P21和P53表达增加。结论 Rb1能够在体外抑制PDGF-BB诱导的RASMCs增殖,体内同样能够抑制VSMCs的增殖。这与Rb1上调VSMCs的P53和P21表达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